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姜太公钓鱼,与周文王5个回合对话,直接拜为太师,太精彩

姜太公钓鱼,与周文王5个回合对话,竟直接拜为太师,太精彩!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一句歇后语,讲的是商周时期的知名历史典故。传说中,姜子牙在渭水河畔,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竟然还是钓到了很多鱼,这才让文王主动跟他交谈,招入麾下,尊为太师。到周武王即位,姜子牙又被尊为“师尚父”。

由于《封神榜》的影响,对于姜子牙用直钩钓鱼这件事,我们大多人非常熟悉,一般将其看作神话故事;就算真的认为确有其事,一般来说,我们也会觉得这是姜子牙为了吸引关注,制造的炒作话题。

宋元时期,平话文学兴盛,武王伐纣的已经流传为神话故事,加入了大量的神怪情节,如《武王伐纣平话》。到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加入了人们更为宏大的想象。但是这些文字叙述,对于姜子牙到底如何使得文王青睐有加,都过于神话。

下面,我们综合《史记》以及《吕氏春秋》的记载,将历史故事大致还原一下。

公元前1084年,姜子牙已经72岁了,为了等待见到文王姬昌的机会,每天都在渭水边上钓鱼。我们都知道,文王姬昌善于占卜。在一次外出狩猎前,他为狩猎占卜一卦,卦辞上写着:“所获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乃是成就霸业的辅臣。”

姬昌出猎,果真在渭水边上遇到了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吾太公望子久矣。”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综上所述,无论是传奇的演义故事,还是历史上的史书,都承认文王与姜尚进行了一番交谈,而且文王十分认可姜尚的才能。那么他们之间究竟说了什么?

由于姜子牙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因此,这个问题应该能在先秦流传的兵法书籍中找到答案。按照《隋书》的记载,姜子牙存世的兵法称作《太公兵法》,又称《六韬》,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六韬》一书,在西汉时期备受推崇,东汉时期更是大行其道。最知名的是在刘备的临终遗诏中,特别嘱咐阿斗要读《六韬》。

《六韬》的第一篇内容为文韬,文师第一,讲的正是文王见姜子牙这件事,书中将两人的对话描述得极其详细。不得不说,这段对话实在精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姜子牙到底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和文王一起得天下。

在这一篇中,文王与姜子牙的对话共有五个回合,最终文王被姜子牙的回答深深的折服。

【第一回合】

文王劳而问之曰:“子乐渔也?”

太公曰:“臣闻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今吾渔甚有似也,殆非乐之也。”

这个回合的对话意思大致如下。

文王上前问:先生喜欢钓鱼?

太公回答:我听说,君子实现了自己的志向会很快乐,很少因为事情成功而高兴。我钓鱼和这个很像。

从第一回合的对话来看,文王开始提的问题似乎只是为了搭上话,但姜子牙的回答却非常精彩,直接勾起了文王继续听下去的兴致。姜子牙并没有正面回答文王是否喜欢,而是从志向的方向回答了自己为什么钓鱼。钓鱼不是喜欢,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实现志向。钓鱼和自己志向要做的事很像。在很好的引起了文王的兴趣后,继续第二回合。

【第二回合】

文王曰:“何谓其有似也?”

太公曰:“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夫钓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观大矣。”

这个回合的对话意思大致如下:

文王问:像在哪里?

太公答:钓鱼能实现三点计谋。一是禄,要发给别人好处;二是死,掌控生死;三是官,进行治理管理。想要钓到鱼,其中道理很深,能够以小见大。

从第二回合来看,文王已经进了姜子牙的筐,非常想知道钓鱼与志向的相似之处,因此发问。而姜子牙也毫不隐瞒,直接讲出了自己的志向。姜子牙说的三点内容,说的是钓鱼,深入琢磨起来都是大事。第一,钓鱼需要用饵,也就是说要先付出,先给别人好处,就像要给人发俸禄薪水一样;第二,钓鱼掌握生死大权,用兵打仗也是同样的道理;其三,是进行管理,钓鱼需要管理,一个国家更是需要统治。因此,姜子牙说,钓鱼虽小却能够以小见大。

在第二回合,姜子牙用非常简练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志向,而且以小见大。任谁都希望更加深入的听听其中的道理,文王也不例外。于是,继续第三回合。

【第三回合】

文王曰:“愿闻其情。”

太公曰:“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鱼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长,木长而实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亲合,亲合而事生之,情也。言语应对者,情之饰也;言至情者,事之极也。今臣言至情不讳,君其恶之乎?”

姜子牙的这段回答,意思是说:源头深,水流畅通,鱼儿才能在水中生存。树木的根扎的深,才能长得茂盛,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是自然的道理。君子情投意合,亲密合作,就能干成大事,这也是重要的道理。我们用言语对话表达出来,会掩盖真正的道理;要讲出真正的道理来,那就要说很多话,讲到极致了。我要是讲出来,您不会有意见吧?

从上述第三回合来看,姜子牙讲述的是自然之理,属于先秦道家思想,与黄帝、老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先讲鱼与水的关系,再讲树木与果实,最后到如何成就事业。然后说,要想说清楚这些事,要说很多话,因此试探着看文王的意思,是否有兴趣继续听下去。

姜子牙的回答还是非常巧妙的,没有说太多,而是循序渐进。一步步试探君王。

到第四回合,文王从提问者变成了回答者。

【第四回合】

文王曰:“惟仁人能受至谏,不恶至情,何为其然!”

太公曰:“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调饵香,中鱼食之;缗隆重饵丰,大鱼食之。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呜呼!曼曼绵绵,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远。微哉!圣人之德,诱乎独见。乐哉!圣人之虑,各归其次,而树敛焉。”

文王说:有仁德的人能够接受严厉的劝告,我当然有兴趣听,你继续讲到底怎么回事!

太公答:小的鱼钩,稍可见的一点点饵,就有小鱼来吃,适中的鱼钩,饵料加点香味,就有中等大小的鱼来吃,鱼钩很大,饵料丰盛,就有大鱼来吃。鱼来吃饵,就会被鱼钩牵制住;人得到了俸禄,才会臣服于君王。于是,用饵来钓鱼,鱼会被控制;用俸禄来招揽人才,人才尽为其用;以家为基础治理国家,国家可夺取;以国为基础治理天下,天下就统一了。唉!丰茂漫长,看上去聚集反而意味着衰败分裂;深藏不露,反而能长远。很微妙啊!圣人的德行,在于感化人心啊。快乐吧!圣人要考虑的,不过是让事物各归其位,人尽其才,而树敛焉。

从文王的回答来看,文王是要洗耳恭听姜子牙的长篇大论了。姜子牙仍然是从钓鱼说起,钓鱼和招揽人才是一个道理。要有鱼饵,不同的鱼,不同的鱼饵。国家的治理,是以人才为基础的。在此之上,就是家国天下的一致性了。在我看来,姜子牙的这段话,与后来儒家思想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是完全一致的。由此看来,在我国先秦时期,家国天下的思想就已经基本成型了。

太公实在太聪明,在这个回合的最后一句,仍然留了一个小小的悬念,并且与前一回合的树木相互呼应,用了一个比喻——树敛焉。

树敛,是什么意思呢?作为读者的我也想知道,真巧,文王在第五回合,问的也是这个问题。树敛若何?

【第五回合】

文王曰:“树敛若何而天下归之?”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文王再拜曰:“允哉,敢不受天之诏命乎!”乃载与俱归,立为师。

姜子牙这段的意思是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而是天下人所共有,能够让人们共享利益,才能得天下,想霸占天下的人,会失去天下。天有四季,地有万物,与别人共享,就是仁。有仁爱的地方,就是天下归顺的地方。免除死亡的威胁,解除人们的苦难,拯救人们的患难,帮助人于危急之时,这就是有德。有德爱的地方,就是天下归顺的地方。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为讲究道义,讲究道义,天下就会归顺。普通人愿意快乐的活着害怕死亡,喜爱仁德,追求利益,让天下人都得到利益,就是大道。大道在的地方,天下就归顺于哪里。

由此,文王拜姜太公为太师。

在最后一个回合,姜子牙讲得太精彩了!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天下人,尤其其中共享的思想,让人赞叹。深刻而明确的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仁、德、义、道。而这就是“树敛”的意义,集合了共享思想、仁、德、义,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