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春晚”来了,该怎么办?
狗年春晚之前,我在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换一种视角看春晚。文章发表和春晚播出后收到不少留言和评论,再根据相关信息和分析,我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后春晚”来了。进而提出问题:该怎么办?
一、“后春晚”悄然而至
下面摘录部分公众号中有代表性的观点:
有不满意的:春晚犹如年夜饭,没有春晚将会少去许多年味。本届春晚犹如鲍鱼海参一锅乱炖,阵容强大,没有看点,甚至感觉乱糟糟。总之导演不懂人性,尤其不懂中国人,也不懂中心思想。语言类节目更是生硬尬演脱离生活。
也有满意的:每年年三十晚都很忙,看春晚也是断断续续,几个小时的节目,看过的也很有限。今年虽然也很忙,也一样没有时间看春晚,但今年的节目基本都看过,因为宽带电视可回放。说实在的,今年春晚节目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的创新,内容起码是好看有益,一些节目看了还想看。春晚就一节目,太高的要求反而害了它。
有的感到无奈:是我们老了.还是眼光高了.要求严了.或是春晚越来越无法入眼,反正这次春晚我是咬牙看下来了,要不大年三十看什么呐!
有的表示理解:不管好看不好看,春晚已经不只是一档节目,而是仪式,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文化和政治相互交织后的特殊产物,就好像新闻联播,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用好不好看来评价。感觉在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下还能娱乐大众也挺不容易的。
有的强烈批评:春晚的坍塌,是双管齐下的结果。极尽奢华卖力表演,也无法挽救于一二。想想那年谭维维原来血脉贲张的华阴老腔,上了春晚,变成有形无神的塑料盆景,就知道不行了。这次冯巩的尴尬演出,令人同情。
还有表示同情:同情央视、同情春晚、同情编导!都是下面这些该死的“晚会背反律”! 1,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越想办好,越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场面越热闹,节目越不走心(戏不够、舞美凑;大投入+大歌舞+节目內容大“将就”) 3,历史越是悠久,越是创新乏力(越来越程式化) 4,主持人越是假笑,观众越是冷笑(“高冷范”成了一种病) 5,尿点越来越多,笑点越来越少,动情点基本“岿然不动”(观众都是来听报告的?)
我在谭天论道公众号作了一个小小调查,用户投票结果:会看春晚的54%,不会看的10%,时不时看看的25%,不确定、无所谓的11%。考虑到这个公众号用户群偏高端偏年轻,全国会看春晚的观众应略高于54%,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怎么看或不那么认真看春晚,其实这种收视低迷已是近年来春晚的新常态。
再说今年春晚,有人愤然撰文:春晚这道菜,我再也不吃了:从仅剩的几个相声、小品来看,春晚语言类节目的质量的确一年不如一年了。和几年前大家集体怀念赵本山不同,如今,大家已经接受了春晚没有赵本山的日子,也接受了语言类节目的弱势地位。王菲和那英救不了春晚,模仿和复制也不能。除了天后重聚的噱头,看得出来,今年的春晚在努力模仿一些经典节目,希望昨日重现。但就像那个企图复制《千手观音》辉煌的舞蹈《丝路绽放》一样,大部分此类节目都是东施效颦了。总的来说,今年的春晚是一流的舞美,二流的歌舞,三流的语言类节目……
从下图可以看出,在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春晚的收视率就越低;反之,经济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春晚的收视率就越高。春晚在东北,具有“浓厚”的观众基础。到了华北,还有不少人看。一过长江,马上就不行了。到了华南,简直惨不忍睹。我认为不只是经济因素,还有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综上所述,我们都不得不直视这样一个现实:当下中国电视已进入“后春晚”时期。
二、“前春晚”的变与不变
面对这样的现实该怎么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剖析“后春晚”的前因后果。前因即“前春晚”,那么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它又是什么样的电视节目?春晚是指中央电视台在每年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新年而开办的综合性文艺晚会,它起源于1979年,正式开办于1983年。学者们对春晚30年(1983年到2012年)作了好些研究。郭镇之教授在分析这30年来发生的根本变化时认为:“央视春晚从服务人民变为召唤大众的转型,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基本变迁。商业化并不是春晚衰落的主要症结,重新整合碎裂的社会才是关键问题。央视和春晚所代表的大众传媒的召唤作用今后仍然需要,但也可以改进。”可见春晚的演变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有人在谭天论道公众号、微博号这样评价:
我特别认同谭老师说到的春晚的功能意义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发生了转变;然后就是我觉得对于春晚,创新越来越难,编导者想尽一切办法融进各种中国或者外国元素,融进各种时代元素满足受众求新求奇的心态,但可能由于现在受众见过的太多太多,平日里就可以见到各种新奇的东西,所以真的满足受众的需求太难了。我感觉这不是坏处,恰恰说明了时代的进步。至于春晚的政治性,仔细去看一下以前的春晚,也都是以一年的国家大事为主题的,都有很强的政治性,我觉得这是基本国情导致的,关键要看创作者怎么能将政治性导入节目中。
近些年的春晚不知是不是为了吸引年轻代观众的关注度,请了很多流量明星,但是并没带来什么惊喜。千篇一律的歌舞类节目,说烂了的梗出现在语言类节目里也让人觉得乏善可陈,吐槽春晚的段子比春晚本身更有意思。但让人觉得欣慰的是,即使如此,春晚也在不断的尝试着创新,创新的路很难走,可还是值得期待。
过去大年夜必看的春晚关注度,掉到了历史的冰点。整个晚上没有看过一分钟春晚。过去我们还会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面看看大家对春晚的点评和精彩的短视频。但是这一年的春晚,朋友圈里面也几乎没有人提到春晚。看到最多的是全世界的旅行,以及创新高的电影票房。年初一和家里人去商场,在感慨现在年味越来越淡的背后,却是因为我们经济出现了高速的发展,生活水平大幅改善的结果。
李黎丹认为:“站在时代的节点回望,30 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央视春晚也随之妆容尽换,近 30 年的发展演变,使得这个有着漫长时间延续性的文本好像一个活化石,生动地呈现着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刻痕。”王立新则指出:“作为媒介庆典仪式的春晚 , 一方面成为中国当代社会国家意识形态的象征资源的代言 , 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消费市场也就是大众的需求推导自己的文化产品。而如何实现娱乐话语和政治话语的有效衔接,无疑将成为春晚下一步需要密切关注的议题。”
综上所述,春晚的身份和功能“服务国家意识形态,弘扬社会发展主旋律”是不变,但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消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人们不得不告别曾经辉煌的“前春晚”,进入充满挑战、前途未卜的“后春晚”时期。
三、“后春晚”该怎么办?
说到“后春晚”,我们必须“不以节目论节目,跳出春晚看春晚。”那么,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还要不要办春晚?有人说:“如今,抛弃春晚的不只是年轻人,连我们的父辈也开始抛弃这项节日传统了,他们的抛弃更彻底,年轻人还以吐槽的方式与春晚藕断丝连,而离开电视机的长辈们怕是再也回不来了。在观众席上,白发苍苍,满脸油光。一路数过去,全部都是秃头,一个小鲜肉都没有。你别以为请TFBoys唱二首歌,就给春晚注入了“青春元素”。春晚就其本质而言,依然是一个老人社会。”还有人说:“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春晚一个最大的趋势就是,吐槽春晚比春晚本身更有趣,不过越吐槽,越热爱,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的这种仪式感,比看春晚本身更有意义!”由此可见,春晚作为一种中国传统节日仪式是需要的,我们不是这种仪式,而是这一仪式上承载的内容。
要知道导致春晚如此变化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社会,二是媒介。前者很复杂暂且不说,只说后者,那就是春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中央电视台于2011年开办的一档综艺性节目——网络春节联欢晚会,简称“网络春晚”。参演人员不仅有明星,更有一些草根民众,得到了观众和网友的一致好评。网络春晚以独具一格的内容为网络娱乐和电视综艺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构成了新媒体时代一道更加别致靓丽的文化风景。据说今年的网络春晚也办得不错,只是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其实我要说的不是网络春晚,而是仍不可替代的电视春晚。如今我们不仅进入互联网时代,而且进入了以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智能化所成的智联网时代。我们需要以“互联网+”的理念才能办好“后春晚”。“互联网+”的本质是供需重构,以及由此派生出关系重构、边界重构。我认为对于“后春晚”,话题比内容更重要,连接比收视更重要,外延比内涵更重要。不要设想做一个讨好各方十全十美的节目,而要通过话题引发议论,有人说好有说不好才能形成传播裂变,春晚才能释放更大的传播能量,当然我们还须做到总体上释放正能量。“后春晚”服务的不只是电视观众,而有网民和消费者。春晚不仅可以看,还可以玩,手游春晚可以有,VR春晚可以搞。在确保春晚服务国家服务政治的主要内涵不变的前提下,其娱乐大众文化消费的外延可以大力拓展,基于新技术新内容新消费的各种创新应该层出不穷,应该异想天开,可以放飞梦想。
如今看春晚也好,办春晚也罢,都要换换脑筋了。颠覆、重构、创新应该成为“后春晚”发展的关键词。“央视@春晚”实现了双屏互动,狗年春晚的分会场带来另类节目:狗年春晚“三无产品”惊艳亮相,“科技菜”量大份足!无即有,有生好,“互联网+春晚”值得期待。
您对“后春晚”怎么看?再看看下面文章,你会有很棒的留言。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