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1个理由传承笔墨(五)——书画格局
65.续点为线,织线铺面。缚面成形,以墨传神。清人笪重光说:“笔之执使在横画,字之立体在竖画,气之舒展在撇捺,筋之融结在扭转,脉络之不断在丝牵,骨肉之调停在饱满,趣之呈露在勾点,光之通明在分布,行间之茂密在流贯,形势之错落在猗正(《书筏》)。”虽然淡写了综合因素的相互影响,但还是不失精准。概言之,以线为构架,以笔墨赋予筋骨血肉。起承转合,构筑汉字生命,或曰水墨精神。
66.心平气和,横平竖直。横细竖粗,左细右粗。中宫收紧,两边松灵。笔断意连,删尽牵丝。大小适宜,肥瘦合理。分朱布白,计白当黑。相对横平,意在协调。左低右高,是因右手执笔。中轴右移,但宜上扬四五度左右,才合书者生理条件,切勿过九度。再如“三”字三横,横平一致。防止首横倾下,中横平直,底横跷上。如此自相矛盾,气会自相阻断,难于成势。两细两粗为平衡重心,中宫收紧为四周松灵。舒展不宜多,如“冀”字,展“北”缩底“横”,出“杠”必收“北”。撇不双飞,捺不双出,字不双展。精神在内涵,潇洒而自然。
67.轻重有度,避让有道。徐疾变奏,快慢有序。错落有致,行列成势。燥不飞空,湿不墨猪。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形势贯通,不拘小节。读书、走路,古人、今人,天地、自然,人文、哲学。了解越多,积淀越厚。功夫越深,所书写的线条就越流畅、越有内涵、越自然。胸有成竹,方可营造竹林。
68.骨肉互生,气血依存。寓动于静,寓静于动。笔笔古人,字字自己。意在笔后,自淌自流。心手两忘,得意忘形。起承转合,自然天成。骨肉气血,皆在笔墨;赋予生命,自有动静,此乃文化之精神。然要境界,要修炼,要功夫沉淀,智慧积累。一朝功成、学富,可以全身心放松,可以忘掉一切。方能意在笔后,举重若轻,随意挥洒。这时候,就是真正的自己。
【北宋】米芾 紫金研帖
69.楚简出新,以转为折。扁紧平舒,横叠纵势。楚秦文字已见隶意,行书,可谓书写之始。或因当时取材竹木之便,材质纹理纵向,利于制成条状。由于人的姿态,左手持右手写,故为竖写。毛笔也应运而生,书写终于开始。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中,又向前跨了一大步。一脉三千年,延续至今天。今天的竖式书写,仍坚守着那个姿态。
70.行草在活,其贵在韵。运笔匀速,呼应自然。说来说去,还是功夫。字之间架结构,行之映带呼应。笔断意连,布局自然。清代宋曹《书法约言》说:“勿往复收,乍断复连,承上生下,恋子顾母。”就是此意。然说说容易,做做难。凡事总有个磨合过程,一旦摸到门道,也就不难了,两个字“功夫”。当你有了功夫,其线条有如赋予了“生命”,其字也会生动自然起来。
71.气势在性格,气韵靠学养。品正艺不俗,虑淡气自高。从艺人重在品志、功夫。除了读书,其他杂事,以少为好。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此理深矣,书写与做人,自然连在一起。人品等于艺品,不求做得很高大,却应真实而不假。
72.行草少出锋,出锋易泄气。行草、草书,切勿字字出锋。原本每字最后笔为捺、竖或少数撇方可出锋。然一首诗或多字情形下,就是捺与竖也尽量少出锋,以防半道散泄,影响整体气韵。遇末笔捺、竖,可作反捺或垂露,或者空中收笔也是办法。原则是其势非但流畅,而且裹紧,一幅字一二处出锋足矣。
73.色杂易厚也易脏,色纯易亮也易俗。色轻易雅也易弱,色重易稳也易沉。中国画用色难在色调和谐。但人是在矛盾中成长的,谢赫六法,随类赋彩是原则,淡雅格调往高古。何况古人贤者众多,今日达人也不少,自然之师,取之不竭。多辛劳、善用脑,成功是为有准备的人留着的。
74.半路出家自古有,横枪竖棒是天真。若有真心归正道,半腰也可修个正。聪明人写聪明字,无师自通是天赋。但若真要写好字,修理修理也进门。横平竖直是夹板,斜撇牵丝删干净。看似简单却是痛,唯能坚持便成功。
75.删繁就简,去杂存真。随类赋彩,应物写神。文人画,源于文人的气质与情怀。释放心情,不拘小节,随意宣泄,放任写意。以言志,以达情,不求形似,只求率真。不配景,写剪影。这是明代人的风度,也是国人的修炼。从陈淳、徐渭,尤其后者,已不是在作画,而是在写自己、写性情。文人画使中国画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至高境界。
76.笔涩而不燥,墨沉而不闷。水润而不肥,气满而不散。水墨重在用笔,既要骨肉气血齐备,又免燥、闷、滞、散之病。涩笔少用为佳。沉墨善用为上,用水最为重要,哪里都可搭档。用好水是境界,血肉、气韵全在用水,水是灵魂,水是神仙。但成也水败也水,重在把握是关键。
77.画鱼未必像,但愿不失神。只求笔意到,简写出精神。“八大”墨鳞 ,神完气足,静静然有高人气,悠悠然却若无事。这就是文人画,又可谓大写意。漫不经心几笔,一蹴而就,轻松自然,似与不似之间,神情境界俱在。
78.款压轻重,不填空洞。既忌孤立,亦勿挤众。款字轻重,不越正文。穷双长款,不夺画面。位置择轻而不孤立,字体协调而不彰显。平稳和顺而相得益彰。轻重适度而互为佐衬。达到多一字嫌多、少一字嫌少那种合理自然。
79.印大不夺款,章小能压阵。斜势轻角钤,工写随画定。印与款协调统一,章不大于款字。与画面补缺增色,而不喧宾夺主。名章在上闲章下,朱文在前白文在后。起首扁或长,压角畸或方。工楷章平静,写意对粗放。印泥朱砂好,章以少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