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看课程育人的方向

教育,必须在明了培养目标后,才能真正发挥其对社会成员素质提高的作用,也才能使教育内部从教育内容、教育改革、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有着力的方向。

体现教育的国家意志,常常由执政党提出具体的教育方针,来指导教育培养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11月14日,党的“十六大”进一步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育方针”是国家宏观层面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教育部门则必须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提出具体的培养目标,用以指导教育实践。

2016年9月13日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是指明未来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方向的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

可以这样说,熟悉并运用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与熟悉教育方针一样,具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

事实上,仔细研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转变,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谨从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来说。

“文化基础”为什么不是“学业基础”:” 知识不等于文化”的全面育人观的确立。

课堂教学必然要关乎学科教学。

学科教学常常以知识作为最基本的载体。比如语文,我们常常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的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在扎实了这些内容的教学中,以为这样就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

事实上,这样的语文教学认识论,是所谓的教学特殊认识论,是以知识核心的课堂教学论。

课堂教学担负着育人的功能,“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在今天,这一教学论已是不争的事实。

“文化”一词,正是“以文化人”的缩减,是以学科育人的同义。

显然,“文化”的内涵与课堂教学既教书,更育人的价值取向想吻合。

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会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时刻提醒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科知识的教学,更要注意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融合知识背景相关的人文精神、审美内涵和思维品质等等。

“自主发展”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关联:课堂语境中的发展和交往式教学论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自主发展”并非是主体没有外在条件的发展。

“自主发展”首先明确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动性。没有自主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非个体性的,也是不具备品质性的。因为自主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其次课堂教学是一种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展开多元对话的交往式活动。学生个体置于群体之中,学生生命状态置于动态之中,怎样才能在课堂语境中,致力于学生“自主发展”?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无疑是帮助学生在多元互动中形成具有个性化、主动性学习状态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课堂教学状态下,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

最后,自主发展来源于学生潜能的激扬,这个激扬,可以是来自文本的,也可以是来自教师的激励。因此,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自主发是可为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这些都是在交往性教学环境中,可以实现的自主发展途径。

“社会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有无体现:没有课堂互动性的参与,何来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性常常通过参与达成人在社会中的存在。

因而,参与性成为课堂实现培养社会参与核心素养的基础。

首先,教学是在一定规建的班级基础上展开的社会性强的活动。所以,班级建设是“社会参与”的基础。

其次,我们倡导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分工、有职责、有主动的学习形式,同时也是最微小的社会组织形式,因而,强化合作学习的实效,有助于培养“社会参与”素养。

最后,课堂教学的形式开放,是培养“社会参与”的人的有效途径。课堂不应该只在教室里进行,一定的开放性教学资源开发,有助于学生社会性认识的提高。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大自然课堂,王崧舟的《相约拱宸桥》等等。

某种角度讲,课堂的开放性决定着学生的参与性。

而课堂的互动参与,是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基础。

总之,从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国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仅要明了课堂育人的导向,更应该以此为依据,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改进我们的育人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