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医案》中风

陶氏 六十八岁 左肢拘挛,舌浓而蹇,不能言,上有白苔,滴水不能下咽,饮水则呛,此中风挟痰之实症。前医误与补阴,故隧道俱塞,先与开肺。

生石膏(四两) 防己(五钱) 杏仁(四钱) 姜半夏(五钱) 茯苓块(五钱) 桑枝(五钱)陈皮(三钱) 白通草(钱半)

服一帖而饮下咽,服七帖而舌肿消。服二十帖,诸病虽渐减,而无大效,左肢拘挛如故,舌虽消肿,而语言不清,脉兼结。余曰∶此络中痰堵塞,皆误补致壅之故,非针不可。于是延郏七兄针之,舌上中泉穴一针,出紫黑血半茶碗,随后有物如蚯蚓,令伊芳子以手探出,即使针孔中拉出胶痰一条,如匀粉,长七八寸,左手支沟穴一针,透左关手背三阳之络,用小针十数针。以后用药日日见效。前方止减石膏之半,服至七十余帖,自行出堂上轿矣。

哈 六十六岁 中风湿,口歪,臂不举,腿肿,脉洪数,口渴,胃不开,与辛凉开水道法。

桂枝(三钱) 防己(二钱) 飞滑石(一两) 通草(二钱) 半夏(五钱) 桑叶(五钱) 石膏(四钱) 茯苓皮(一两) 晚蚕砂(三钱)

二帖而效,十四帖痊愈,后以补脾胃收全功。

中风,神呆不语,前能语时,自云头晕,左肢麻,口大歪,不食,六脉弦数,此痱中也,与柔肝法。

生白芍(三钱) 麦冬(二钱) 生鳖甲(五钱) 左牡蛎(五钱) 炙甘草(三钱) 生地黄(八钱)

一帖而神有清意,人与之言能点头也。又于前方加生阿胶三钱,丹皮四钱,三帖而半语,七帖而愈,能食,十二三帖而如故。

李氏 七十二岁 伏暑挟痰饮,肝郁,又加中风,头痛,舌浓白苔,言蹇,畏寒,脉洪数而弦,先与辛凉清上。

苦桔梗(三钱) 桑叶(三钱) 连翘(三钱) 蒺藜(二钱) 甘草(一钱) 茶菊花(三钱)银花(三钱) 薄荷(钱半)

四帖而头痛畏寒止,舌渐消,苔不退。兹以通宣三焦,兼开肝郁。

茯苓(五钱,连皮) 杏仁泥(五钱) 半夏(四钱) 白蔻仁(二钱) 飞滑石(六钱) 香附(二钱) 通草(一钱) 广郁金(二钱) 薏仁(五钱)

服二十余帖而大安,一切复元。陶氏 六十八岁 左肢拘挛,舌浓而蹇,不能言,上有白苔,滴水不能下咽,饮水则呛,此中风挟痰之实症。前医误与补阴,故隧道俱塞,先与开肺。

生石膏(四两) 防己(五钱) 杏仁(四钱) 姜半夏(五钱) 茯苓块(五钱) 桑枝(五钱)陈皮(三钱) 白通草(钱半)

服一帖而饮下咽,服七帖而舌肿消。服二十帖,诸病虽渐减,而无大效,左肢拘挛如故,舌虽消肿,而语言不清,脉兼结。余曰∶此络中痰堵塞,皆误补致壅之故,非针不可。于是延郏七兄针之,舌上中泉穴一针,出紫黑血半茶碗,随后有物如蚯蚓,令伊芳子以手探出,即使针孔中拉出胶痰一条,如匀粉,长七八寸,左手支沟穴一针,透左关手背三阳之络,用小针十数针。以后用药日日见效。前方止减石膏之半,服至七十余帖,自行出堂上轿矣。

哈 六十六岁 中风湿,口歪,臂不举,腿肿,脉洪数,口渴,胃不开,与辛凉开水道法。

桂枝(三钱) 防己(二钱) 飞滑石(一两) 通草(二钱) 半夏(五钱) 桑叶(五钱) 石膏(四钱) 茯苓皮(一两) 晚蚕砂(三钱)

二帖而效,十四帖痊愈,后以补脾胃收全功。

中风,神呆不语,前能语时,自云头晕,左肢麻,口大歪,不食,六脉弦数,此痱中也,与柔肝法。

生白芍(三钱) 麦冬(二钱) 生鳖甲(五钱) 左牡蛎(五钱) 炙甘草(三钱) 生地黄(八钱)

一帖而神有清意,人与之言能点头也。又于前方加生阿胶三钱,丹皮四钱,三帖而半语,七帖而愈,能食,十二三帖而如故。

李氏 七十二岁 伏暑挟痰饮,肝郁,又加中风,头痛,舌浓白苔,言蹇,畏寒,脉洪数而弦,先与辛凉清上。

苦桔梗(三钱) 桑叶(三钱) 连翘(三钱) 蒺藜(二钱) 甘草(一钱) 茶菊花(三钱)银花(三钱) 薄荷(钱半)

四帖而头痛畏寒止,舌渐消,苔不退。兹以通宣三焦,兼开肝郁。

茯苓(五钱,连皮) 杏仁泥(五钱) 半夏(四钱) 白蔻仁(二钱) 飞滑石(六钱) 香附(二钱) 通草(一钱) 广郁金(二钱) 薏仁(五钱)

服二十余帖而大安,一切复元。

(0)

相关推荐

  • 白血病术后低烧几个月,中药五付就退热,看中医如何合方治难病!!

    师父张胜兵接诊了一个白血病术后伴低烧几个月的患者,只吃了5付中药,热就退了,各种症状明显改善,那么师父是如何治疗的呢? 现将病案介绍如下: 患者女,34岁,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做了骨髓移植后,出现 ...

  • 《温病条辨》:上焦宣痹汤、中焦宣痹汤

    清代名医吴鞠通,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在坊间,素有"伤寒宗仲景,温病有鞠通"之说,吴鞠通通晓温病,著有<温病条辩><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 ...

  • 《张聿青医案》中风

    (附类中) □ 黎(左) 气虚多湿之体,加以劳顿掣动阳气,致阳气挟痰上升,清旷之区,灵明之府,悉为浊所弥漫,以致神情呆顿,迷沉多睡,右手足营运不利,口眼 斜.脉弦而滑,苔白质腻.此由肝气挟痰,阻于心脾 ...

  • 《张聿青医案》

    呃忒 (附嗳噫) □ 费(右) 寒热日作,热势甚重,苔腻质红,渴不多饮,咽痛颧红,鼻窍两目火出.此恼怒动肝,肝火挟湿热熏蒸少阳阳明,则寒热往来.肝胆之火,与吸气相触,呃忒声彻户外,其为气火无疑. 香豆 ...

  • 《张聿青医案》—腰痛

    左 肝肾两亏,风与湿袭入经络,肩背腰膂俱痛.再宣络而理湿祛风.     桂枝 秦艽 独活 橘皮络 威灵仙 萆 薏仁 防风 桑寄生 二妙丸     沈(左) 由胁痛而致吐下皆血,血去之后,络隧空虚,风阳 ...

  • 积聚《张聿青医案》

    左 中脘聚形,形如覆碗,按之作酸,至卧则气从上逆.此痰气结聚,阳明太阴之滞,阻而难降,不易图治也. 制半夏 连皮苓 瓦楞子 橘红 九香虫 大腹皮 淡干姜 薤白头 枳壳 砂仁 □ 某 左胁下聚形窒碍气机 ...

  • 《张聿青医案》张聿青先生传

    三吴古多良医,明清之世,松江李中梓.常熟缪希雍.吴江徐大椿.吴县叶桂.元和陆懋修,闻望着述,后先辉映,虽所诣有纯驳,可谓卓然能树立者矣.其后乃有无锡张聿青先生,先生讳乃修,父工医,先生少承家学,益孟晋 ...

  • 《张聿青医案》风温

    (附冬温 温热 秋燥) □ 陈(右) 风温八日,身热咳嗽,左胁作痛,日来神昏不宁,甚则迷昧,气升痰嘶,痰色稠黄,齿垢颧红,自汗渴饮.脉数浮弦,舌红苔黄.日前痰中屡屡见红.此由风邪化热,灼烁肺胃,所有津 ...

  • 《张聿青医案》湿温

    □ 杨(左) 湿温已届三候,不特汗 均不获畅,而且四肢背脊尚觉恶寒,阳气不能敷布,与阳气之衰微者,大相悬殊也.阳何以不布,湿阻之也.湿何以不化,饮食水谷资之助之也.为敌助粮,引虎自卫,非计也.拟开展气 ...

  • 《张聿青医案》温疫说(补)

    说文疫,民皆病也.从 .役.省声.内经素问遗篇论司天在泉,升降不时,五运暴郁,刚柔失守,三年化疫.故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即仲景所谓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是也.至宋元时则不名 ...

  • 《张聿青医案》伏暑

    □ 谈(左) 热势日轻暮重,热起之际,懊烦闷乱,神识模糊,目赤颧红,而所饮之汤,独喜沸热,烦甚则气逆似喘.脉闷数不扬,舌红苔白浓而罩灰黑.此暑热之气,从内熏蒸,而湿热之气,从外遏伏.所以暮重者,以湿为 ...

  • 《张聿青医案》疟

    翰臣 症起七日,先寒后热,寒则震战,热则烦渴,恶心胸闷,汗出溱溱,而气味甚秽.脉象弦滑,苔白质腻.病起之际,适值失精,若论邪势直入阴经,则喻氏治黄长人房劳后伤寒论极详细.此盖由时感之邪,与湿混合,阻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