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和参苓白术散能长期吃吗?有何依据?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补中益气丸和参苓白术散是不可以长期服用的,这两首中医组方历史悠久,是临床常用的健脾胃中药制剂,补中益气丸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李东垣根据平生所学并结合临床经验所创立,选用了甘温且药性温燥的药物,取甘能健脾益气,温能燥化脾湿,配伍了升阳举陷之品,来调治脾气虚弱,脾气升清的力量减弱引起的脾气下陷的病证,《医学三字经》概括李东垣补中益气组方的核心思想是“温燥行,升清气”。
参苓白术散成方于宋代,是当时的官方药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的一首中药配方,组方的核心就是健脾和化湿的配合使用,针对慢性的脾虚引起的水湿内停,即脾虚湿滞证。
★补中益气丸的配伍和注意事项
- 脾胃在脏腑中部,中医称之为“中气”,它是饮食消化的场所,脾胃之气是运化水谷饮食的动力,同时,脾将食物的精微(清气)升发输送于全身,以营养脏腑肌肉,皮毛孔窍。长期的饮食不节,饥饱无度,劳累过度导致脾气被过度损耗,脾气亏损就导致脾气虚弱,如果脾虚进一步加重影响脾的升发清气的作用,就会形成中气(脾胃的气)下陷。
- 当中气下陷后说明脾虚已比较严重,运化饮食的能力减弱就会导致人体出现食少腹胀,便溏腹泻,饮食的营养吸收输送障碍就会发生面色萎黄,消瘦,乏力,头晕心悸。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就会发生胃肠下坠,肛门坠胀,喜欢平卧,劳累或站立后加重,这样的问题多见于胃下垂的病人。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形容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气衰后虚弱的阳气无法内守于脏腑而外散于皮肤,使中气下陷的患者常有体温不高,却皮肤发烫,容易感冒。
- 中气下陷的核心是脾虚,李东垣以健脾为主药,根据《内经》说的“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指导思想,尤其是选择了甘温益气的黄芪,既能补气又能升发阳气,升发阳气就可以帮助脾的升发精微气血,改善气虚劳损的病证反应,同时参,术配合健脾,升,柴使气陷得到升举,中气自然强壮。
- 既然本方以升举阳气,温升为主,所以肝阳上亢,脏腑实火亢盛,湿热阻滞,阳气上升者禁用,《医贯》中记载了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的观点“阳气易以升,不可服补中益气”,道理很简单,肝阳上亢时肝的阳气热量上冲于头面,表现为头胀头热,两目红赤,急躁易怒,口干便秘。此时应该沉降收敛肝胆的火气,如果再用补气升阳的药物势必加重病情,同理,其他脏腑的内火亢盛,因火的上炎特点都要慎重的使用补中益气。
- 脾虚湿滞兼有胃热者,同样是补中益气的禁忌,请注意,脾胃湿热的症状与补中益气所主治中气下陷很相似,非医学人士很难判断,所以不建议长期久服。
- 清代很多医学家都提到了补中益气的适应证问题,如柯琴认为,补中益气升举阳气,若下焦肾阴不足时不可升举,易出现肾气上升,出现咽喉疼痛,头痛耳鸣的不良反应。
★参苓白术散的理论和注意事项
- 脾脏除了可以运化饮食,升发精微气血。还具有促进体液运行代谢输布的作用,《内经》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脾气散精”,说的就是饮入的水液依靠脾的运化分布,如因过食生冷油腻,思虑过度导致脾虚,脾的水液代谢停滞,就会形成脾虚湿滞的问题。
- 水湿内停后,水走肠间就会导致大便溏泄,多伴有脾虚引起的腹胀食少,古人说“湿胜则濡泄”,即长期慢性腹泻,粪便水便混杂,类似鸭粪,《医宗金鉴》说“鸭溏清痛乃脾虚湿滞”。
- 脾虚湿滞后,湿聚成痰,这个痰在脾胃形成属无形的痰湿,痰湿虽脾胃上升于肺,就会导致痰湿阻滞于肺,出现咳嗽痰多,色白的表现,同时伴有脾虚湿滞的情况。
- 参苓白术就是以健脾和化湿为主要配伍方式,不具有升发阳气的作用,注意事项是胃火亢盛,胃阴不足时不可使用,因为本方健脾化湿,偏于温燥,火盛阴津不足时再化湿消耗津液,势必加重胃热津伤。
- 同样,使用本品脾虚湿滞改善后就不可过量久服了,过量久服会损伤脾胃的津液,继发出便秘口干的问题。
★总结
补中益气和参苓白术是中医健脾的经典方剂,二者虽然都是健脾方,但配合方面各有优势,虽然药性平和,但是不主张长期服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证使用是关键,药性的寒热温凉各有所偏,所以任何中药都不可长期久服。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药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