凉血解毒方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伴高热(连翘,生地黄,紫草,徐长卿,炒槐米,甘草,大枣)
肺部感染为临床常见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系由真菌、支原体、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所引起的肺部炎症,病原体侵袭呼吸道,导致呼吸道屏障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减弱,导致肺泡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水肿、充血,临床常表现为咳嗽、发热、气促等症状。重症肺部感染又称暴发性或中毒性肺炎,可引起神志模糊、休克、血压下降、昏迷等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常伴难控性发热、咳痰表现,严重者可能咯血,或伴肺通气功能障碍。中医认为,重症肺部感染伴高热与六淫邪毒侵袭、机体营卫不固有关,初期以身热、烦渴、恶寒为体征,有并发痹证、痉证风险,患者常伴阴液耗损,需予以解表透邪、清热解毒处理方法。
主症口渴、高热恶寒,舌红苔薄黄;次症咽干口燥,少苔舌红,脉细数。
连翘30g,生地黄、紫草各15g,徐长卿、炒槐米各12g,甘草10g,大枣10枚
中医学认为,重症肺部感染外感高热为风温肺热病,最早描述见于《伤寒论》: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本病常见于冬春季节,与外邪侵袭、阴阳失衡有关,患者脏腑亏虚,外发为咳嗽,机体免疫抵抗力下降,导致邪入内里,卫气同病,耗损阴液,遂致血脉枯竭,血运不利,化为瘀。起病初期,外邪犯肺,肺失清宣,可见咳嗽、寒热表现,后期邪热入里,郁化为热,下行三焦,热毒火盛,其病位在肺,但累及心脏、肠胃,病情缠绵,迁延不愈,则可行至下焦,累及肝肾,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吴鞠通曰: “凡温病者,发于上焦,在手太阴。”《外感温热》云: “温邪上串,先犯肺。”《伤寒论》曰: “邪热内陷,壅塞于肺,故汗多、苔黄、舌红。”《伤寒六书》曰: “风热相搏,发风温。”《素问·刺热》云: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黄身热,热争喘咳,头痛不堪,汗出而寒。”其均认为风热袭表、肺热壅塞、正气不足为肺部感染伴高热的重要病因,其病理关键在于热、阴虚、瘀,因此,外感高热,需遵循温病辨证思维。《温热论》云: “卫后方言气,营后方言血,卫汗之可,到气者可清气,入营方可透热转气……入血则耗损气血,须凉血散血。”温病邪于体内,卫分证不解,易化为气分证,累及脏腑,需清营热、养营阴。同时重症肺部感染常伴痰热邪浊,故在治疗方面需遵循清热养阴、扶正祛邪、解毒活血的原则。
凉血解毒方由连翘、生地黄、紫草、徐长卿、炒槐米、甘草、大枣等7味中药构成。连翘性苦、凉,入肝胆心经,有清热解毒、治温热之效; 生地黄味甘、性寒,归于心肝肾经,主治热病、温病,可凉血活血,除五心烦热,补益肾水,滋阴去热; 紫草味甘、咸,性寒,归于心肝经,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效; 徐长卿性味辛、温,归于胃肝经,可止痛化湿,祛风通气; 槐米性微寒,味苦,有清肝泻火、止血凉血之效; 大枣性温、味甘,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和胃、袪风之功; 甘草味甘,性平,归于心肺脾胃经,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养血之功。现代药理证实,连翘有其广谱抑菌、解毒、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富含连翘酚、连翘脂苷A和挥发油等成分,其中挥发油可抑制流感病毒,拮抗内毒素,连翘脂苷A可抗真菌,同时连翘可明显拮抗由内毒素引起的发热症状,有降温作用; 生地黄则可强化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促进淋巴细胞DNA、蛋白质合成,同时可扩张血管,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同时有一定的降温功效,可抑制体温中枢,改善机体代谢; 紫草则有显著的抗病毒、抗菌、抗炎作用,其主要成分紫草水、醇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抗菌谱广,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发挥有效的抗炎功效; 同时槐米有抗炎、祛痰、止咳、抗病毒的功效; 甘草则可清热解毒、镇咳祛痰,同时可拮抗炎症、变态反应,缓和炎症刺激,解毒、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