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疗政策率先出台,智慧医疗一马当先
本文来源:物联传媒
本文作者:Vior.Liu
近日,就在疫情进入最后的总攻阶段时,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印发《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市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其中提出,要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健全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功能,建设医院集成平台,推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服务、诊疗、管理全面信息化。本次建设范围主要集中在河源、汕尾、潮州、揭阳、云浮等5个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广东省财政将分3年7.5亿元支持市级建设医院。
广东省是在此次疫情之后,首个提出利用信息化技术升级医疗服务的省份。但是,这与2003年SARS后各级单位提升的医疗服务水平方向上存在着较大区别。2003年SARS后,国家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上,主要是从“政策”的层面进行民生医疗服务的改进,涉及医保,药物保障,基层医疗服务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等等,这次政策的目的是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政策”+“科技”双轮驱动的智慧医疗,并非通过互联网技术单纯进行网上问诊、在线查报告的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并非智慧医疗
在新型冠状肺炎病毒肆虐之后,武汉出现医护力量不足、病床紧缺、医用物资持续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可见国内的医疗服务水平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科技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层面。
从国内医疗信息化建设发展来看,最早要追溯到1999年,当时国内已经开始倡导医疗信息化建设。2009年,中央政策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政策一出,各路互联网和医疗豪杰趋之若鹜,造就了2014年的“中国互联网医疗元年”。丁香园在2014年9月初获得了腾讯7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而当年,BAT携带巨资和资源入行使行业大热,《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领域风险投资达到6.9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了226%。
正如所有大多数行业都要经历泡沫期一样,由于单纯的互联网思维和效率提高并不能改变医疗市场的实质性问题,这些互联网医疗企业只能在外围市场徘徊,例如,网上挂号、电子缴费、查报告,并未触及到远程影像诊断和远程治疗等核心业务,存在着大量的行业泡沫。根据2011年至2016年5年间的数据硻,国内大概共有1134家互联网+医疗企业诞生,分别分布在健康保健、寻医诊疗、专科服务、医疗信息化、生物技术等领域,在这5年间,倒闭的企业为66家,行业倒闭率大致为12.38%。
由此,行业意识到深入医院、医护人员、医疗核心体系才是医疗服务的基本内容,“互联网医疗”也逐渐步入“智慧医疗”阶段。
智慧医疗在互联网医疗的基础上引入了更多的科技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远远超越了传统互联网的范畴。在本次疫情中我们可以看到,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的这些硬科技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患之间的接触,并且提升了会诊、治疗的效率,比如,呼吸传感器、心电监护传感器等各种生理信号采集器及二维码、摄像头、RFID等信息采集器完成对各种医疗信息的有效采集,以及VR/AR手术辅助系统等等。
这些技术能够更深入医疗机构,在本质上帮助提高医护人员对于病因确诊、手术效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将国内本就稀缺的医疗资源充分利用。
物联网下的智慧医疗系统
智慧医疗系统主要是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如果我们把物联网拆开来看,“物”指医疗对象,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医疗设备、医疗成本以及医疗信息。“联”是流程交互平台,涉及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物联网中间、信息采集传感器、自动化工作流引擎、管理和监控平台以及信息处理平台等。“网”表示标准化医疗流程,涵盖了护理流程、检测流程、诊治流程、管理流程等等。可以看出,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主要是通过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实现医疗对象自动化、数字化、可视化管理。
深入来讲,如果把物联网结构与医疗物联网结构对比,医疗物联网的结构可细分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的应用包括有源、无源RFID标签,监护仪、血压计等,这些都是建立在上面所说的医疗对象上,不仅是用以患者的数据测量,还需要考虑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安全;传输层采用的无线网技术主要有无线局域网、蓝牙、多频码分多路访问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等。网络层之中所利用到的有线网络技术则主要有计算机专网、有线电视网络、电信通信网络等;平台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分析、处理传输层的数据,进而对接医院和第三方系统,例如HIS(医院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应用在医院检验科)、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RIS(放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层涉及智慧医院、区域卫生平台和家庭健康,比如智慧医院系统对慢性病、传染病的监护与跟踪护理,医学装备的定位和应急调配等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的互联网医疗并非无用,在用户与应用层的对接上,互联网医疗的使用仍然有必要。
可以看到,RFID标签、远程诊疗在本次疫情中都已经处在使用阶段,虽然广东省是首个在疫情之后发布智慧医疗建设文件的省份,但并不是全国首个对物联网技术在医疗系统中应用的政策性文件。早在2018年4月,国家卫建委就制定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其中关于物联网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图:
经过本次疫情后,物联网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功力将逐渐被社会认可,根据本次广东省出台的政策分析来看,智慧医疗未来将逐渐从大一线城市,下沉至二三线城市,甚至更偏远地区。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切入稳固了只有政策驱动的医疗体系独轮车,诠释了何为科技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