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Store里成人、色情、裸露、性暗示的评级,是怎么定的?

今天不开车,讲正事儿。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众所周知,葡萄君一直对魔法和车技有所研究,平日也少不了多方关注以及丰富收藏夹。找App的时候就看到某1元游戏的宣传图:

瞬间,葡萄君回想起了仙剑进军VR时的大新闻《官方首曝仙剑VR Demo:终于能高清无码偷看灵儿洗澡了!》,大概是这样的画面。

虽然葡萄君并不指望移动游戏的开放程度,况且前文那样朦胧的建模其实也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但不得不说,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往下一翻看到了这样的评级:

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按理来说前文游戏截图的画面已经近乎不可描述的内容了,年龄限制没理由只有9+。葡萄君揣测,要么是苹果不理解国人真正的车技,要么就是App Store对成人、色情、裸露、性暗示的评判,有问题。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按照App Store给出的年龄限制提示,对畅销排行榜前150名的游戏(11月24日)行进统计,我们看到有48款游戏被评为适合17岁以上人群试玩,其中有32款游戏擦边,而这里面又有29款包含了强烈的色情或裸露内容。总体算下来,超过五分之一的产品都擦了边。但问题就在于,真实的数据要远远高于葡萄君的统计,所以才会出现前文提到的困惑。仔细观察产品,我们还能发现有大量游戏存在不可描述的内容,只是它们没有注明罢了。首先,有一些二次元游戏的评级实在是不科学。比如这款游戏,宣传图和实机画面中都看得到明显挑逗性的装束,然而9+。

其实绝大多数二次元游戏都存在不可描述的内容。但要明确的是,一些优质的二次元游戏评级是非常准确的,包括最近上线的《崩坏3》《少女咖啡枪》都被评级为17+和12+。崩三不用说了,葡萄君也是属于习惯在游戏里看胖次和逗芽衣的玩家,并且不亦乐乎。

而诸如咖啡枪一类,稍微带一点互动元素和少女养成玩法的游戏,基本也被打上12+的标签。

相对而言,从日本引进的产品,评级或多或少都是17+。比如《乖离性百万亚瑟王》就是17+游戏,要知道,曾几何时,SE为了推这个IP的热度,曾经将亚瑟王系列改编为18禁版本的页游。

但有一些游戏的评级是值得商榷的。

比如最近刚上线的这款产品(12+,不含不可描述的内容警示),老实说看到这样灵动的不可描述摇,肯定会产生一些不可描述的生理现象。

又比如同样是刚上线的这款游戏(12+,轻微色情或裸露),葡萄君觉得这个评级确实低了点。

还有一些中小型厂商的,更不用说了,且统统9+。

不过App Store对于成人、色情、裸露、性暗示评判标准的定义,最让葡萄君费解的是腾讯游戏。因为在明确标注17+且包含不可描述内容的产品里,腾讯占了绝大多数,而且不少游戏仅标明“频繁/强烈的色情内容/裸露”。

这些游戏上至重度的《梦幻诛仙》《王者荣耀》,下到轻度休闲的《全民飞机大战》《天天酷跑》,可以说除了《火影忍者》《天天爱消除》《FIFA》等少数产品,都被打上了“严重不可描述”的标签。

如果说《王者荣耀》里各种性感皮肤以及身材火爆的女性角色深得人心,《梦幻诛仙》主打的亲密社交确实与不可描述离得较近,那么再看其他产品,就会越发觉得这个17+评级来得着实不合理。我们可以找几个对照组:1.《三国杀OL》和《英雄杀》先来看三国杀有皮肤的几位角色,正常来看其实色气并不那么浓烈。

但是在一些网友的局部视角里,感觉画风就不一样了。

英雄杀里确实有比较色气的角色。

当然大多数还是比较正常的。

这组对照可以说五五开,但是评级方面,英雄杀标明17+,三国杀OL仅有9+。2.《奇迹暖暖》和《暖暖环游世界HD》因为《暖暖环游世界》还在下架改版本,所以这里用《暖暖环游世界HD》来对比,老实说,这俩游戏的差别也就集中体现在运营内容和活动更新上,不论美术风格还是表现形式都没有天翻地覆的差别,然而二者的评级并不相同。

3.《仙剑奇侠传》和《仙剑奇侠传3D回合》这一组就更离奇了如果说英雄杀有得露,暖暖换衣服的概念也姑且算作擦边,那么《仙剑奇侠传》里穿的严严实实,而且还是3头身粘土手办的形象,然而还是17+且色情了。

我们甚至可以试着把下面的icon都跟严重不可描述放在一起想象一下,相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悄悄告诉你,这些都不可描述。

如果让葡萄君来揣测腾迅系游戏在不可描述评级上的不合理之处,估计“怕麻烦”是最有可能的原因吧。苹果的人工审核一直都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更何况近年来应用提交数暴增。通过向开发者求证,我们知道应用上架App Store时要经过苹果的审核,而提交审核之前,开发者还需要对自己的应用进行评级分类,以方便App Store评定年龄限制范围以及苹果编辑的人工审查。

同时提交的应用也不能超出苹果的审核要求,这个程度的把握往往也要依靠审核人员的主观判断。如果不符合规定,或是描述不符合游戏实际情况,那么按理来说是要被打回修改的。但不管是开发者自我评定还是苹果来审核,这到头来都是主观的事儿,没有办法批量化地运作。开发者拉高自我评定的等级,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减少反复修改的流程,就像腾讯这样,或许能避免一些因为超标而打回的问题。毕竟苹果最优先处理的,还是你超出标准的部分。

而在葡萄君看来,擦边的营销一直是行业惯用的方式,但这些都不是游戏本质的元素。事实上就连版号也是刚刚推进不到半年的中国市场,要谈论分级领域的事难免会被当作杞人忧天。但是在所有渠道都没有做年龄限制和分级的阶段下,苹果的分级制度必然是有正面意义的。起码作为渠道来说,苹果的意图还是保护玩家,给玩家提供更真实的游戏信息,避免一些误导性的营销,从而让玩家的选择更合理、安全。而游戏内能对玩家造成影响的细节其实非常多,比如最近很火的一款游戏(9+),其中加入了很多社交功能,固然对游戏带来了很多帮助,但是总有人把它当作约不可描述的工具。

你甚至可以跟附近的人不可描述,跟同城玩家不可描述。

对于年龄限制较低的游戏的社交系统中,一些会对儿童造成影响的因素,虽然不是游戏本身,开发者其实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的。而作为应用的汇聚地,苹果推出足够严格的制度,理论上是让产品更规范化,为他自己的生态也好,为整体市场的品质也好,都能带来更好的大环境。只不过苹果目前还没有把这件事做到足够完善,一方面审核人员的数量跟不上产品增多的趋势,另一方面因为不具备法律效应,事实上也无法约束到开发者。可能不少开发者会说,不管你限不限制,都不会对玩家造成实质性的限制,要来何用?这也是葡萄君想要强调的问题,很多存在年龄分级不符的应用,大多问题都出在这里——很多开发者、厂商并不看重限制要素对玩家造成的潜在影响,“毕竟所有人都在做,不多我一个不少我一个”。一个巴掌拍不响,或许才是苹果在评级上最大的难点,正如前文所说,国内游戏的合规化进程猜刚刚起步,连掌握市场上的产品都存在巨大的困难,要给这些产品,甚至大量处于制度管辖之外的产品合规化,难上加难。但是每个游戏行业发达的地区,这样的制度总是少不了的,同时更重要的不是强制性的规则,而是从业者的自我约束。如果没有开发者自律,那么渠道也不能独自撑起件事,玩家也会在不断的被误导中麻木,得出“这种东西就这样”的结论。这样一来,所有作品都很难再有尊严。回过头来看,尽管苹果的评级不完善,对不可描述内容的限制标准也很不尽人意,但起码是给玩家提供了一种选择和警告,给了玩家承担“自己的选择”所带来责任的机会。在这个所有东西都能变成车道,狂飙一路的年代,不失为一股清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