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丢丢的毕业论文】《红楼梦》中“一僧一道”角色浅析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红楼梦》中“一僧一道”角色浅析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作者姓名       钱**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表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摘  要

 

《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中最为璀璨耀眼的存在,自它问世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文学家、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的目光。经过几百年的讨论,已然形成了以小说《红楼梦》为核心的红学研究,由此可以看出《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其生命力之旺盛,文学价值之高深,涉猎题材之广泛。而对《红楼梦》中人物角色的解析,也是人们津津乐道潜心研究的一大主题。“一僧一道”作为主要线索人物贯穿了整部小说,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僧一道”的角色作用,进一步表达了其核心思想,即对心灵自由的渴望与追求。通过对作品中这““一僧一道””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曹雪芹在写作中对于人物的安排与刻画。

 

关键词:《红楼梦》;“一僧一道”;线索人物;贾宝玉

     目  录

一、“一僧一道”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2

(一)角色的线索性 3

(二)角色的关联性 3

二、“一僧一道”形象刻画 3

(一)外形描写 3

(二)形象变化 3

三、“一僧一道”对贾宝玉的引导 5

(一)对贾宝玉命运的宣判 3

(二)对贾宝玉命运的安排 3

结 语 6

参考文献 7

致 谢 9 

《红楼梦》中“一僧一道”角色浅析

 

《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逾越的里程碑,而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也是学术界必然探讨的一个问题。从《红楼梦》问世到现在,王国维《红楼梦探讨》以来,对于《红楼梦》研究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论文主要探讨《红楼梦》一书的线索人物,即在第一回就出现的“一僧一道”,以这两个人物为核心,来窥探《红楼梦》对于人物塑造技巧以及作者曹雪芹对于人生与世界的认识。“一僧一道”是作者埋藏在小说中的主线,可谓是伏线千里,在故事的一开始,作者就以“一僧一道”来引出了补天石思凡的故事,从而巧妙地使得几个故事的主线交织在一起。“一僧一道”是一开始引导补天石进入凡间,当补天石在凡间遭受到污垢蒙尘,“一僧一道”便出现帮其显出真面目。当经历凡尘,“一僧一道”又将这一块儿补天石由凡间取回,归还了本来的样貌,依旧伫立在它原来的地方,从而达到了一个世间圆满的轮回,为整部《红楼梦》奠定了开始,完成了终结,可以说开头与结尾都有“一僧一道”的参与。

《红楼梦》作为古典名著,其中的人物纷繁复杂,而“一僧一道”作为人物之间建立联系的线索,起到了关联作用,使得几个故事线穿插在一起并没有太大的突兀感,从而使得人们在空间与时间上有一个缓冲与过度,使得在阅读时读者能够更加明了的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一僧一道”在人物设置上以僧人和道士的形象出现,这也表明了作者将“一僧一道”的形象作为引导人们超脱俗世高人出现的,从这一点上来看“一僧一道”又兼具了神性与人性的光辉,在神界与人间穿梭并引导着那些执迷的人,这种引导主要突显在贾宝玉身上。“一僧一道”对贾宝玉主要有着两点作用,即对贾宝玉命运的宣判与对贾宝玉命运的引导,在对贾宝玉命运宣判这一点上,作者主要通过侧面描写在薛宝钗与林黛玉两个人身上显现出来,从而有了《红楼梦》中的“泪尽而逝”与“金玉良缘”这两种命运宣判,也是因为“一僧一道”这两种命运的宣判,才引出《红楼梦》中的这一场悲剧。

一、“一僧一道”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红楼梦》中有九百多个角色,而“一僧一道”这两个角色却是极为特殊的两个,他们既是天上的神仙,又是凡间传达天命的使者。作者对这两个人物的描写只有寥寥数笔,却如画龙点睛般将两个角色的神韵尽数展现。而“一僧一道”在《红楼梦》整本书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重要性体现在两点上,第一点是“一僧一道”自身作为角色的线索性,第二点是引导角色命运时的关联性。

(一)角色的线索性

癞头和尚与破足道士是整个故事的推动者与引导者,作者通过这两个能够自由出入天地的仙人来引出了整个故事的前因,也是通过这二人给这个故事收尾,可以说这“一僧一道”是起到圆满整个故事的重要角色。《红楼梦》开篇,就以“一僧一道”在补天石下的谈话为前因,从而引出神瑛侍者下凡的故事。由此开始,“一僧一道”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那就是作为线索人物,引领整个故事发展下去。

《红楼梦》中“一僧一道”虽然都是联通天界与凡间的使者,但分工却是不一样的,癞头和尚明确的目的是度化女性角色,而破足道士的目的则是度化男性角色,故而这“一僧一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僧一道”是一掌管阴一掌管阳,印和了中国古代智慧中对于自然界阴阳的理解,这从侧面也表现出了作者的世界观,即对世间一切事物因果皆处于阴阳之中。对于这一论述我们可以在小说章节中寻睨究竟。《红楼梦》第一章,“一僧一道”是以仙形道体出现,在原文中是这样描述这两位的身姿的“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来到这青埂峰下,席地坐谈。”这时的“一僧一道”还未曾下凡,所以这里描写的是“一僧一道”作为天界神仙的形容样貌。

待到这“一僧一道”下凡时,作者对“一僧一道”的形态又进行了新的描写“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这里对是对“一僧一道”在凡间形象的描写。“一僧一道”二位是有明确分工的,遇到抱着英莲的甄士隐之后,先开口是癞头和尚,这里表明度化甄士隐的时机还未到,于是癞头和尚开口度化甄英莲。只是这时候甄士隐并不舍英莲,因此英莲失去被度化的机会,从而埋下了后文对英莲悲惨命运的伏笔。之后故事发展中,“一僧一道”就很少同时出现,每当有人需要度化,或者需要进行故事推动的时候,就会分别出来进行对于人的点化。再次出场的是道士,以《好了歌》度化了甄士隐,引出了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注。而这也点明了整本红楼梦中作者所反复强调“世间虚幻,真假难分”的思想。

“一僧一道”在《红楼梦》整本书中是不断地出现,不断地宣读角色个人的命运的线索人物,同时他们也是跳出故事外,以上帝视角给予故事中人物帮助的这么两个角色。

(二)角色的关联性

“一僧一道”作为开始故事的引线,在第二章就开始将故事有关的人物串联起来了,从而显示出“一僧一道”的关联性作用。“一僧一道”最初关联的人物是甄士隐。从而使得贾雨村与甄士隐故事线的展开,再延展到林家,再延伸到贾家。可以说,作者以一个人物链接另外一个人物,从而使得故事在舒缓的展开,让人不会感觉到突兀,这种方式可以将时间线与空间线都交代清楚。这也是作者大费周章描写“一僧一道”的最大作用,即引出关联人物,与之后宝玉出家时“一僧一道”同时出现做了准备。在之后作者对于“一僧一道”的描写都是以侧面描写偏多的。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黛玉从侧面说了关于癞头和尚想要度化她的事情:“那一年我才三岁,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自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这里癞头和尚说的“除非从此以后不许见哭声”,与在第一回时,绛珠仙子以泪报恩相互冲突,在这里癞头和尚可以说是先预言了“泪尽而逝”这一悲剧。也可以说作者以癞头和尚的这一线索预先告知了读者们黛玉必泪尽而逝的消息。与这一故事情节形成对比的,是第八回在宝钗丫鬟,莺儿口中所听到的关于癞头和尚的事情“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在这里,作者巧妙的设立了一个“金玉良缘”来对抗“木石前缘”,从而达到了平衡故事的作用。与之前度化林黛玉不同,这里的癞头和尚并没有表达度化薛宝钗的意图,而是连同一包药引子一个海上仙方,与一句与通灵宝玉上所镌刻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相对应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续”诗句。一说在这里作者通过主管度化女性的癞头和尚,对于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命运已经给了明确的答案。林黛玉必然会“泪尽而逝”,而薛宝钗必然会与贾宝玉结成夫妇,两人之间产生肉体的结合。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说作者进行了另一种对于人性的讨论,即贾宝玉神性的一面与人性的一面的讨论。

“一僧一道”在整个《红楼梦》中即是线索性人物,又起到了关联性作用。这使得这两个人物起到了贯穿全文,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穿针引线的作用,在《红楼梦》世界中传达角色命运,并引导和保护角色进行命运的选择。

二、“一僧一道”形象刻画

 

“一僧一道”的外形描写在《红楼梦》中并不细致,作者如泼墨一样随意几笔,便将两个角色的形、神、气描绘了出来。书中作者对“一僧一道”两个角色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了不同的描写,在天界时是“真人”的形象,而在凡间则变化成“畸人”的形象。

(一)外形描写

“一僧一道”的形象是变幻不定的,这主要体现在他们所处于的环境之中。古语有云“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一僧一道”作为世间智慧的启迪者,在凡间的形象作者用两次刻意的描写,第一次是在第一回“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第二次是第二十五回“原来是一个癞和尚同一个跛道士。那和尚是怎的模样?但见: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有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舎更有一头疮。那道人是如何模样?看他时: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这两次描写都对“一僧一道”在凡间的形象进行的描写,作者不仅仅写了两个人的外貌,也将“一僧一道”的精神状态也写了出来。假设去除掉描写二人精神状态的词语,单纯的描写外貌的话,读者只能够在词语中得知这二位神仙下凡之后与人间的乞丐并无不同。

作者在第一回加入了“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在精神形态层面,为这两个癞头坡脚的乞丐形象增添了神韵,使之读者在读的时候,能够明确的对二人形象有深刻的认识,并潜意识的察觉出二人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二十五回对于“一僧一道”的描写则变成了两首诗。这两首诗对于“一僧一道”的描写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奇特外貌的描写,另一个则是隐喻着二人的身份,作者很巧妙的运用“目似明星有宝光”来描写癞头和尚即使样貌奇特,但却神采奕奕。“却在蓬莱弱水西”则是描写道士的诗句,在这首诗中,并没有描写跛足道士的精神状态,而仅仅是写出这个道士来自哪里,蓬莱弱水是道家传说的海外仙境,这里也暗指出了二人即使是样貌奇特浑身脏污,但却是有大能耐的仙人。对“一僧一道”的形象描写在天界于人间是不同的,作者也通过对“一僧一道”的在两种环境中的不同描写,体现了“一僧一道”作为世外高人形象。

(二)形象变化

作者曹雪芹在描写这“一僧一道”的时候,把他们写成畸形奇特的相貌,而不是直接描写成仙风道骨的高人。中国自古民间流传着许多的神话传说,在这种文化基调的影响下,《红楼梦》在写作过程中也加入了大量对于神怪的描写,而归根溯源还是受到佛教与道教这两大宗教思想的影响。

佛教中有济公这一形象,也是疯疯癫癫如同乞丐的形象,但却是一个惩奸除恶,导人向善的大觉悟者,这种行为荒诞内心聪慧的形象对于文学领域影响非常大。

道教中奉为祖师的老子与庄子二人的思想,也对道和得道之人的形象有所讨论。老子在著作《道德经》中有“大道无形”这一讨论,对道的理解是,人们平常能够接触到道,却无法去察觉它。而在庄子的著作对于这一点进行了更为细致宽广的讨论,只不过与老子不同,庄子的讨论具体到了人的身上,如《逍遥游》中对藐姑射山中神人的描写“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在《庄子·内篇·大宗师》:“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通过佛家济公与道家畸人的理解,我们可以窥见《红楼梦》中为什么将“一僧一道”写成癞头跛脚的形象了。在曹雪芹的世界观中接受了佛教与道教的思想,从而描写“一僧一道”时自然的运用到其中,所谓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在曹雪芹的世界观中天道与世道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标准,因而在对这两个角色在天上的形象与在人间的形象描写也是不同的。

三、“一僧一道”对贾宝玉的引导

作为从天界来到凡间的使者,“一僧一道”在书中有着最为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忠实的传达上天对人物命运的宣判。而贾宝玉作为故事核心人物,““一僧一道””对贾宝玉命运的宣判与引导更为明显。在对贾宝玉的命运宣判与引导的过程中,“一僧一道”虽然适当引导,却不干涉到贾宝玉对自己命运的选择。

(一)对贾宝玉命运的宣判

《红楼梦》第一回开始时,“一僧一道”作为故事线索人物,将无才补青天的巨石施法,变为了小巧的玉,并篆刻文字,带其到那钟鸣鼎盛的贾家,经历了一生。在“一僧一道”带领其下凡之后,就一直充当着贾宝玉的引导者与守护者,忠诚的传达着天道对于贾宝玉命运的安排。虽然贾宝玉在天界的身份是神瑛侍者,而并非石头本身,作者对于贾宝玉这个人物的描写中,贾宝玉这个人物的基础设定,已经与这块在天界是石头在凡间是玉的补天石联系到了一起。我们也可以将在天上是神瑛侍者,在凡间是贾宝玉的这个角色看做有双重属性的设定。《红楼梦》中“一僧一道”也是有着在天界与凡间形象分别的,“一僧一道”在天界是骨格不凡,丰神迥异的神仙,而在凡间则是癞头跣足,跛足蓬头“畸人”。用这个观点来浅析贾宝玉这个角色,他在天上是一个无才的石头,在凡间则是稀世宝玉。在贾宝玉身上可以看到神性与人性的挣扎,在既定的命运中,贾宝玉做出怎样的选择,是整个《红楼梦》中核心的内容。

“一僧一道”忠实的传达了天道,木石前盟必定以悲剧收场,而金玉良缘必定会有肉体上的结合。这是作者通过“一僧一道”两个人物对贾宝玉命运进行了一个宣判。《红楼梦》作为古典名著最为特殊的一点在于,在故事前半段就已经将书中人物的命运安排好,不论角色怎样的挣扎,终究还是会陷入命运的洪流之中,如同水中的浮萍身不由己。“一僧一道”作为命运的传达者,自始至终都在不断地宣读着这些人物的命运。“一僧一道”的这种方式,恰恰将人在历史洪流之中迷惘而不自知的特点表现了出来,从而显示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

(二)对贾宝玉命运的安排

面对命运的洪流,“一僧一道”并没有点明贾宝玉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同样作为天上的神仙,警幻仙姑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即“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警幻仙姑希望贾宝玉能够从于世俗,走上“正道”。也就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但“一僧一道”在宝玉的成长中,仅仅扮演了守护者的角色,而不是决断者。相比之下“一僧一道”尊重贾宝玉的个人选择,即使命运是既定的,但贾宝玉本质确是命运不可改变的。在精神上,贾宝玉倾心爱慕林黛玉,即使在与薛宝钗结合之后,贾宝玉依然认识到自己的本质,最终选择跟随“一僧一道”出家为僧,而不是像警幻仙姑所指之路,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可以说,在命运既定的情况下,贾宝玉选择了自己作为石头的本性,而舍去了在凡间作为玉的属性。从而在精神上的选择与命运上的安排冲突之时,贾宝玉忠于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还归了自己的本质,从而在黛玉去世之后,贾家势微,贾宝玉在命运安排下迎娶了薛宝钗,考取了朝廷功名,完成了宿命中的任务后,就再跟“一僧一道”回归于自己的本源之地了。“一僧一道”也在宝玉出家后,回归于本源之处完成了由天上,到人间,再到天上的圆满的轮回。

“一僧一道”在《红楼梦》中的作用,与《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兔子有异曲同工之用。而在“一僧一道”的守护之下,贾宝玉也完成了自己的选择,从而进过一番追求之后,终于明悟世间一切尽皆虚幻,幻灭之中幡然醒悟,得知人生之真像,自此斩去三千烦恼丝,从此遁入逍遥自在门。

《红楼梦》作为一步伟大的作品,作者曹雪芹在编写它时,必然投入真情实意,将自己一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融入其中。以故事的形态诉说自己一生所经历,即使富贵,即使苦难也不过是人生在世上的经历,自从曹雪芹《红楼梦》问世后,对于文学界的影响是空前绝后的。而对于读过《红楼梦》的人来说,影响更为深刻。

“一僧一道”在《红楼梦》整本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僧一道”对于人物的引导,《红楼梦》这本书将没有宿命的悲凉性。而作者曹雪芹在赋予每个角色既定命运的同时,又创造出“一僧一道”这两个命运的引导者。这种巧妙的方式,使得整个故事首尾相连,形成了一个圆满的环形叙事,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让读者在身处故事之中时,不禁感叹作者构造的精巧。这也是《红楼梦》这本书经百年而不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96(12)。

[2]梅新林:《红楼梦哲学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1)

[3]崔炳圭:《红楼梦》与儒家思想[J].东岳论丛 , 1996 (2)。

[4]俞润生:试论《红楼梦》中“一僧一道”的哲理蕴含[J].红楼梦学刊, 1997(5)。

[5]梁盼:《红楼梦》的故事结构及历史观[J].明清小说研究,2000(8)。

[6]李庆霞:钗黛形象接受史论[J].安徽师范大学 , 2002(7)。

[7]王平:《红楼梦》“一僧一道”考论[J].红楼梦学刊 , 2008 (5)。

[8]谭利思、齐立梅:浅论《红楼梦》中“一僧一道”形象的哲学意义[J].长城,2010(2)。

[9]袁劲:“一僧一道”与“亦僧亦道”——论四大名著中的僧道形象[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10]赵娟:《红楼梦》中“一僧一道”的文化意蕴[J].学术探索, 2013(5)。

[11]乐诗朦:亦僧亦道,自成一体--解读《红楼梦》中的“一僧一道”[J].文教资料,2014(2)。

[12]秦一民:略论《红楼梦》与天台宗[J].红楼梦学刊 , 1994(3)。

[13]何红梅:清代《红楼梦》评点论““一僧一道””[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 (7)。

[14]徐小娜:万境都如梦境看——论《红楼梦》“一僧一道”形象的内涵[J].美与时代(下),2016 (3)。

[15]段江丽:复调性与人物形象评价——以钗黛比较为中心[J].红楼梦学刊,2018 (2)。

 

致 谢

 

在论文完结之时,我要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与不断指点,才让我在浩瀚的资料之中筛选出重要的信息,从而增强了我对于论文题目的不断深刻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将论文的层次与内涵都进行了提升,并凝练出自己的观念。使得整篇论文在立意与论点上都有别出心裁的效果。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同学也给予了我极大地鼓励。在与同学一次次的探讨中,我逐渐加深了我对于论文认识的深刻性,并得到了同学们宝贵的建议。

感谢所有在我写作论文时的良师益友,使得我在写作期间拥有了一往无前的动力。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