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朗读者,身价千亿却骑自行车上班,60年来万般宠爱只向一人

文|美物计

几年前,在清华园里,

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一位老人骑着电动车载着心爱的老伴,

他们穿过林荫道,路过四季花开,

经过洒满阳光的草坪,怡然前行。

虽然座驾简陋,却掩不住灿烂的笑容,

后座的老伴早已白发苍苍,

却整个人散发着少女的活泼劲儿。

如今,虽已看不到潘老骑车载着老伴的身影了,

但还是常常能看到两位老人手牵着手在校园中漫步,

潘老说,因为年龄大了,他不敢再骑车带她去学校,

他自己倒是没什么,就担心老伴摔着。

年轻时,骑车载你,你前座,我后座;

等老了,相互搀扶,你左手,我右手。

此生如若有你,何惧岁月老去?

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

幸好,站在旁边的那个人始终是你,

所以每一件简单而平凡的事情都是幸福,

最理想的爱情莫过于此。

这两位老人从学生时代起相识、相知、相恋

经过60年风风雨雨的相互陪伴。

然而,他们却不是一对普通的老夫妻,

这位骑车的老人是已经90高龄的潘际銮院士,

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焊接专业泰斗。

后座的老伴是北大的李世豫教授。

或许你对潘老的名字不是很熟悉,

但是高铁你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我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的高铁大国,

中国高铁上立硬币能始终竖立不倒曾惊艳全球。

潘际銮院士便是这背后的功臣。

他开创了高铁钢轨的焊接技术,

为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潘老作为我国焊接科学奠基人,

秦山核电站,第一条高铁,

这里面都有他的汗水。

潘老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是因为他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铸造了一颗知识救国的赤子之心,

和妻子李世豫背后的默默支持。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

潘际銮的老家江西九江几乎天天遭受日军轰炸,

他与全家人坐船逃亡,途中差点丧命。

他一边逃难一边坚持学习,

在6年时间里念了6所中学。

饥饿和逃亡,便是少年时期全部的记忆。

16岁那年,

潘际銮以云南省状元的身份

考取了西南联大,攻读工科机械系。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他最重要的信念。

回首求学的岁月,

潘老感慨道:

“抗日救亡是当时联大师生的共同目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对于我来说,

10岁就穿梭在炮火之中,

知道国家要亡了的滋味。

所以读书纯粹为了求学问,

将来能够救国和报国,

功名利禄根本没有想过。

没有国,哪里有家?

他的心中只有三个词:

抗日!救国!回家!

也许现在的我们很难体会这种情感,

但是听过潘老和十几位校友

一同朗读的《告全国民众书》,

还是会为他们赤诚之心所动容。

这些中国各科研领域的元老人物,

虽然年龄加起来超过1200岁。

但是读起来依旧充满着澎湃的激情,

似乎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就在我们眼前,

感谢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

投身科学、用知识救国。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代里,

为我们建设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

抗战结束后,新中国百废待兴。

潘老继续着他的报国之路,

他立志要把中国的焊接技术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

20世纪50年代末,参与创建国内高等院校中第一批焊接专业,他试验成功板极电渣焊及重型锤锻模堆焊。

60年代初,他成功完成了我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套核反应堆焊接工程。

70年代末,他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

80年代,他研究成功“QH-ARC”焊接电弧控制法,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及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1987—1991年在我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时担任焊接顾问,为该工程作出重要贡献。

2003年研制成功爬行式弧焊机器人,属国际领先水平。

进入21世纪,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潘老还在为中国的高铁事业保驾护航……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

总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潘老的成功也多亏有李世豫教授这样的贤内助。

每次说起老伴潘际銮是焊接第一人,

李世豫教授总是一脸自豪。

然而在几十年前李世豫教授没少被人嘲笑。

潘际銮院士和老伴儿李世豫在读书时便相识。

1950年,李世豫到北京考大学,

因为没有地方住,

便找到了与潘际銮同屋住的同乡。

潘际銮不仅腾出了房间,

还主动帮她辅导功课。

潘际銮是工科生不懂得文科生的浪漫,

不会写漂亮的文字撩妹,

补课大概就是他表达喜欢的方式吧。

相识两三个月,

潘际銮要去哈工大进修焊接专业,

当时自愿学习焊接专业的研究生,

数来数去也只有6个人。

当时这项技术国内一片空白,

潘际銮想:“虽然现在还用不上,

但在中国以后的经济建设中,

这项发展中技术一定会起重要作用。”

有人听说北大才女李世豫的男朋友跑去学焊接。

便笑话她:“你男朋友是焊洋铁壶还是修自行车的?”

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相信他,追随他,

没有甜言蜜语,也没有山盟海誓,

两个人甚至都没有订婚。

这一别就是长达5年的异地恋。

1955年,潘际銮从哈工大毕业回到清华,

他们结了婚。

这一牵手,便是一辈子。

婚后不久,潘际銮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搞科研,

经常几个月不回家。

李世豫没有指责抱怨,

而是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

她一边在北大教书,

一边照顾潘际銮的父亲,

一边还要抚养3个孩子长大。

决定此生夫唱妇随的李世豫,

把爱恋都消磨在柴米油盐里,

就这样耐着性子和岁月较劲。

就算潘际銮因为大项目

而错过孩子出生的时刻也没埋怨。

她说:“他既然是一个红旗单位,

我就不能拖他后腿,

他只能往前走,不能后退。”

当问到李世豫:

“潘院士硕果累累,名声显赫,

您却一直默默坚守北大教学,

在家奉献多,感觉到委屈吗?”

她直爽地说:

“不委屈呀,他忙他的事,我忙我的教学,

带好我的孩子,很好的。”

60年来,潘际銮的每个决定,老伴都支持,

正是因为有了老伴儿的全力支持,

潘际銮在事业上心无旁骛,

专注在研究的世界里。

 

高铁验收时候,李世豫受邀体验。

"我心里高兴死了,又很害怕,那真快,

我们从来没坐过这么快的火车。

当时我想一想这都是我老伴的功劳。"

提起老伴的成就,

李世豫语气里满满都是自豪,

那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隔着屏幕也能深切感受到。

如今,潘际銮成了中国的焊接专业泰斗,

其科研成果经济价值早已高达千亿。

而他和老伴,还是蜗居在十多年前的老房子。

家里的书房是由阳台改造的,

堆不下的资料就放在茶叶盒,月饼盒里。

潘老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一万元,

潘老说他知足了。

很多公司要高薪返聘潘老,但都被他婉拒了。

虽然退休多年,但潘际銮就是闲不住

两人的生活简单而有规律。

每天上午,在家吃完老伴准备的早餐,

蹬着电动自行车到办公室上班。

傍晚6时,他又蹬着自行车回家,

老伴已经准备好了晚饭。

有一年中秋节,央视采访了二老,

当潘老提起苏东坡的那首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时,

他说:“我但愿她长久,她比我长久更好了。

如果她不活着,我一个人很孤单

我连吃饭都吃不上。”

白发同偕老,朝暮永相濡

但是在最平淡的生活里,

潘际銮也会制造点小惊喜,

譬如在钻石婚的时候,他翻出许多老照片,

偷偷做了一个相册,悄悄的放在老伴床头。

相册外表有点粗糙,

但老伴总是小心翼翼地摩挲着那些照片。

这是她此生收到过最浪漫、最珍贵的礼物!

简朴的相册,打捞起层层叠叠的时光,

里面寄放都是两人相伴60年时光的最好记忆。

时光延伸着岁月,岁月述说着流年。

一房二人三餐四季,如此温暖过一生。

二老的生活简朴、自在随心,

对国家的那份赤子之心,

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那个年代的人真的不一样,

爱上一个人,就是一辈子,

做一份工作,就坚持一辈子,

研究一个专业,就耗尽一生。

一生、一事、一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