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备课?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备课的变革》读后感

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是教师最基本的五个功课。相对于其他四个方面而言,备课是对课程进行的二次开发,是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特点和自身风格而进行的教学设计的过程。《备课的变革》一书从教学的价值追求、教材的文本解读、学生状体的解读、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实施等七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备课的变革。在论述过程中,作者详细分析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案。以下我将从学生观、教材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这三个方面,阐述自己对该书的理解。

一、 学生观

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价值的判断和行为的选择。教师心中的学生观决定了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怎样的教学手段。在《备课的变革》一书中,作者提出一个重要的观念——“具体的个人”。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喜怒,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把学生知识看做认知体向生命体的本源回归,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

与具体的个人学生观相悖的是,仅把学生当做知识而存在,导致的教学过程中对“人”的忽视,另一种则是把“学生为本”仅当作是口号,导致了把学生当做抽象的人。在第一种形态中,教学以知识本位为本,把学生当作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个人,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的关怀。具体表现为以教师为本,学生被动的接受;以知识为本,学生机械学习;以教案文本,学生服务教案。在第二种形态中,表面上以学生为主,但是在教师眼中,所谓“学生”只是被看作处于一定年龄或年级段的“抽象的人”,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生命体。具体表现为忽视学生的个体的前在状体;忽视学生个体潜在的状态;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当反思自己如何看待学生时,教师要思考两个问题:在教师眼中,学生是“物”还是“人”?如果是“人”,这个“人”是“抽象的人”还是“具体的个人”?当教师有了“具体的个人”观念,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状态的解读不能停留于泛泛而谈,而是要有具体的分析。《备课的变革》一书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对学生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可能的解读和分析。所谓前在状态是指了解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已有的个体经验、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和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所谓潜在状态主要是分析学生在新知识学习中的可能状态;所谓发展可能,主要是指在学生前在和潜在状态分析基础之上,对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做出评估,以及为促进学生达到这样的状态,应该采取什么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

对学生前在状态的分析具体表现为对个体经验的分析、对个体差异的分析;而对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具体表现为相信学生潜能的存在、对学生可能的分析、对学习困难的分析。教师只有在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二、 教材文本解读

对于备课而言,教材文本的解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上学期,自己讲授了《世界文化之旅》的公开课,课后教研组研讨时,对我的公开课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如需要深入和提升所讲授的知识点、深挖教学素材、理清教材的内在脉络等等。综合各个老师的意见,自己形成了关于教材解读的一些想法。教师给学生讲授一个堂课,必须确保这堂课的知识点是一个系统而不是碎片化的。系统化的形成可以归纳为两条线。第一条线为系统的形成则依赖于文本的解读能力。文本的解读能力则体现在能否有效地提炼出这堂课的主要目标,继而形成课程的框架。同时课程目标也是备课过程中教学素材选择的标准。第二条线为教师要培养自己功底,要广泛地涉猎,积累教学素材。而这一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因而这又可以跟第一条线相连接。用简单图形表示则如下图:

第一条线:文本解读能力 课堂目标/框架 教学素材的选择

第二条线:教学素材的积累(广泛涉猎) 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

我们可以看出第二条线和第一条线可以首尾相接,合并为:

教学素材的积累(广泛涉猎) 文本解读能力 课堂目标/框架

教学素材的选择。

在公开课的反思中,本人主要侧重于对于教学素材积累和选择、教材文本解读和课程目标之间的互动关系。在阅读了《备课的变革》中关于教材文本的解读的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切入点,该章节首先分析了以往教材中的育人资源的贫乏,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和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生成和丰富教材育人资源的具体措施。以往教材育人资源的贫乏具体表现为以往教材内容的选择带来育人资源的贫乏、以往教材呈现方式带来育人资源的贫乏和教师机械地照搬教材带来育人资源的贫乏。而作为一个教师,应该避免的是机械地照搬教材,而缺乏自己的创造性运用。具体表现为我们应当避免盲目地尊崇教材。有些教师认为凡是教材中涉及的知识都是重要的,凡是教材中出现的内容都是正确的,使得教师对教材的执行忠实有加,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首先要具备创造性地用教材的自觉意识,其次要有创造性用教材的行动策略和原则。《备课的变革》提出了开发教材育人资源的两大原则,即对教材进行结构加工的原则和生命激活的原则。教材知识的结构加工原则包括对知识结构的多层次的理解、知识结构多维度认识,而教材知识的生命激活原则包括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沟通、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个体经验的沟通和实现书本知识与生命实践的沟通。

三、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可以说是备课的灵魂所在。所谓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状态的事先确认,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定向指标,具有指导与选择教学策略的功能,也是评价教学是否具有实际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学生观中将学生看作抽象的人相对应的是,以往教学目标的症结在于目标的抽象化。

在《备课的变革》一书中归纳了抽象目标的基本表现形式:局限于认知的教学目标、割裂或点状的教学目标以及空泛而普适的教学目标。第一,局限于认知的教学目标把作为生命主体的学生仅仅看做一个认知体,使得课堂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突显表现为对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或是需要掌握的技能与技巧强调,而对其他放main一笔带过。第二,割裂或点状的教学目标把完整的生命体分割为不同的方面,如认知方面、能力方面和情感方面,使得教师常常以割裂的方式来思考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自己在设计教学时采用是三维目标来确立自己的教学目标。而该书提到如果教师对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及如何有机整合的问题不进行思考的话,在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的格式往往会走向一个极端。这一观点对自己来言,深受启发。如果我们未对这三维目标未作消化和整合,自己的教学目标也将走向抽象化的偏差。第三,空泛而普适的教学目标,往往因为其空泛而难以在教学中具体落实;要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常常因为其缺乏特征而适用于每一个课。

出现这教学目标抽象化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就教师而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学生观而言,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状态。教师仍旧将学生当作认知体而非生命体来看待。其次,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学习缺乏结合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内化。不少教师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但是其学习仅是停留在移植性搬用或者解释性套用的层面上,缺乏结合理论在自己实践中体悟、认识和转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是要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再次,教师对优秀教案的盲目效仿或机械照搬。在知识爆炸甚至泛滥的世界里,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新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教案,却慢慢丧失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那我们如何从“抽象目标”向“具体目标”转化呢?在《备课的变革》一书指出了具体的行动策略:首先要整体规划长程的总体目标,其次要递进设计长程的阶段目标,最后要量身定制弹性的具体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量身定制弹性的具体目标,该文举例一个案例,给人启发颇深。在《蝴蝶王国》教学设计中的原教学目标的一条为通过收集资料、课文内容学习和设计开放性课后作业,让学生了解台湾蝴蝶“数量和种类都是世界第一”,因此有蝴蝶王国的美称。而引发对台湾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民族特色、当前形势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宝岛的情感,培养探索精神。这一表述被修改为说一说台湾蝴蝶的数量、种类,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第一?这一修改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深思,第一,目标陈述更具体明确,避免了口号式目标。第二,目标陈述点发生了变化。教师应当避免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充分认识到前者表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通过学习后产生的发展和变化。修改后的“说一说”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而不是说教师做了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