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诺防线对法国到底有没有用?堪比万里长城对古代中国的重要性!

马奇诺防线最适合当时法国国情的国防方案,至于其饱受非议,无非是世人以成败论英雄。试想德国当时没有采用曼施坦因的“镰割”方案,而是正中法国人下怀,按照黄色方案与英法联军在比利时展开决战,恐怕二战在1940年就结束了,届时居功至伟的马奇诺防线只会成为远见卓识的象征,而非谈资笑柄。

整篇文章约2070字,读完约6分钟。

本文作者:千羽鹤

世人皆嘲笑法国在二战中的表现:堂堂国际联盟领袖、欧陆第一陆军强国,以庞然大物之姿不可一世,竟在一个月内被德国打得丢盔弃甲、战败乞和。而静静地趴在法德边境的马奇诺防线,也因此成了大而无当之笑料。

马奇诺防线到底有没有用?答案肯定是有的。

德法两国,比邻而居。法国国土一半面海,一半接陆。枢机主教黎塞留,为法国留下的不仅是长袖善舞的国家主义原则,还有提防德意志的告诫。长期以来,欧陆上的农业强国法国不仅保持着与逐步崛起的海洋国家英国的争霸,还牢牢的压制着还只是个地理名词的德意志,以避免陷入两线作战。

时间进入19世纪,随着经济、思想等方面的逐步发展,德意志的统一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拿破仑三世御驾亲征,试图阻止普鲁士的王朝战争,却换来了一次深深的羞辱。这一切都深深地表明,法国在人口、工业、军事等方面已经落后于德国,还缺乏工业所必须的能源。单打独斗,法国不再是德国的对手。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残酷的堑壕战将法国东部打得支离破碎,精疲力竭的法国在战场上倒下了整整一代人,法国虽胜尤败。故而,法国高层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得出了如下结论:

1、未来战争要竭力避免与德国进行单打独斗的对决,而要竭力形成多强合击德国的联盟战争态势,尤其要注重与英国的结盟。

2、未来战争破坏力更大,要竭力在国境线外展开战场,尤其要竭力避免在东北工业区附近战斗。

3、未来战争仍是一场防御占优的战争,故而要竭力发挥防御优势。

这些作为未来法国国防建设指导的原则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强调境外作战,势必放弃防御,转而进攻。再说国际环境,一战后英美对与法国结盟毫无兴趣,英国甚至认为德国威胁不再,更应该提防的是拿破仑帝国的复苏,法国在国际上孤立无援。大家普遍认为法国是强国,而德国是弱国,法国主动进攻德国,只会使自己陷入更加不利的国际舆论之中,诸如1922年鲁尔危机中,在魏玛德国的消极抵抗下,骑虎难下的法国最终惨淡收场,同时也失去了短暂的欧陆主导权。

而1929年开始,由时任陆军总长马奇诺主持修筑的马奇诺防线则一举解决了这三点问题。首先必须要强调的是,法国修筑了静态的马奇诺防线,并不意味着法国本身的国防战略就是消极的、静态的。相反,马奇诺防线正是在创造筹码,创造主动,将局势转至有利于己方的位置。通过在德法边境的布防,不仅给与了东部工业区以坚实的防护,还限制了德国入侵的路线,唯一平坦的路线便只剩下了比利时。德国一旦重启施里芬方案,重走老路入侵比利时,势必触怒低地三国的保护国英国,从而拉英国下水,将德法战争变为一场多国战争。届时,严阵以待的英法联军将会把德军阻击在比利时境内,当战争陷入相持阶段,两国海军会牢牢锁死德国,最后迫使弹尽粮绝的德国求和,法国则赢得又一场一战式的胜利,只是代价小了许多。

在平时,法国只需要维持一支短小精悍的现代化常备军,便可以轻松应对任何威胁。反过来说,法国贫乏的人口也无力再维持大兵团作战(但从人口总数和出生率而言,从普法战争时期法国便处于劣势),法国也再也经不起如同一战的牺牲;同时,马奇诺防线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种法国的防御姿态,使获得重新赢得英国的友谊的可能。到了战时,马奇诺防线不仅可以能让来犯德军有来无回,还能随时以马奇诺防线为基础,主动出击,令德国忌惮不已。在国防战略上讲,马奇诺防线是实实在在的阳谋,德国人有意识破,却也无可奈何。试举一例,德国建造的800毫米口径的“古斯塔夫”列车炮,最初便是设计用于突破马奇诺防线。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德国人宁可以刚克刚,一头撞上马奇诺防线,也不愿意被法国人牵着鼻子,钻进套子。

毫无疑问,马奇诺防线最适合当时法国国情的国防方案,至于其饱受非议,无非是世人以成败论英雄。试想德国当时没有采用曼施坦因的“镰割”方案,而是正中法国人下怀,按照黄色方案与英法联军在比利时展开决战,恐怕二战在1940年就结束了,届时居功至伟的马奇诺防线只会成为远见卓识的象征,而非谈资笑柄。

本文为UC大鱼号独家签约作者稿件,未经大鱼号平台事先书面同意,禁止任何平台转载或以其他未经大鱼号平台事先同意的方式使用。 欢迎在UC浏览器关注科罗廖夫的大鱼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