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的短缺:严重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 2024-05-07 21:16:10 一、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对于如何统治广袤国土,朝会讨论上出现了分歧。丞相王绾认为应该分封皇室子弟到山东六国做诸侯王,因为那些刚打下来的领土,当地人对帝国没有归属感,心理上也不认可,容易发生暴乱,有嬴氏子弟镇守,可以稳定当地局势,继而进行有效的控制。廷尉李斯则恰恰相反,他列举了大一统之前,姬氏分封子弟于天下,刚开始还好,随着亲属关系疏远,互相攻击吞并,为了疆土财富打的头破血流,周天子也成了摆设,应该吸收历史教训,推广我们秦人的郡县制,皇室子弟和文臣武将,则享受俸禄,俸禄来自于帝国对全天下的税收,以始皇帝的威望,无人敢不从,这样才能安定天下,重分诸侯,则遗患无穷。最终,始皇帝采纳了李斯提案。执行层面则要依靠帝国官僚系统,有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到一千多年之后的明清时代,都无法根除。二、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崛起于关中。吞并天下之后,自然更要推广这套“秦法”,在秦国运行一百多年的法制,要推广到整个秦朝,增加了六个国家,人口国土增长了数倍,治理难度指数级别的提高。其难度之大,就像用摩托车的单缸发动机,装到大奔上,还需要开得快,跑的稳。当时秦国严酷法制能运行,国内有大量熟悉法律条文的官吏来具体执行,当时的方案简单粗暴而有效:让精通法律的官吏广收弟子,近身实习法律政令,保证了人才供给。始皇帝一统天下才用了十年,要想在山东六国推行郡县制,文法人才遇到了巨大的缺口。大秦帝国,贯彻的是始皇帝的意志,他拍板的事情,下面必须执行,没条件,创制条件也要执行。既然郡县制已成国策,普天之下,率土之滨,都得有帝国官吏来经营。帝国都城在咸阳,沛县则在遥远的东方,在县城认真上班的萧何,在泗水亭摸鱼的刘邦,他们都没意识到,命运自此改变。新上任的县令,没时间了解沛县风土人情,当务之急是搭建起领导班子,他只是带着一方官印,一张委任状,还有帝国军方派出的武职官员县尉。负责司法行政税收等具体工作的文吏,只能就地招聘。虽然始皇帝下令车同轨书同文,但现实情况是,以前大家学的都是楚国文字,当时的官员对百姓们,基本就是放羊式管理。而且秦法推行百年,法律条文种类繁多,合格的文吏上岗,起码得认识9000个字,沛县属于帝国边陲了,县令挠破头皮也找不出几个懂文法的人。三、直到他发现了“宝藏男孩”萧何,尽管已四十出头,可他精通秦法,一笔公文写的简洁流畅,让前来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赞不绝口,甚至想挖他去咸阳,更为难得的是,萧何为人厚道,且懂得灵活变通。慢的,县里大小事务,都交给萧何去做了。萧何再安排同事或下属去做,包括且不限于曹参,周勃,刘邦,夏侯婴等人。这些慢慢成了沛县政府运行的关键,都是本地同乡,对朝廷派来的县令,没什么认同感,只听萧何使唤。县令为了平衡萧何团队,给一位姓吕的朋友写了信,正好他在单县和人结了仇,全家要跑路,来沛县投奔他。《史记》上记载说,他叫吕公有一堆儿女,最小的姑娘叫吕雉,还没嫁人,长得非常漂亮。吕公是想把她嫁给县令的,没想到乔迁喜宴上,遇到一个胆大包天的混不吝,他仔细一瞅,那个高大的中年人气宇非凡,将来能成大事。于是酒宴之后,把她留下,非要把小女儿嫁给他。嗯,此人就是泗水亭长刘邦。搁今天,就是负责方圆五公里治安和邮政,派出所长兼邮政所长。吕公是单县豪杰,来投奔县令,自然不会甘心被他差遣,在宴会上,他看到沛县上流社会对萧何的看重,也看出来萧何团队都是有本事的实干家,刘邦打了白条自称贺礼一万,脸不红心不跳的坐下来,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且前呼后拥好不快活,他看得出,在沛县这一亩三分地,到底谁说了算。历史证明了他眼光之毒辣,也证明了县令从此之后,在沛县就是个空架子。这位单县豪杰没心思帮他管理这个县,吕公对当地势力,更感兴趣,抱大腿嘛,得抱最粗的!四、和吕公类似经历的还有个人,那就是项梁,他也是因为逃避仇家,带着侄子项羽从下相逃到吴县,搁今天,就是从宿迁跑到了苏州,投奔了吴县县令。以他叔侄才干,很快成了县令心腹,一些事务实操,比如大的徭役征发和丧葬祭祀等事情,都安排项梁去做。项梁家学渊源,深谙兵法,富有组织能力。利用工职务之便,暗中用兵法规范组织宾客子弟,有意识地在实践中考察用人。吴中地区人力物力的调配使用,不知不觉的都落在了他的手中。何况他家还是楚国贵族项氏后代,其父亲项燕为国战死,项氏兄弟本就是豪杰,在吴中这一带有很多关于项梁的传说,尤其是那些年轻小伙子,对他非常崇拜,可以为他肝脑涂地。而吴县县令为何会收留项梁呢,绝非因为他是铁粉,而是因为地方宗族豪强势力太大,他的政府领导班子无人可用,为了避免自己被架空,只能用项梁叔侄这种空降兵。这种人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帮你把这个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用不好,他勾结当地势力坐大,从而尾大不掉。吕公和项梁的选择,沛县和吴县的情况,远在咸阳的帝国中枢,根本无法了解的,两位县令,公务繁忙。要为帝国征收税赋,征发徭役民夫,要为骊山陵墓和万里长城的工地输送大批民工,限期内不能足数完成,按照法律,他自己就得顶上,这都是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的活计,只有黥布这种超级猛人才能从中逆袭。所以说,在胡亥上台之前,帝国的基层,就出现了裂痕,让秦国崛起,让秦人凯旋四方的秦法,在大一统之后的六国故地,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对于过去经验的依赖,对于实操难度的评估不足,文法人才缺乏,导致郡县制未能在六国故地贯彻执行沛县和吴县的状态,就是“皇权不下县”的原始版本。五、作为韩非粉丝,商鞅信徒,始皇帝肯定信李斯那一套,只是他们高高在上,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李斯只守过仓库,给权贵做过门客),根本不了解帝国继承政治机器运作逻辑。反观萧何,沛县公务员系统的翘楚,一等一的实干家,为人处世滴水不漏,从当时的县令,到后来刘邦逆袭成为汉高祖,都是备受倚重的人才,且在关键时刻能力挽狂澜,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自秦汉之后,宰相起于郡县,也基本成了不成文的规定。 赞 (0) 相关推荐 千金小姐吕雉为何会嫁给流氓刘邦? 刘邦不仅是大汉王朝的开创者还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个民族的的命名者,而在他还未发迹之前竟然是被人们看做流氓的一个泗水亭的小亭长,就是这样的一位小亭长在后来与项羽较量了四年,使其自刎于乌江.一个小小的亭长为何 ... 刘邦经历的两次相面,一次神迹,一次比一次精彩刺激! 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身上发生过不少精彩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讲讲刘邦遇到过的两次相面,一次神迹显现. 据<史记>记载,刘邦年轻的时候,在家乡沛县做亭长,有一个吕姓的大户人家,当家的吕太公跟 ... 项羽带头推翻秦朝统治后 项羽为什么要分封十八路诸侯输入标题 看了很多回答,多数都写出了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这一败笔,但是题中问的:项羽为什么这么做,很多人并没有给出正确答案. 小编认为项羽自己不称帝反而去分封十八路诸侯,是当时的大背景下合情合理的选择. 首先,秦 ... 韩复榘统治山东七年,公务员从穿衣服到说话都有严格规定 韩复榘,字向方,河北霸县人,冯玉祥麾下"十三太保"之一,1930年至1937年担任山东省政府主席七年,是旧中国统治山东时间最长之人.为了加强统治,驾驭属下,韩复榘十分重视" ... 专家在湖北一古墓发现大量竹简,洗清了秦朝残暴统治的冤屈! 专家在湖北一古墓发现大量竹简,洗清了秦朝残暴统治的冤屈! 太阳系格局或将起变化,变成双星系统,太阳统治地位将被它动摇? 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我们对于太阳系是比较熟悉的,对于太阳系内的行星我们也是一直都在探索,但是太阳系内还是存在了很多我们都不是很了解的领域,比如我们现在知道的就是太阳系内只有一个太阳,可是在之前就曾经出现 ... 秦朝为什么会亡?仅仅是因为统治残暴吗? 首先,必须承认秦国与六国是互为外国的关系.过去我们历史教科书在谈论秦朝统一这个问题上,把预设的前提就定为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如果从当时战国人的心态上讲,秦国无疑是外国,文字不相同.度量衡也不相同 ... (来源):师范类什么专业好考公务员? 我本人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实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都是公务员考试热门专业,从2011年6月大学毕业以来,多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下面将我个人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从人事考试网所出招聘公告考,每次考试 ... 医师短缺主攻西部市场 普瑞眼科能成为下一个爱尔眼科吗? 原标题:医师短缺主攻西部市场 普瑞眼科能成为下一个爱尔眼科吗? 摘要 [医师短缺主攻西部市场 普瑞眼科能成为下一个爱尔眼科吗?]4月23日,在第二轮回复交易所的问询后,成都普瑞眼科医院股份有限公司(以 ... 秦朝历史人物——秦三世子婴(秦国国君) 秦王子婴(? - 前206年),姓嬴,名子婴.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在位时称"秦王",但后世亦有人称之为"秦三世",意指其实际上继秦二世为帝.身世子婴的身世并 ... 秦朝历史人物——董贤(中国历史上二十大富豪) 董贤(前23-前1年),字圣卿,西汉哀帝宠臣,左冯翊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人.成帝时,因其父官御史而得任东宫太子舍人,时年20岁.哀帝即位,迁为郎.一次在殿下"传漏"(奏报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