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唐诗《登鹳雀楼》赏析

一君木子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评析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注释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西南的黄河岸边。2002年9月,新鹳雀楼落成。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白日:指太阳。

   依:有三个词性。作动词时,解释为"依倚""倚靠";作形容词时,表示茂盛的样子;作名词时,通"扆"。户牖间画有斧形的屏风。文中依傍之意。

尽:消失之意。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五层含义: 缺乏财物,如贫穷;处境恶劣,如穷困;达到极点,如穷目;完了,如山穷水尽;推究到极点,如穷尽。文中之意: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指眼界宽阔。

更:再之意。

韵译

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没

滚滚黄河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看够千里之外风光景物,

必须去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辑评

《古今诗话》: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

《唐诗解》:日没河流之景,未足称奇,穷目之观,更在高处。

《唐诗选》:玉遮曰:不明说「高」字,已自极高。

《唐诗训解》:结语天成,非可意撰。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大豁眼界。

《唐诗摘钞》:空阔中无所不有,故雄浑而不疏寂。

《诗境浅说续编》:前一句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已如题之量;后二句复馀劲穿札。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

沈括《梦溪笔谈》:「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这三首中,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王之涣、畅当的诗则是五绝,均题作《登鹳雀楼》。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脍炙人口,畅当的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畅当之诗终输一筹,没有王诗有韵律、有激情,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作者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他幼年聪颖,弱冠能文,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其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天宝元年(742年),疾终于官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簿,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著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

(0)

相关推荐

  • 千家诗(一百四十八)——登鹳雀楼

    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大家好,我们继续一起来欣赏千家诗的五言绝句部分.今天,我们要来品读的又是一篇极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鹊楼 ...

  • 唐诗《登鹳雀楼》王之涣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

  • 《增广贤文》221~230全文,翻译赏析

    二二一 [原文]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眼昭昭,报应甚速. [译文] 即便最细小的坏事,也要劝人不要做:任何与人有利的好事,都要尽力去做.欺负别人会给自己带来灾 ...

  • 唐诗-登鹳雀楼-王之涣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相关常识: 先了解下王之涣:王之涣是山西太原人,当过唐朝的大臣,但因为持才傲物,仕途并不得志,这首诗是他作为诗人写下的 ...

  • 《诗二首》王梵志唐诗全诗赏析

    <诗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梵志所写的诗词,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诗二首>王梵志唐诗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诗二首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 ...

  • 唐诗名篇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 ...

  • 唐诗名篇赏析:《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作者: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释: 1.扣门:叩门. 译文: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 ...

  • 230 唐诗解读——李白之《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 轩冕:华美的车子和官帽. 中圣:酒醉的隐语. 揖:崇敬. 清芬:高尚的品质和气节. 解读: ...

  • 唐诗名篇赏析(461—480卷)韩翃 司空曙 皎然,李端 严维 韩氏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 ...

  • 唐诗名篇赏析(421—440卷)杜甫6卷,李华1卷,岑参14卷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 ...

  • 唐诗名篇赏析(381—400卷)杜甫20卷,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