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河丨云水,地图上美丽的小不点
地图上,它是一个不起眼的点,小小的,圆圆的。然而,这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圆点却有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云水。
云水的地理位置非常奇特,似山非山,似川非川,卧川枕山,山川形胜。山称云梦山,名字没有来历出处,也缺乏考证,是当地人们的一种习惯叫法。梦者,美妙之谓也,无非是人们心目中一种美好希冀而已。川为畛河川,因畛水而得名,如今碧波荡漾,是新安北部闻名遐迩的万山湖风景胜地。
云水的名字与云梦山、畛河川相关相联。据传清宣宗道光年间,京城文华殿大学士倭仁(正一品)到云水村拜谢其家庭教师王痴翁(云水人),见村外两山对峙,一水中流,山青水秀,松柏苍翠,遂题一联:“云往西去松弹琴,水从南来石作鼓”。因上下联镶嵌“云水”二字,于是,村名由原来的官水磨更名为“云水”沿用至今。
中秋时节的云水,绮旎风光如诗如画,田园丽景如绣似锦。且不说云梦山的嘉木翠峰云蒸霞蔚,也不说万山湖的碧波涟漪水光潋滟,单这山下的美景,湖畔的风光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自新安县城北去20公里,逶迤邙岭龙盘虎踞,至许凹路口折转下山,沿云梦山腰新修的水泥大道驱车行进,车窗外的绿树青山画幅般在眼前一页页掀过,环山公路在茵茵绿翠中宛如一条玉带时隐时现。转过一道山弯,又过一道山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万山湖碧波荡漾,静静地、静静地安卧在山的怀抱,少女含羞般依偎着厚实宽阔的山的胸襟,水中的倒影映现出云梦山伟岸的风姿。
山水之恋的画图之中,云水山庄脱颖而出,傍水依山,水秀山青,滨水的村庄掩映在枝叶扶疏的绿荫之中。村外水畔绿茵茵的草地上,三五成群的野鸭、斑头雁,或立,或卧,或觅食草丛,或嬉戏河州。空中翱翔的天鹅、海鸥,无忧无虑的鸣叫中翅翼上下拍动,看上去是那样的自由自在,浩瀚的天空成了他们展示自我的绝佳舞台。相比之下,尾羽灰白的斑鸠在空中只能算是匆匆过客,从这棵树飞往那棵树,从这片林飞往那片林,一旦栖身树枝,“咕咕”的叫声便开始呼朋引伴。透过绿树浓荫,村庄粉黛建筑的轮廓隐约可见,当山坡草丛中不时有锦鸡“扑棱棱”飞起的时候,村内的鸡鸣犬吠便跟着唱起和乐,给宁静的山村平添几分诗意。
哦,云水!
依山傍水的云水充满诗情画意,村中民居呈现出的是一派整齐划一的典雅。粉墙黛瓦,高大的门楼,一栋栋,一排排,鳞次栉比,连栋成片。村街道路布满时尚元素,洁净的路面宽宽的,平平的,道路两旁绿化带内密植着修剪整齐的冬青,而盛开着五颜六色艳丽花朵的名贵花木,总是不甘寂寞,邀宠般从冬青的行列中探头探脑,似乎在炫耀,又好像在自荐,让你在姹紫嫣红的妩媚中不得不承认她那美的魅力。倘若夜晚,街上的路灯齐刷刷同时点亮山村之夜,星星点点、闪闪烁烁的灯光倒映在万山湖静谧的水面上,折射出一汪金灿灿的辉煌景象,海市蜃楼般让人如痴如醉,哇!美哉云水!
云水之美,美在山,美在水,美在绿树,美在红花,其实更美的是云水的金秋。金秋八月,秋高气爽,枫丹白露时节,村头果园甜香阵阵,累累硕果挂满树枝。金黄的脆梨,橙黄的柿子,鲜红的苹果,艳红的石榴……石榴以稀为贵,这里的石榴是引进品种,个大丰硕,籽实饱满,顺手掰开一个,红莹莹、亮晶晶、红宝石一般的石榴籽便爬满手心。梨的品种很多,玉白色的是雪花梨,金黄色的是香贡梨,菊青色的是蜜汁梨,浅褐色的是艾荡梨……一个个碗口般大小,密密实实爬满了果树的枝枝桠桠。摘一个在手,沉甸甸,黄灿灿,像攥着黄金元宝一般不忍松离,在好客主人的热情礼让下,禁不住诱惑咬上一口,哇!皮薄酥脆,蜜汁外溢,那满口甜香让人一尝弗止,再尝难忘,真个是甜在口,醉在心啊!
云水之美,美在风土,美在人情,美在松柏精神熏陶下的云水禅心。朴实无华的云水人勤劳、良善、智慧、刚毅,集泱泱华夏诸多传统美德于一身。大河安澜前,云水村南有千年翠柏,村北有百年苍松。翠柏青翠,虬枝参天;苍松奇贵,通体银白。苍松翠柏傲霜凌雪,南北呼应,守护神一般守卫着云水这方热土,成为远近闻名的一道靓景。多少年来,勤劳智慧的云水人以松柏为荣,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松柏气节浑然天成。沧桑巨变,寒暑易节,历史的脚步匆匆走过,当时代呼唤社会进步时,与时俱进的云水人没有忘记松柏气节。当新农村建设春风化雨,小康蓝图美景待现的时候,聪明睿智的云水人于不甘示弱中弘扬松柏气节,在曾经一穷二白的黄土地上大显身手:打井、修路,旧宅复耕,农网改造,开山引泉。蔬菜大棚四季常青,荒山绿化瓜果飘香,石磨遗韵旧景再现,腾龙渠雄姿喷珠溅玉……短短几年时间,一个“春有花,夏有景,秋有果,冬有绿,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新农村形象在万山湖畔明珠般大放异彩,成为洛阳市新农村建设文明示范村。
美哉云水!云山苍苍,畛水泱泱。夕阳西下时分,万山湖落日熔金。泛舟湖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伫立船头回望云水山庄,夕阳余晖里,远山近水、绿树红花簇拥着这个秀美的山村,倏忽间,地图上这个不起眼的小不点渐渐高大起来,鲜花般绽放在万山湖畔。
作 者 简 介
李金河,男,汉族,籍贯河南新安,中国民俗摄影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洛阳作家协会会员,洛阳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生于1958年12月,1975年3月参加工作,工作之余,笔耕为乐,诗词歌赋点缀人生,摄影摄像畅享开心,先后编导拍摄《依依故乡情》、《励精图治铸辉煌》等专题宣传片、风光资料片及微电影二百余部,创作有电影剧本《烽火河洛》、《钻地龙》、戏曲剧本《黛眉仙缘》等,有诗词散文碑赋等习作待结集付梓。其反映故乡风土人情的长篇小说《畛河川》正在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