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教你培养专注力,掌控生活
很多传统讲专注力的方法,大多聚焦两个方面:一是强迫自己专注。比如控制思绪,警醒自己等等。二是减少和屏蔽外来的刺激。最常见的,就是告诫你:挑一个安静的环境,关掉手机,断网,甚至限制打开其他软件……诸如此类。
那这些方法有用吗?有一定作用,但并不够,你会发现,它们对于容易不专注的你来说,起到的作用并不大。为什么呢?很简单。并不是我们不想专注,而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使我们难以专注。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生理层面上,如何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为什么大家在做事的时候总是坐不住,被干扰,会走神?这里需要给大家讲一讲注意力的基本系统理论,让大家知道注意力不集中的原理。
这个注意力基本系统理论,是我在一个外国科学论坛里看到的,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一位法国的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三位一体”的注意系统。他认为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三个注意力网络,分别是警惕网络,定位网络和行动网络。它们彼此独立,相互作用,共同实现了大脑注意力的调控功能。
其中警惕网络是负责将我们的大脑调整到一个高度敏感的状态,对外来刺激很敏感,主要是用来准备接收外来的刺激。
定位网络是负责进行注意力的转移,就是将注意力从眼前的对象上移开,转移到新的对象上去。
而行动网络呢则是负责对注意力进行更高层级的控制,比如屏蔽其他外来信息的干扰,有意识地聚焦在目标信息上,进行高级的认知、思考、分析等等。
可能有同学不是很理解,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假设你是一个猎人走在森林里,拿着一杆猎枪,在寻找猎物。你会警惕地扫视周围的丛林,竖起耳朵,寻找任何风吹草动的痕迹。这时就是警惕网络在起作用。
突然,你听到某个树下有咔擦咔擦的声音,你立刻将目光转移过去,枪口随之移过去。这就是定位网络的作用。
这时你看见一只野鸡,朝着树林的深处奔去,立刻端枪瞄准,眼睛紧紧盯着猎物,对其他的一切视而不见 ,那这就是行动网络在主导你的意识。
这三个网络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共同作用,实现了我们注意力的收放和转移。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到对注意力的控制,其实是由行动网络负责的。行动网络会将你的注意力聚焦在一个事物上面时,你会暂时忽略掉其它感受,脑子里只有这个事情。它就像一道闸门,将其它无关的外在干扰,无论是外部的,还是身体内部的,全部拦在门外,不让它们进入到你的意识里。
而我们之所以会走神坐不住,其实是因为你的注意力专注了一段时间后,来自外部的刺激,以及来自内部厌烦、无聊的心理感受被敏感的警惕网络觉察到了,于是,定位网络随之工作,你的注意力从眼前的事情移走,转移到新的对象上面。定位网络转移后,这些干扰就开始进入你的大脑,行动网络被迫重新开始工作,聚焦到新的对象上。
所以你们看,并不是我们不想专注,而是因为大脑的生理系统使我们难以专注。总结来说,大脑是无法长久专注在一样事物上的,走神,坐不住才是常态。
那在上节如何让生活变得有乐趣的课程里,我就一直再给大家灌输一个理念:“不要跟大脑做斗争,而是要顺势而为,去引导它”。这里就需要我们引导大脑变的专注,但怎么做呢?
以我自己的心得来看,我是把它变成一种闯关打怪的游戏。
为什么很多喜欢打游戏的人在忙其他事情时,可能十分钟都熬不住。但是,一进入游戏状态,他就能马上拿出无敌的专注度,一坐一整天,简直是进入到了忘我的境界。
原因就在于游戏设计师把复杂的游戏过程,分解成了一环接一环的简单连续任务或挑战。这种设计没有断点,就非常符合人的深度思考的习惯,很容易引导人进入连续,纵向深入思维的状态,再加上游戏胜利给予的金币和经验的奖励带来的愉悦感,给了你充足的动力。一旦你进入到了这种连续、纵向深入,有动力的思维活动中,外在表现就是非常专注
所以,想要变得专注,大家可以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察觉和接受
现在我们知道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能持续几分钟,就会被干扰,那么,我们就接受这一点,不去否定它、强迫它,对抗它,而是顺其自然:控制不住时就让它走神。等觉察到自己似乎走神了,再顺其自然地把它拉回来。你要接受这个现实,你才能跟自己和解,更好地引导自己的大脑。
第二步:分解和设置
就是说要把你做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小的挑战,来挑战自己,像打游戏一样,看自己能否把它完成。
就拿我写课程文章来说,我可能会这样挑战自己。
我能否在下一次走神之前讲清楚这个现象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
要用最简单的语言和概念解释清楚;
再想出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现象;
最后把这段话重新修改一下,让语气更流畅、更自然,让学员能更明白。
那原本枯燥无聊的很容易走神的写稿子的任务,一旦将它变成一项小小的、需要动脑思考、有一定难度的挑战,大脑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过去,反而不容易走神了。
原因也很简单,大脑对“问题”有着天然的兴趣。你创造了一个挑战,就相当于给它提供了一个问题。而解决问题本身,及其所带来的成就感,都会令我们的大脑感觉到十分愉快。就这样一步一步,一项挑战接一项挑战逐步完成,一篇文章就写完了。
其实这就是现在流行的学说“心流”的体现。所谓的“心流”,并不是一个持续的、连续不断的“专注”表现,而是一个关卡接着一个关卡,需要你不停调动技能,动动脑筋、跳一跳才能过去的闯关过程。
所以,为什么说营造“心流”,需要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只有具备挑战性,才能形成挑战,给大脑制造问题,从而驱动大脑去解决它。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平时在看小说、看电影时,需要强迫自己专注吗?一般不会,我们总是欲罢不能,想一口气看完,除非它实在不好看。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好看的小说和电影,会不断给你设置一连串的悬念和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了,立刻抛出一个更大的、更有趣的问题,一直吊着你的胃口,让你不停地想知道后面会怎么样。这也是利用问题和挑战来吸引大脑的模式。
所以大家可以把你要做的事情,分解为一个个连续的小任务。比如你要读书,你肯定无法专注的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把这本书分解为20份。这时就不是单纯的读书了,而是要闯过20个小关卡的游戏了,每闯过一个小关卡都会有完成挑战的奖励,可以是物质的奖励,也可以是休息2分钟这种,看你自己如何去定。
通过这种分解+设置挑战的方式,吸引大脑的兴趣,把枯燥漫长的任务变成一个个关卡游戏,这才是生理层面上利用大脑提高专注力的秘密。
第三步:正面激励和奖赏
大家有没有发现:心情好的时候,工作起来仿佛也更起劲,注意力更集中,其实这不是错觉。科学研究表明:多巴胺的分泌,能有效提高行动网络的功能。也就是说:当自己感到愉悦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会更活跃,同时专注力也会显著增强。
还是那句话,大家不要跟大脑作对,而是要引导它 ,一味地强迫自己专注,甚至自责、鞭策,只会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这会导致自己越发不能专注。
更好的做法是,将负面的斥责,转化为正面的肯定。比如:不要再对自己说“我怎么又走神,浪费了这么多时间”,而是说“我又集中精力完成了一个小任务,真棒!”不要说“我要努力把工作完成,否则我就不休息”,而是说“再工作15分钟,然后就休息5分钟,让大脑得以放松”。
这种给予自己适当的激励和奖励,再加上我们将任务设置成挑战,当每一个挑战完成后,所带给你的成就感和愉悦感,都是支撑我们持续专注下去的动力。
到了现在,你会发现,这些方法汇总起来,就是像打游戏一样。察觉和接受专注力容易转移的现实,是让你接受这份游戏。把任务进行分解和设置,当作一个个关卡去闯,可以让我们的大脑最大程度地保持这种专注状态,让它不至于断裂。给予正面激励和奖赏,给自己带来成就和愉悦感,刺激大脑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是维持专注的动力。在这些方法的推动下,你就能够将恶性的注意力循环转化为良性循环,让你感受到精力集中和攻克任务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