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与前沿 | 巨晓棠:论合理施氮的原则和标准
作者:巨晓棠,张 翀
单位: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卷期:《土壤学报》2021年第58卷第1期
《土壤学报》邀约稿件《论合理施氮的原则和指标》在“新视角与前沿”栏目发表。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巨晓棠教授2020年12月11日受邀在“土壤论坛”(腾讯会议)作报告,对文章内容进行拓展和解读。
直播视频:论合理施氮的原则和标准(报告全文)
巨晓棠, 张翀. 论合理施氮的原则和指标[J]. 土壤学报, 2021, 58(1):1-13.
JU Xiaotang, ZHANG Chong. The Principles and Indicatorsof Rational N Fertilization[J]. Acta Pedologica Sinica, 2021, 58(1):1-13.
摘要
施用氮肥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较高目标产量、相应品质和经济效益以及维持或提高土壤肥力。针对我国近年来过度强调施肥的环境影响,而放松施肥的生产目标和土壤培肥,导致无原则的“减氮”可能影响作物生产的趋势,本文定义了合理施氮的原则,即在特定的气候-土壤-作物体系,在一定的经营管理措施下(轮作与耕作、品种、灌溉等),能够实现可获得的目标产量、相应品质和经济效益并维持或提高土壤肥力,将环境效应降低至可接受的范围内的合理施氮量区间;论述了确定合理施氮量的方法和评判指标;论证了在当前农户常规氮素管理基础上“减氮”的实质,是要通过施肥技术的改进减少氮素损失,而不是简单地降低氮肥施用量;强调了合理施氮需要综合考虑“4R”施肥理念或技术、与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的结合、与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的平衡施肥以及与其他农艺措施的配合与协调等。最后,建议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土壤区或亚区,在这些区域的代表作物上,同时开展产量、品质、效益以及氨挥发、硝酸盐淋洗、氧化亚氮排放和土壤肥力的长期试验;研究肥料氮-土壤氮-作物吸氮之间的关系,应用氮素输入、输出、盈余、氮素利用率、损失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等指标,综合评判生产目标、环境效应和土壤肥力状况,切忌顾此失彼;需要根据各区域的气候-土壤和生产条件,研究切实可行的施肥技术,降低氮素损失,使施用的氮肥能够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形成同类地区能够机械操作的规范化种植模式与合理施肥措施。
关键词
合理施氮;目标产量;环境效应;土壤肥力;氮素损失;施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