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2500年之前《道德经》的原貌以及正确打开方式——全文【第497期】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道远
读者摘要:
一经展卷
感觉亲切非常
一气读完
爱不释手
上古唯心三观的完整脉络跃然纸上
......
道德经
“臻经典”以“去伪存真、破妄显真、返璞归真、汇聚经典、传承智慧”为宗旨和己任,一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全一致的同道,同心、同志、同向、同力、同行,以经典为载体,以重注、解读经典为方法,以心念播撒火种,以心灯点亮心灯,筚路蓝缕、孜孜不倦、无私无我,不遗余力于经典智慧的薪火相传、绵绵不绝!
如果您也有一丝一毫这样的发心,真诚希望您轻轻一点,把这里的内容转发出去,您这一小小的举手之劳,就已经为经典智慧的传承添了一块砖、加了一块瓦、出了一份力、献了一份爱、增了一份热、发了一份光、尽了一份心!
非常感谢!同时热烈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心加入我们,为经典智慧的传承尽心尽力!非常期待!
2019年初,臻经典几位同仁发心,用上古的唯心三观(唯心无物的世界观,唯用无我的人生观,利他无私的价值观)重新注解存世的中华传统经典,以期打破当今唯物观下对于传统经典的种种深重误解,还原中华传统文化原貌。这就首先需要梳理出现存经典的目录,以及甄别一些托伪之作,找出含有原始形而上内容的部分,再行重新翻译注释。这项艰苦工作,不仅无名无利,而且任重道远,但同仁们既发如此大心,再难也会努力做下去。
在整理目录过程中,除了梳理存世诸子百家等先秦经典之外,还着意扩大范围,把近几十年出土的先秦及前汉简帛也纳入其中。因为这些出土简帛,不会是隋唐之后托伪再造的,如果能从其中找到一些系统完整的内容,就能够说明中华上古三观是唯心论而不是唯物论,那将是庆快无比之事。同时,我们还可据此对比校堪存世经典,以期恢复上古三观之根本面貌,重正视听。
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重要线索,如上博简中的《亙先》、《凡物流形》;郭店简中的《太一生水》、《语丛》;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中的《称》、《道原》等,尤其以上博简中的《亙先》最为完整而震撼,完全理清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根源。在整理郭店简《太一生水》中,发现竹简内容缺损颇多,很难完整编联训释,虽然与传世《青囊经》有诸多关联,但一时难以找到更加深入详细的索引。这期间,在网上偶尔搜索到一位姬氏道德经传人,姬英明先生,感觉《太一生水》的内容,与其家族秘传《太一阴阳风水经》中的部分文字吻合。因此,就一直期盼能在他的新书《姬氏祖传经》出版后,尽快见到该内容。
在等待出版期间,注意到姬英明先生已经出版的六卷本《姬氏道德经》,一经展卷,亲切非常,一气读完,爱不释手,上古唯心三观的完整脉络跃然纸上,无论是章节篇目次序,还是三观内外篇安排,以及学习修证和运用次第,都井井有条,绝非后代学者所能编纂再造的。虽然对于姬英明先生的翻译和释读持许多保留意见,但是,对于这部六卷本的道德经本身,我们表示深信不疑。结合我们已经释读完成的《亙先》和《凡物流形》等出土经典文献,可以非常肯定的说,这部六卷本道德经,就是周天子中央图书馆中,用来教育未来天子的最重要教材之一。因此,我们在这次华夏儒商讲述道德经的时候,特意选择此版本,并给它重新起了名字——《姬氏秘传六卷本道德经》(以下简称为:“姬氏六卷本道德经”、“六卷本道德经”或者“六卷本”),以期还原这部重要经典的历史地位。当然,天子中央图书馆中还有大量其他典籍,我们相信,五百多字的《亙先》也是出自这里,并且还是典籍中的无上明珠,是三观中的核心——唯心世界观的完整诠释。
《亙先》讲述的是宇宙人生的来源,非常言简意赅,相当于佛家经典中的《心经》。而这本《六卷本道德经》,五千多字,也是非常典型的唯心观经典,只是篇幅和内容都比《亙先》大为展开,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都包括在内,结构系统完整,行文井然有序,可以说,相当于佛家的《金刚经》。其与《亙先》一起学习,实在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同时,我们也非常的感慨,这两部经典,一个是战国墓葬,一个是家族秘传,都经历了2500年以上的沉睡和磨难,没有就此湮灭,还能于同一时代重见天日,这让我们感到既意外又惊喜。而臻经典同仁们,能够得以亲手整理并把这样宝贵的上古精神财富重新介绍给几千年之后的中华民族,也深感荣幸,先贤们在天有灵,定会宽慰。
二 《姬氏六卷本道德经》
与传世诸本之不同
《道德经》在中华文化中,历来享有崇高地位,其国际影响也远远超过其他中华经典。甚至有人说,世界历史上,抄印流通最为广泛的典籍,西方是《圣经》,东方就是《道德经》了。
《道德经》版本很多,目前常见的有河上公本(汉初),严光本(东汉),王弼本(三国),傅奕本(唐初),马王堆帛书甲乙本(西汉),郭店简甲乙丙本(战国),此外还有敦煌手抄本等等。
《道德经》的注释也很多,历朝历代学者们,都非常重视研读这部经典,并且都或多或少留下一些研读心得。以至于两千多年来,各家注解数不胜数。甚至可以说要把存世所有注释都读完,也几乎成了不容易完成的事情。
据民国年间严灵峰《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汇刊,明代以前注本有150种。又据《无求备斋老子集成续编》,明代以后有注本204种,相信实际数量远不止此。
这部《姬氏秘传六卷本道德经》与传世各种版本,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只就我们看到的,向大家报告如下:
第一,版本出处不同。
第二,系统完整不同。
第三,章节编排不同。
第四,修学次第不同。
第五,关键字词不同。
我们的结论是,这是系统性的不同,而不是局部性的不同;是质的不同,而不是量的不同。而传世诸本之间,都只是量的不同,是在细节上的微小出入,基本是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唯此新出世的六卷本,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与传世诸本迥异。
下面举例解释一些不同之处,更加详细之比较,因精力和篇幅所限,我们很难逐字逐句的考据和展开,估计这个时代也少有人会关注,就留在讲课中去做一些发挥吧。
第一 版本与传承方式不同:
一、传世版本与出处:
1、【河上公本(汉初)】目前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由河上公作注的《道德真经注》,又名《河上公章句》,亦称《道德经章句》,为最古的《道德经》注本。河上公最出名的弟子是北极真人安期生。《史记·乐毅列传》太史公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巨公,乐巨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根据其传承系统,自河上丈人凡六传至汉初曹参。据此,河上公当生于战国时代,其传承体系亦应该出自齐地黄老学者。
2、【严光本(东汉)】严光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其姓,一名遵,字子陵,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建立东汉,严光隐名换姓,隐居桐庐富春江畔,每日垂钓,后此地为桐庐严子陵钓台。刘秀思贤念旧,即下令依照严光形貌在全国查访。齐地报称有一男子披着羊裘在泽中垂钓,刘秀怀疑那就是严光,即遣使备置安车、玄纁,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阳。根据传说,严光注解过《道德经》,共分72章,上篇(《德》)40章,下篇(《道》)32章。今传本仅存上篇40章。
3、【王弼本(魏晋)】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三国曹魏山阳(今河南焦作)人,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王弼曾任尚书郎。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道德经》的《老子注》、《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 四部。其中《老子指略》、《周易略例》是王弼对《道德经》、《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文章。由于当时《道德经》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老子注》在局部时间曾是本书的唯一流传,直到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发现《道德经》帛书本为止。
4、【傅奕本(唐初)】傅奕(555年~639年) 唐初学者。唐相州邺(今河南省安阳市)人。精天文历数。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武德初,拜太史丞,迁太史令。南北朝以来,佛教盛极一时,寺院遍及各地,僧尼人数与日俱增。鉴于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年)六月,傅奕上奏《请废佛法表》,请求废除佛教。在奏表中,他首先回顾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情况,“窃闻八十老父,击壤而歌;十五少童,鼓腹为乐。耕能让畔,路不拾遗。孝子承家,忠臣满国。庠序成林,墨翟、耿恭之俦,相来羽翊。乃有守道含德,无欲无求。宠辱若惊,职参朝位。”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傅奕认为主要是“当此之时,共遵李、孔之教,而无胡佛故也”。在傅奕看来,只有遵从李耳的道家和孔子的儒家学说,才能使“天下大治”。贞观十三年(639年),傅奕病卒,享年八十五,他崇尚儒学和道家学说,反对佛教。曾撰写《老子注》2 卷、《老子音义》,并搜集魏晋以来驳斥佛教的言论,撰写《高识传》10 卷。他生前多次表奏废除佛教,都未成功,是历史上第一个反佛主义学者,对后世韩愈等人有不小的影响。傅奕参考9家《道德经》注本进行整理,校订为《古本篇》,共 5556 字,与马王堆帛书文字有许多类同之处,但体例按通行本,《道经》在《德经》之前。此书现存于正统《道藏》中。
5、【马王堆帛书甲乙本(西汉)】帛书老子,出土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用不同字体的朱丝栏墨形式抄写《德》《道》两篇文章的合称。由于帛书老子的内容与传世《道德经》貌似形同,学者根据两个抄本的成书年代先后,分别命名为《帛书老子甲本》、《帛书老子乙本》,统称为《帛书老子》。考古和文本研究证明,下葬于汉文帝时期的《帛书老子》,在下葬时已是旧物或古董,下葬时间比成书于汉昭帝时期的《道德经》更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甲、乙两种版本。两版本的书体有些不同,但都属于隶书。乙本避刘邦讳,可以断定它是汉朝的抄写本无疑。甲本由于不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因此可推断它当抄写于刘邦称帝之前。甲本帛书很有可能是直接从战国时期的竹简上转抄而来,是迄今为止被发现保存最为完整、最可能接近原貌的古本《老子》版本。王弼注《道德经》则是现存传世本中的最早版本。帛书本不分篇章,传世本《老子》则分为上、下篇共八十一章,文字也有多所不同。这两个本子的出土,在学术界引起极大轰动,目前已有无数研究文章。学者们用两个本子对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帛书本老子》,内容体量大致和传世本相当。
6、【郭店简甲乙丙本(战国)】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竹简,共804枚,为竹质墨迹。其中有字简730枚,共计13000多个楚国文字,其中包括三种内文有异而相对独立的《老子》(甲本、乙本、丙本)写本,即《郭店老子》文本。郭店楚墓出土的三种战国写本《老子》,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老子》文本。甲本存简39枚,简长32.3厘米,共计1086字。其文字分别见于今本《老子》19章,66章,46章,30章,15章,64章下段,37章,63章前段、后段,2章,32章,25章,5章,16章上段,64章上段,56章,57章,55章,44章,40章,9章。乙本存简18枚,简长30.6厘米,390字,其文字分别见于今本《老子》59章,48章上段,20章上段,13章,41章,52章中段,45章,54章。甲、乙本在内容上,相对独立,各自成篇。丙本存简28枚,简长26.5厘米,575字。其中有10枚的文字分别见于今本《老子》17章,18章,35章,31章的中段和下段,另有4枚同见于郭店《老子甲》第10章上段和今本《老子》64章下段,此14枚所记载文字,《郭店楚墓竹简》编者谓之《老子丙》。另有其余14枚所记载文字,不见于今本《老子》和郭店《老子甲》,《郭店楚墓竹简》题名谓之《太一生水》(这部分我们也专门做了研究,其实是天子图书馆中的另外一部经典,与传世《青囊经》有密切联系,虽不属于《道德经》内容,但也涉及到形而上,有时间另外向大家报告)。郭店《老子》三种写本大部分内容文字均见于今本《老子》。这应当是《老子》经文的更加原始的竹简杂乱捆扎的面貌,不排除是王子朝逃楚时所携带的典藏遗存。
以上1-4这四个本子,基本上都同源于河上公,可以看做是一类,是现代通行本的祖本;马王堆帛书本算是第二个源头;郭店简老子甲乙丙算是《道德经》的第三个独立源头。其他的诸如【敦煌手抄本(隋唐)】等,学者们也多有研究,总体来看,体裁与河上公本大同小异,这里不再赘述,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研读,都很有趣。
二、姬氏传本的出处:
以上这些版本中,传世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当属河上公这个源头,基本上就是传世本的代名词了。而另外一些,都是墓藏或者洞藏的再出土。也就是说,一条线是“人传”,一条线是“藏传”。“人传”很容易生流变,也就是容易加入自己的东西,以至于发生以讹传讹;而“藏传”,虽然流变的可能小一些,但因年代久远,对于古代文字的释读就可能发生歧义,同时,“藏传”也会因为源头年代的不同,未必一定是原始的情况。
姬氏本千年单传,这是其一。据姬英明先生介绍,《姬氏道德经》的传承,是“人传”加“书传”的双保险方式。“人传”,是说在姬氏家族内部,口口传授,并且是择人而传,并不普传,不够格的不传,务求准确原始的背诵下来。“书传”,是其家族本来密藏一些古籍文献,呕心沥血保存数千年,直到文革时期才惨遭洗劫,毁于一旦。而一般的传世本,虽然也是“人传”加“书传”,但并不择人,其间会经过无数学者之手,人的思想多变,认识有差,讹变问题就在所难免了。
姬氏本源头更古,这是其二。《姬氏道德经》的源头,与传世诸本的源头大不相同。六卷本据说直接源于老子本人的“携带”而不是“创作”,老子出关投奔姬氏故土,随身携带国家典藏《道德经》的帛书,用来向族人证明自己的四辅贵族身份。此帛书,就是《六卷本道德经》(当然可能还会携带有其他经典),一直在姬氏族群中秘密保存和传承。这个源头,远远早于河上公本,即便相较于关尹子记录五千言的传说,也更加古远。这不是老子本人的思想著作,而是老子所携带的国家典藏,是从上古就有的经典。这个地方,是非常重大的不同!
《姬氏六卷本道德经》的出现,可以说,为《道德经》研究和学习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如果这是真正的源头原貌,那么,它将具有划时代意义,如果还能以此揭示中华上古唯心三观的话,臻经典同仁们将深感欢欣。
目前,学界对于这个本子尚少见反馈和研究,如果因为此六卷本为家族口传,暂时缺乏专家认可的实物证据,学者们因而不愿深入研究的话,那将会非常之遗憾。
第二 系统性和完整度不同:
河上公一系的“人传”本子,内容都还比较完整,无论是否分章以及次序的先后安排,大约都是五千多字,也都是分为《道德》和《德经》两部分。马王堆帛书的两个本子,都不够完整,需要经过对堪,汇总为一个完整的本子。郭店简的三个本子,就更加零散了,只能看出属于《道德经》,已经无法单独形成系统性的文章,估计只是散乱竹简的堆放而非正式系统的入藏(当然也不排除盗墓所致)。敦煌洞藏的各种道家经典,约占洞藏经典总数量的百分之一二,比例极少,但是内容也很丰富,其中涉及《道德经》部分的内容都不完整,需要大量的互相校对工作方能整理出一些蛛丝马迹。
而《六卷本道德经》一出世就是完整的,全文5577字,目录条理清晰,章节安排有序,修学次第井然,这种完整性和系统性,绝非传世诸本能相媲美。
第三 章节编排不同:
前面所列诸本,马王堆帛书不分章,但是分为《德》和《道》两部分,《德》在前《道》在后;郭店简甲乙丙零散,更是看不出任何系统性;通行诸本章节编排通常分为81章,都是《道》在前,《德》在后,其他传世诸本也大体如此;惟严光本分72章,上篇《德》40章,下篇《道》32章,今传本仅存上篇40章。
《姬氏六卷本道德经》则不然,不分81章,只分为六卷,分别为——道经卷,德经卷,道理卷,道政卷,道法卷,道术卷。其中,每一卷中,又分为——初、中、上三部分,全经一共18个小部分。
据我们所知,依其他古代经典编排习惯来看,其实对于这六卷,还应该归为《内篇》和《外篇》,前三卷(道经卷、德经卷、道理卷)是《内篇》,主要阐述道的内体,是一个人如何修行得道的部分;后三卷(道政卷、道法卷、道术卷)是《外篇》,主要阐述道的外用,是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部分。
另外我们还发现,六卷本在每一卷的初、中、上三部分基础上,根据文章本身的义理逻辑,还可以再进行分节,非常清晰——
【道经12节】(4+4+4)
【德经12节】(4+4+4)
【道理12节】(4+4+4)
【道政12节】(4+4+4)
【道法11节】(3+3+5)
【道术11节】(3+3+5)
合计70节,这样分节之后,每一节的体量内容与传世本81章的体量内容,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关联了,甚至可以脑补出很戏剧性的画面——当时王子朝逃楚带来一车车完整的国家竹简典藏,最终失去妥善保管都流落在楚地,而因为帛书被老子带走,也没人能够正确编联和传授这些竹简的内容了。再后来竹简慢慢失去保管而凌乱。再后来有学者收集这些流散的竹简,重新编联注释成为81章的结构……这些我们会在课堂上再向大家详细展开报告。
第四 修学次第不同:
以河上公为祖本的诸传世本,都是《道》在前《德》在后,历来的学习大多数按照这个顺序,而出土的马王堆帛书是《德》在前《道》在后,这让学者们对其原因一直很困惑,争论也很多。而到底这部经典应该怎样学习和使用,至今仍然莫衷一是。
《六卷本道德经》的出世,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本书,原本是“天子之书”,是上古时代或者起码是周代用来教育和培养天子的官学教材,由三公四辅等高级大臣们掌握,“老耽”应该属于其中的一个职务而不是某个具体人的人名,应该就是专门教授天子贵族的高级老师,传授《道德经》是老耽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那么这本经正确的使用方式是怎样的呢?在我们看,应该分为“内知”和“外行”两部分,就是今天常讲的理论和实践。《六卷本道德经》的《内篇》就是理论,《外篇》就是实践,而《内篇》还需要再细分为内和外——《道理卷》属于最容易懂容易行的部分,是教小天子怎样修身的功课,在儿童时就可以学;长大些后,理解力强了,就进一步学习和修持《德经卷》;到了成年时,最终修持和领悟都到位了,就是《道经卷》的程度,也就同时具备了作为天子的内在的学养和修养,就算他们悟道得道了。具备天子内养者,再进一步学习《外篇》并且在老天子的带领下进行实践,就可以成为未来的天子了,这样的故事,可以从尧舜禹的传承上看到痕迹。也就是说,这本书的学习和践行方式是有严格次第的,并且非常科学严谨,完全符合人类的成长规律。
从姬英明先生自己的介绍来看,这本书的修学次第也确实和我们认识的一样——儿童先学《道理卷》,之后学《德经卷》,再后学《道经卷》,最终再学习和运用《外篇》的三卷。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这部《六卷本道德经》作为天子教材,次第之科学严谨,完全不是传世诸本所能望其项背的。
第五 关键字词不同:
在《六卷本道德经》中,有不少字词和传世本不同。姬英明先生在《姬氏道德经》书中已经做出主要的对比工作,本文仅列出一些我们认为比较重要之处:
【传世本】——【六卷本】
《道经卷》
【1】“无,无极极,极生炁,炁生变,变之道也。”
这段话,在传世的任何一个本子里面都没有,这是第一次见到,并且一开始就出现在《道经卷》部分,意义显然十分重要。我们的解读是——心生万物,无中生有的过程。具体详见后文。
【2】“道冲”——“道空”
【3】“大曰逝”——“大曰筮”
【4】“众甫”——“众父”
【5】“塞其兑”——“塞其闷”
【6】“守静笃”——“守静表”
《德经卷》
【7】“益生曰祥”——“欲生曰殇”
【8】“能为雌乎”——“能无雌乎”
【9】“势成之”——“器成之”
【10】“亭之毒之”——“成之熟之”
《道理卷》
【11】“有道者不处”——“有德者不居”
【12】“枉则直”——“枉则生”
【13】“善始且善成”——“善殆且善成”
《道政卷》
【14】“易泮”——“易判”
【15】“辅万物之自然”——“复万物之自然”
【16】“长生久视”——“长生久事”
【17】“刍狗”——“刍垢”
历来传世本里面的“刍狗”两字解释就很别扭,六卷本直接就是“刍垢”,简单明了。
《道法卷》
【18】“吾将以为教父”——“吾将以为学父”
【19】“唯施是畏”——“唯矣是畏”
《道术卷》
【20】“弱其志”——“弱其智”
【21】“绝仁弃义”——“绝伪弃疑”
【22】“为其胜也,故宜为下”
这句传世本没有,也很精到。
【23】“物或恶之”——“勿或恶之”
【24】“善胜敌者不与”——“善胜敌者不争”
与81章对比表:
初节 |
中节 |
上节 |
|
道经 |
1、4、25、40、42、21、14 |
6、52、15、16 |
32、35、34、67、25 |
德经 |
38、55、10、51 |
8、54、66、28 |
47、49、20、70 |
道理 |
11、12、33、44、71、24 |
20、2、9、22、73 |
41、45、27、76、81 |
道政 |
62、23、46、64、60 |
17、57、58、56、59 |
5、7、67、65 |
道法 |
39、42、13 |
43、78、26、63 |
30、53、79、63、77、37 |
道术 |
3、18、19、80、61 |
48、29、72、74、75 |
50、31、69、68、36 |
《姬氏秘传六卷本道德经》
《内篇》
内圣,得道,掌握心
卷一、道经卷 空心即道(心)
初节(空心,空有之道)
1【空心,有无异名同谓。】
2【空心,天地万物之宗。】
3【空心,从空生出幻有。】(唯识空)
4【空心,幻有当下悟空。】(中观空)
中节(空心,妙用之道)
1【空心,万用之源。】
2【守空,没身不殆。】
3【得空,弊端不成。】
4【空极,其道乃久。】
上节(空心,成王之道)
1【名份,朴者成王。】
2【气量,卑者成海。】
3【弗居,道大难肖。】
4【王道,即是空心。】
卷二、德经卷 空心内养(意)
初节(德是什么)
1【德依道生。】
2【德之外相。】
3【德之内相。】
4【德为道用。】
中节(以善致德)
1【上善若水,上善即德。】
2【己守上善,天下致德。】
3【内守上善,外王天下。】
4【知白守黑,上善不二。】
上节(德者表现)
1【圣人用心,凡夫用身。】
2【圣人无我,众生即我。】
3【圣人食母,凡夫逐子。】
4【圣人怀玉,凡夫怀土。】
卷三、道理卷 空心外行(身)
初节(无为道理)
1【空和有的道理。】
2【内和外的道理。】
3【止和求的道理。】
4【谦和夸的道理。】
中节(因果道理)
1【万行皆有两边。】
2【正行不落遗疚。】
3【正行天下全归。】
4【万行因果不虚。】
上节(正行道理)
1【正行贵在清净。】
2【正行贵在无痕。】
3【正行贵在柔弱。】
4【正行贵在无私。】
《姬氏秘传六卷本道德经》
《外篇》
外王,为政,运用心
卷四、道政卷 道与政关系
初节(道政,天子使命)
1【大道为公——道政教化,天子使命。】
2【百姓可化——无为道政,其众自化。】
3【教化众生——细微入手,慎终若始。】
4【无为道政——其鬼不神,天下大治。】
中节(道政,外在无为)
1【无为则自化。】
2【无为则政治。】
3【无为则玄同。】
4【无为则长久。】
上节(道政,内在心空)
1【心空守中,无尽之道。】
2【心空无私,长久之道。】
3【心空三宝,天建之道。】
4【心空弃智,大顺之道。】
卷五、道法卷 为政之内法
初节(君主忘我之法)
1【君主得一忘我。】
2【君主谦卑忘我。】
3【君主忘身忘我。】
中节(君主慎独之法)
1【君主自损守柔。】
2【君主自重守静。】
3【君主谨小慎微。】
上节(君主适度之法)
1【君主用兵适度。】
2【君主赋税适度。】
3【君主和怨适度。】
4【君主损益适度。】
5【君主无为则适度。】
卷六、道术卷 为政之外术
初节(邦国三种远离之术)
1【邦国远离仁义。】
2【邦国远离劳役。】
3【邦国远离高下。】
中节(君主三种消除之术)
1【君主消除造作。】
2【君主消除压迫。】
3【君主消除剥削。】
上节(用兵五种注意之术)
1【用兵不妄生生。】
2【用兵丧礼待之。】
3【用兵谦卑无敌。】
4【用兵善择良将。】
5【用兵先与后取。】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小结:空心,有无异名同谓。】
【翻译:(道=空心)
心,是可以掌握的,但心永远是不固定的。心中的幻影是可以命名的,但名字背后并没有真实的存在。心中的天地幻影,本来是空而没有名字,对幻有进行了命名后,一切世间法的事情也就产生了。对此不迷惑,就能明白其中的奥妙,迷惑了,就会被幻影困住。有与无,以及有名无名,其实是一回事(空有一体两面)。正确的认识和运用心的一体两面,能够生出无尽的妙用。】
道空。而用之又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返。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小结:空心,天地万物之宗。】
【翻译:
心的特点是空,空就能用之不尽。心是这样的深远,好像是万物的宗祖,心的作用是这样的清晰,好像是真实的存在,我也不知道心是哪来的。在万象和上帝之先,就有这个东西浑然存在了,比天地的存在还早。寂静而又悠远,独立而不受万物支配,永恒运行而不停歇,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勉强叫做“道”,勉强叫做“大”,大是说变化莫测,变化莫测是说无穷无尽,无穷无尽是说循环往复。无尽循环往复,心就是这样运行,内守虚无柔弱,心就要这样运用。】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无极极。极生炁。炁生变。变之道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空气以为和。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至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
【小结:空心,从空生出幻有。】(唯识)
【翻译:(父,父辈。)
心中万物的幻影来自于幻有,幻有来自于虚无。虚无——无极妄动和无极妄动的共振——各自产生炁感——各自炁感再产生变化,心就是这样无中生有变化出万物的。心只要微微一动,就会生出二动,三动,万物的幻影梦境就这样出现了。万物的幻影都同时具有空有的两面性,统一在这个本空的炁感上。之所以一粒米中能藏世界,都是因为心的作用。心中出现的万物幻影,就像是一闪一闪的胶片,闪烁放映,就出现万像,闪烁放映,就出现万物,静下来去体察,里面还有更基本的像素,基本像素似乎是真实的存在了吧,其实像素还来源于更深层的信息。从古到今,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传授的。】
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视之而弗见。名曰夷。听之而弗闻。名曰希。挥之而弗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至计。故涽而为一。一者。其上不幽。其下不惚。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故。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小结:空心,幻有当下悟空。】(中观)
【翻译:
我怎么知道父辈祖辈传授的是这样呢?就用下面“夷希微”的方法:夷就是视而无所见,希就是听而无所闻,微就是动而无所得,因为这三个角度都无法计度到什么真实存在,所以就不去计度而回到心本来的状态,心本来的状态,既非幽静,也非闪烁。因为求幻影之名尚不可得,也就知道本来了无一物真实存在。这种心的本来状态就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就是“恍惚”。心中的万物梦境幻影,既没有开始一说也没有结束一说,因此,永远只能把握当下的心,面对当下的幻影,也就能明白所谓“时间”只是对假象的误解罢了。以上就是心最根本性的道理。】
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尽。
【小结:空心,万用之源。】
【翻译:(注:《大戴礼记》“丘陵为牡,溪谷为牝”,浴神——源泉之流。)
空心这个源头是不会枯竭的,它像是最根本的母亲,这个最根本的母亲,它是天地的根源,像这样存在的绵绵源头,化现出无尽的宇宙万物。】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闷。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小结:守空,没身不殆。】
【翻译:(注:袭常,延袭古常之训。)
自从有天下,这个源头就是天下的母亲,既然知道这个母亲就是空心,就能明白她生的万物必然也是空。回到内守虚无的状态,永远都不会有问题;塞住心里的欲望,关闭对外的根门,永远妙用无尽;如果反过来,打开内心的欲望,追逐根门的幻影,那就彻底没救。能觉察细微是真明,能内守虚柔是真强,运用根门之光,又能归于心空之明,就不会留下隐患。这都是延袭古训。】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狳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俨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泽。沌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渊呵。其若浴。恍呵。若无止。浊而静之徐清。若以重之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小结:得空,弊端不成。】
【翻译:(若,天平平衡不动,如后文“称兵相若,重,天平一头稍微加入重量,一说为“動”亦可。)
古代有道之人,什么都懂,深不可测。因为深不可测,也只能勉强形容一下他们:犹犹豫豫的,就像冬天欲渡冰河,又像胆小害怕邻人;规规矩矩的,永远像个客人不像主人;光明无比,像镜子般的冰湖;糊糊涂涂的,非常朴素;乱乱糟糟的,一团浑浊;深不见底,就像一潭湖水;闪动不止,好像永不停息。看着混浊但是越静越清澈,看着相若但是一动就新生。保持这样道行的人内守虚无,因为内守虚无,所以百弊不侵不生。】
至虚极也,守静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万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茫茫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小结:空极,其道乃久。】
【翻译:
到达真空才是极致,守住安静只是表面。万事万物,就都能看清往复规律。芸芸万物,全都复归于心这个根源。回归根源就会寂静,寂静就能够复命,复命了就能找到永恒。找到永恒就是开悟得道的人,不明白的,追逐幻影,凶险!明白的,必然有量周沙界之容,有容做事就公,公就会周全,周全就会包容天下,包容天下就符合大道,符合大道就会长久,就会永远没毛病。】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莫之能臣。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小结:名份,朴者成王。】
【翻译:(这段是后世形名之学的来源)
道是永恒运行的,没有高低名份一说。内守谦卑虚无虽然看上去渺小,却谁也战胜不了这种谦卑,侯王如果内守谦卑虚无,一切都会自动顺服---风调雨顺,上天自降甘霖;不用号令,百姓自均其份。于是先贤们根据这种修道的谦卑程度制定出名份顺序,既然制定了名份顺序,大家就按名份顺序接受教化而不越位,也就天下太平了。】
俾道之在天下也。犹小浴之与江海也。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也。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小结:气量,卑者成海。】
【翻译:(卑道——谦卑心)
用谦卑的心面对众生心,就好比小河与大海之容量比较。有大海之量者,天下都会主动归顺,归顺而没有伤害,必然是安详和平泰然。谦卑的心就像音乐和美食般诱人,因为人人都会驻足而去亲近他。有道的人说话,嚼着平淡无味,看着没啥华丽,听着没啥稀奇,但用起来却是妙处无穷。】
大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不名有也。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则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也。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则细矣。
【小结:弗居,道大难肖。】
【翻译:(大道——谦卑心的广大作用)
道是广大的,是运用自如的,但成功了也不要觉得成功了,万物归顺了也不要想着占有---如果只是无欲但同时什么也不做的,只是小修行;能够在教化了天下后还不占据的,才是大作为。之所以圣人能够成就大作为,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执着去做什么大事业,所以才能成就大作为。天下人都说圣人的道很大,大到好像无法形容,圣道正因为太大,所以无法形容,如果能形容,也就不称为大了。】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小结:王道,即是空心。】
【翻译:
因此,道无尽,天无尽,地无尽,圣王也无尽,时空中有四种无尽,圣王位居其一。圣王和大地一样无尽,大地和天一样无尽,天和道一样无尽,道的本然就是无尽的空心。】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小结:德依道生。】
【翻译:(注,德=心空之行,道之用)
上德心空,所以有德,下德心不空,因此无德。上德外面无为里面心空,下德外面无为里面不空。上仁外面有为里面心空,上义外面有为里面不空。上礼的有为如果别人没有回应,就挥手而去了。因此才有以下的说法,道的迷失变成了德,德的迷失变成了仁,仁的迷失变成了义,义的迷失变成了礼。因此礼教的出现,既是忠信缺失的体现同时如果迷执于礼教那也会成为进一步混乱的根源。上述的情况,其实都是执着道的表面而未得本质,于是成为世间愚痴祸乱的罪魁祸首。而真正的大丈夫会抓根本而不会迷失于表面。因此,要学习大丈夫而不是愚痴的人。】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chài)蝎蛇弗蜇。攫鸟猛兽弗搏。骨肉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脧(zuī)怒。精之至也。终日嚎而不哑。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欲生曰殇。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小结:德之外相。】
【翻译:
真正有德者,就像初生的婴儿,毒虫不会伤害他,猛兽也不伤害他,身体柔软却很有握力,不知同房而精元饱满,这都是内在精神无损的缘故。哭一天嗓子不哑,这都是心空的缘故。心空就会恒常,明白心空的道理就是智慧。生出欲望就会生病,驱使气血只是逞强,逞强就会衰老,这就是无道,无道就会很快死亡。】
营魄抱一。能毋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览。能毋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无(如)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也。是谓玄德。
【小结:德之内相。】
【翻译:
精神合一,能不分离吗?意气柔和,能像婴儿吗?擦亮心镜,能无瑕疵吗?化民治国,能不用聪明吗?心念收放,能像生育般自如吗?万象了知于心,能做到知而无知吗?生了养了,既不去占有,也不去主宰,这就是圆满之德。】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命而恒自然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也。为而不恃也。长而不宰也。此之谓玄德。
【小结:德为道用。】
【翻译:(道是空心,德是心空。)
空心能生而心空能养,材料要靠制作才能成器有用,因此,德和道同样的重要。而道之所以尊贵,正是依靠德来体现的,两者都是无为无求而顺其自然。因此,空心能生,心空能养,长养、成熟、保护后,也不占有,也不居功,也不主宰,这就是心空。】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又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小结:上善若水,上善即德。】
【翻译:
至善就像是水,水之善,在于利益万物而不邀功,甘居低贱之位,因此很接近道。居住时心空处处是宝地(居善则地),思想时心空自然就深邃(心善则渊),交往时心空自然有信用(予善则信),为政时心空自然会大治(政善则治),做事时心空自然有能力(事善则能),动作时心空时机总恰好(动善则时),因为心空无争无求,所以永无过患。】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有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小结:己守上善,天下致德。】
【翻译:(祭祀,祭者纪念,祀者承习。)
至善之人建立什么都会牢固,维护什么都会安稳,自动会有后人一直纪念和承习。自己能做到至善,才算是真有德,影响到全家都修善,你的德业也就变大了,影响到全乡都修善,你的德业也就增长了,影响到全国都修善,你的德业也就丰满了,影响到天下都修善,你的德业也就广博了。因此,推己可有善德就能知他人亦可有善德,推己家可有善德就能知他家亦可有善德,推己乡可有善德就能知他乡亦可有善德,推己国可有德就能知他国亦可有善德,推己天下可有善德就能知他天下亦可有善德,我怎么知道天下皆可有善德呢,就这样。】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成为百浴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小结:内守上善,外王天下。】
【翻译:
大海之所以能成百川之王,是因为它最低,所以能成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百姓,必须要言辞谦卑,要带领百姓,必须要身行躬下,这样才能处在百姓前面而不伤害到百姓,处在百姓上面而不压迫到百姓。天下人愿意尊奉而不讨厌圣人,难道不是因为他们心中谦卑,所以才天下无敌的吗。】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首长。故大制无割。
【小结:知白守黑,上善不二。】
【翻译:(朴:朴初;大制无割:治陶术,最大的制作是不去分割,引申为圣者能够出于朴初不二没有分别的状态。)
懂得雄强,但守于雌柔,就能成为天下的溪汇,成为天下的溪汇,德就不会丢失,德不丢失,就能复归于婴儿状态。进而,懂得清白,但是甘守屈辱,就能成为天下的湖汇,成为天下的湖汇,德就会圆满,德圆满,就能进一步复归于朴初状态。再进而,懂得白洁,但是甘守黑墨,就能成为天下的表率,成为天下的表率,德就完美无缺,德完美无缺,心就能回归到“无极不二”状态。这种朴初的不二状态,稍有散乱迷惑,就容易堕落为形下之器,只有圣人能运用得当并成为王者。也就是说最完美的制作其实是不去分割。】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小结:圣人用心,凡夫用身。】
【翻译:
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不必张望,能明天道,越是向外驰求,所知反而越少。因此有德的圣人们,不动就能知道,不看就能明白,无为就能成功。】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也。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小结:圣人无我,众生即我。】
【翻译:
圣人没有自己的心,随众生缘入众生心。善人我也善待,恶人我也善待,因为圣人之德是至善。有信用的人我以信待之,没信用的人我也以信待之,因为圣人之德是至信。圣人活在世间总是和谐的样子,因为天下众生的心本来就是浑然一体的。每个众生都是圣人的耳与目,圣人看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骨和肉。】
恍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食于太牢。如春登台。我泊焉未兆兮。若婴儿未咳。累呵。似无所归。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湷湷呵。俗人昭昭。我独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俚。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小结:圣人食母,凡夫逐子。】
【翻译:(俚,淳朴,没追求。)
圣人恍恍惚惚,总像有所欠缺。凡夫喜爱热闹,天天像吃大餐,像春游登高,而圣人淡泊自处没任何想法,像安静不咳的婴儿,傻待着,好像无家可归。凡夫都追求富裕,单单圣人不这样,圣人就像个傻瓜一样,蠢蠢的样子。凡夫看上去都很聪明,圣人看上去却很昏聩。凡夫都眼尖嘴利,圣人却闷不做声。凡夫总有很多的追求,圣人偏偏顽固的没有追求。圣人和凡夫的不一样,在于圣人只关注从真空母体得到滋养。】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小结:圣人怀玉,凡夫怀土。】
【翻译:(被褐怀玉,穿着粗布衣服而怀揣宝玉,形容孤独的持有真理而被埋没忽视。)
我的话很容易明白,也很容易做,但人们偏偏不能明白,偏偏不愿去做。说话源于思想,行为源于认识,正因为凡夫困于错误思想认识,所以不能明白我说的道理。能知圣道者越少,圣人就越珍贵。因此,圣人们都是被褐怀玉。】
卅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捻埴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小结:空和有的道理。】
【翻译:
三十根辐条插在轮毂上,辐条之间是空的,所以才有车轮的作用。用陶土制作陶器,陶器中间是空的,所以才有容器的作用。窑洞要凿出门窗,窑洞中间是空的,所以才能当房子用。因此,“有”要想有用,必须要“空”来配合。】
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驰聘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小结:内和外的道理。】
【翻译:
追逐色彩使人眼瞎,追逐声音使人耳聋,追逐味道使人嘴迷,打猎游戏使人心狂,奇珍异宝使人滞碍。所以圣人的自我修养,是向内而不是向外,因此应该学习圣人而不是凡夫。】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小结:止和求的道理。】
【翻译:
能了解他人只是聪明,能了解自己才是智慧;能战胜他人只是力大,能战胜自己才是强者;能知足的人才是真富有,努力追逐者只是有志于欲望;对欲望追求不懈的,可以很持久,但只有死后还能被人怀念的,才叫做长寿。名誉和身体哪个更重要?身体和钱财哪个更重要?得到与死亡哪个更不好?越是贪爱必定越是费力,积累越多必定失去越多。因此,知足才能不辱,知止才能不殆,才能长治久安。】
知不知。尚也。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视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德者不居。
【小结:谦和夸的道理。】
【翻译:
知道自己无知,这是上等,不知自己无知,这是病态。圣人之所以不病,是因为他们警惕这个自以为是的病,所以才不病。低着头是站不直的,步太大是走不稳的,自视高明是不会受重视的,自见优点是没智慧的,自我夸耀是没有功劳的,自我满足是不会进步的,在大道来说,这都是多余的,是大家都讨厌的,因此,有德者不干这些。】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
【小结:万行不落两边。】
【翻译:
恭维与呵斥,难道距离很远吗?美好与丑恶,难道差距很大吗?越是大家习以为常之处,我们就越要谨慎——天下人都以追求美好作为美好,这反而制造出丑恶;天下人都以追求善良为善良,这反而制造出不善。因此可以明白,有无永远是互相伴生的,难易永远是互相促成的,长短永远是互相成形的,高下永远是互为亏盈的,音声永远是互相和成的,先后永远是互相随行的。这是个永恒的道理。】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始也。为而不恃也。成功而不居也。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小结:正行不落遗疚。】
【翻译:
因此圣人做事不落二边,教化不立一言,万行皆是随缘而不挑头,尽力而不邀功,成功而不占据,因为没想占据,所以不会失去。端着满盆水,不如放下它。宝剑天天磨,迟早磨光光。家里积财多,怎能守得住。富贵又骄傲,必定遭禍殃。成功身就退,才是天之道。】
曲则全。枉则生。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彰。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岂虚言哉?诚全归之。
【小结:正行天下全归。】
【翻译:
弯曲就会保全,守枉就会生存,低下就会盈满,陈旧就会新生,少欲就会多得,多求就会造惑。因此圣人抱一无求,为天下示范——人谦虚就会有智慧,不显摆反而能出名,不自夸反而有功劳,不自满反而会进步。正因心中无敌,所以天下无敌。古人说的曲则全的道理,可不是空话啊,最终全天下都会归他。】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唯不敢也。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不敢为也。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安而善谋也。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小结:万行因果不虚。】
【翻译:
逞强必死,示弱则活,此两者谁好谁坏?应该选择后者!天网恢恢因果不爽的道理,有几个人能明白呢?所以圣人是不会逞强的。天道就是这样,不好斗反能获胜,不多言反有多应,不号召反会自来,不谋划反而成功,这真是天网恢恢,因果不虚。】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曰。明道若眜。进道若退。夷道若垒。上德若浴。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健德若输。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空。其用不窘。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炅胜寒。静胜躁。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小结:正行贵在清净。】
【翻译:
上等人听了真理会勤奋践行,中等人听了真理会半信半疑,下等人听了真理反而会嘲讽耻笑,不被下等人嘲讽耻笑的就不足以是真理了。因此古训说过:光明的真理反而像眼盲的;进步的真理反而像退步的;平坦的真理反而像崎岖的。致德反而像溪谷;清白反而像受辱;德充反而像不足;德健反而像服输;纯洁反而像混沌。广大者无限;重器者晚成;大音者无声;天之象无形;大道隐秘而无名。只有正行大道,才能够善始善成——大成若缺则永远无弊;从不自满则永不匮乏;真正捷径看似曲折;真正巧妙看似笨拙;真正善辩看似木讷。阳光能战胜寒冷,安静能战胜躁动,清净之行才是天下之正。】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籥(yuè)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人弃。善物故无弃才。是谓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妙要。
【小结:正行贵在无痕。】
【翻译:
善行路者不留痕迹,善说话者没有瑕疵,善推算者不用工具,善藏宝者不用机关也就无从盗取,善记录者不用绳子也就无从解密。所以圣人总是善于救人而不会遗弃一人,善于利用万物而不会荒废一物,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由此可知,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老师,恶人也可以作为善人的资鉴。既不只看正面,也不只看反面,纵然明白也不显露,这才是奥妙诀窍。】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梗韧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梗。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小结:正行贵在柔弱。】
【翻译:
活人定是柔软的,死尸才是梗硬的。万物草木都是柔软则生,枯槁则死。所以说,坚强则死,柔弱则生,兵强则败,木强则亡,追求强大都是下等,内守弱小才是上策。】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小结:正行贵在无私。】
【翻译:
实话并不好听,好听未必实话。真知并不博杂,博杂未必真知。真善并不在多,多者未必真善。圣人从不积多,助人越多回馈自然越多,布施越多收获也就越多。因此,天道一定是专门利生绝不害众,人道也应该是只求付出不争回报。】
道呵。万物之柱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正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之璧以先而驷马。不若善而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予?故为天下贵。
【小结:大道为公——道政教化,天子使命。】
【翻译:(市,交易;贺,增益,引申为引导。)
大道,是万物的共同基石,是圣人的宝藏,也是凡夫的依靠。良言可以换来尊重,正行可以引导众生。对于凡夫,哪能放弃呢?因此,建立天子来教化,设置三公来辅教,虽然“先拱璧再驷马”等仪式很尊贵,但不如好好坐下来实施道政教化。古代为什么重视天子制度?没听说吗,难道只有求道者才能得到教化,而凡夫就永远不能得救了吗?因此,施以道政来教化众生,是君主最重要的使命。】
希言自然。飙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尚不能久也。又何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之。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小结:百姓可化——无为道政,其众自化。】
【翻译:(希言,少说话,引申为无为道政。)
无为道政其众自化。大风刮不过一天,暴雨下不过一日,何需谁来控制呢?天地尚且能改变,何况人呢。因此,天子行无为道政则天下自然有道,天子有德则天下有德,天子有失则天下也失。天子有德,天下就有道,天子无德,天下就失道。天下有道时,战马就剩闲着拉屎,天下无道时,城外到处都出现战马。】
罪莫大于不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臺。作于垒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民之从事也。常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小结:教化众生——细微入手,慎终若始。】
【翻译:
罪过莫大于不控制欲望,灾祸莫大于不知足,错误莫过于有贪求,因此,知足的满足,才是永恒的满足。在安静的时候容易保持,在未生的时候容易谋化,在雏形的时候容易判改,在微末的时候容易消散,凡事都要在未萌时作为,都要在未乱时治理。再大的树,也是生于小苗,再大的楼,也是从零堆砌,再高的山,也是始于足下。而凡夫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功亏一篑,因此一定要善始且善终,这样才不会失败。】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人之所过。以复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临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不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小结:无为道政——其鬼不神,天下大治。】
【翻译:
因此,圣人的欲望是没有欲望,不看重奇珍异宝,圣人的教化是没有教化,只修复众生过患,以恢复万物本来状态,而不敢造作,这样治理国家就像烹饪小菜一样简单。以无为道政来教化天下,鬼神崇拜也就可以废弃,并不是说鬼神不灵了,而是说鬼神也就不会伤害百姓了。鬼神不只是不伤百姓,更不伤圣人,圣人百姓皆无伤之日,即是善德合一天下大治之时。】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则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小结:无为则自化。】
【翻译:
上等道政是潜移默化,其次是亲近赞誉,其次是百姓畏惧,最下等是百姓咒骂。只因天子信用不足,所以百姓才不信你,一定要慎重啊!这可是金玉良言——真正天下大治的时候,百姓只会觉得这是他们自然做到的。】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私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伎而奇物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私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政悯悯。其民惇惇。其政察察。其邦缺缺。
【小结:无为则政治。】
【翻译:
治国需用正法,打仗要出奇兵,平天下唯有无私。我怎么知道的呢,因为——天子法令越多百姓就会越穷,然后就揭竿而起天下大乱;人们越耍聪明就会越多怪事,于是会法律频出满地盗贼。因此圣人说,天子无为则天下自化,天子好静则天下自正,天子无私则天下自富,天子无欲则天下淳朴。政令休息,民风淳朴,政令越多,国家越乱。】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教之也。方而不隔。廉而不刺。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塞其欲而闭其闷。和其光而同其尘。锉其锐而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小结:无为则玄同。】
【翻译:(复,反面,翻过来。)
禍是福的倚靠,福是祸的背面,哪个是根本?没有绝对的正面啊。正的背面就是奇,善的背后就是妖,人们不明白这一点,已经很久了。因此圣人是这样教育的——平等而无分别,清廉而不尖锐,直率而不放肆,光明而不耀眼。智者话少,话多无智,圣人停止自己的欲望以打消天下的念头,收敛自己的光芒以同化凡夫的尘垢,锉掉自己的锐利以化解世间的纷争,在潜移默化中使天下大同。因此,既不强调亲,也不强调疏,既不追求利,也不回避害,既不尊崇贵,也不鄙视贱,这样的教化才是天下最宝贵的。】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则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事之道也。
【小结:无为则长久。】
【翻译:(啬,简约,无为。)
治理国家事奉天道,最好的办法是极简,只有极简,才可以及早降服,及早降服,就是注重积累心空之行,注重积累心空之行,就无往不利,无往不利,就没有弊端,没有弊端,就可以保有国家。有了这种保有国家的根本性认识,就可以长久,这才是根深蒂固,长生久视的道政。】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垢。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垢。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动而愈出。虚而不竭。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小结:心空守中,无尽之道。】
【翻译:(刍垢,尘埃。)
天地那里没有仁慈,看万物都是平等的尘埃,圣人那里没有仁慈,看众生都是平等的草芥。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风箱,越动风越大,虽然中空但是永不会枯竭。与其博闻强记机关算尽,不如一念心空守于中道。】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欲。故能成其私?
【小结:心空无私,长久之道。】
【翻译:(不自生,无自我意识。)
都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因为它真空而不造作,所以才能长生。因此圣人退身反而身先,忘身反而身存,难道不是因为他们心空无私,才会成就的吗?】
我恒有三宝持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为物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而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
【小结:心空三宝,天建之道。】
【翻译:(建,扶助;垣,城墙,引申为保护。)
圣人永远遵守三条宝训,一是慈悲,二是简朴,三是不争先。慈悲自然勇敢,简朴就会宽广,不争先反而成为首长。如果不慈悲而求勇敢,不简朴而求宽广,争先而求当首长,就必定灭亡。内心真空的慈悲者,战则必胜,守则必固,天道对他的扶助,就像用慈悲之城来保护。】
古曰。善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小结:心空弃智,大顺之道。】
【翻译:(稽,对照学习;式,效法践行。)
古训说,善于道政者,不应引导百姓聪明,应该引导百姓淳朴。天下难以治理,原因在于聪明太多。因此,用聪明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大敌,用淳朴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德政。永远记住这两句话,并且去反省和效法,永远的学习并且践行,就是最圆满的德政。德政深奥啊,悠远啊,与普通认识相反,才可以天下大顺。】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万物得一以生。其至之也。谓天毋以清将恐裂。谓地毋以宁将恐发。谓神毋以灵将恐歇。谓浴毋以盈将恐竭。谓侯王毋以正将恐蹶。谓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小结:君主得一忘我。】
【翻译:(一:不二,中道,忘我。)
过去的得一者有:老天得一而清朗,大地得一而安宁,鬼神得一而灵验,湖泊得一而盈满,君王得一而天下正治,万物得一而生生不息。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老天如果不清朗早就崩裂了,大地如果不安宁早就爆发了,鬼神如果不灵验早就歇菜了,湖泊如果不盈满早就枯竭了,君王如果不正天下早就蹶乱了,万物如果不得生早就毁灭了。】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之本乎?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上所教兮。易而教后。故。强梁者不得死。吾将以为学父。
【小结:君主谦卑忘我。】
【翻译:(不毂,不谷,《逸周书· 大匡》记周文王在酆,三年遭遇大灾荒,乃召诸大臣而告之曰“不谷不德,政事不时,国家罢病”云云,文王时封为西伯,为西方诸侯之长,遭遇大荒而引咎自责,自称曰“不谷”。)
所以说,尊贵一定以卑贱为根本,高大一定以低下为基石。因此,君王自称孤家,寡人,不谷,不就是以卑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因此,最高的荣誉是没有荣誉,所以才能因为无求而光洁如玉,磊落若石。天下人所厌恶的,就是孤寡和不谷,但王公们却甘愿这样称呼自己,因为万物的道理就是自损者益,自益者损。这些前辈的古训,我们也要转而教给后人。因此,逞强者注定失败这句话,我们应当作为座右铭。】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又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可以托天下矣。
【小结:君主忘身忘我。】
【翻译:
受宠受辱都惊慌,这真是身患大病。为什么宠辱都会惊慌呢?想受宠已经自甘贱位,这样得宠也会惊慌,失宠也会惊慌,所以才宠辱都会惊慌。为什么身患大病呢?我们之所以会生大病,是因为执着身体为我,如果放下以身体为我的执着,又有谁在患病呢?因此,把天下当做自身来重视的,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把天下当做自身来爱护的,就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之强者。莫之能胜也。(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损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大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
【小结:君主自损守柔。】
【翻译: (疑此五字“莫之能胜也”,原书有重文号)
天下最软的,可以在最硬中驰骋,虚无的,可以在无缝中插入,我因此而明白无为的益处。无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人能达到。天下最软的是水,攻坚克强的能力,谁又能胜过水呢,水战无不胜的原因,来自于无形而无从被改变。柔能战胜刚,弱能战胜强,天下人人都知道,但都不肯这样做。因此圣人们是这样说“损道”的——能够承受一国诟损的,就能当国王,能够承受天下诟损的,就能当天子。】
正言若反。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輜重。虽有华馆。燕处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小结:君主自重守静。】
【翻译:
正话总像反话——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人。因此,有道的人每天出门旅行,从来不离开辎重行李,有道的人住高屋华宇,照样会安静泰然。对于天子来说,又怎么能不好好为天下自重守静呢?不自重就失去了根本,不守静就失去了主人。】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矣。
【小结:君主谨小慎微。】
【翻译:
处理有为于无为,处理有事于无事,处理有味于无味,处理大于小,处理多于少……处理难事都要在容易的时候下手,处理大事都要从萌芽的状态开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积累的。因此,圣人从来谨慎处理小事所以最终成就大业。轻易承诺大事者必然失信于人,事事掉以轻心者必然遇到灾难。因此圣人永远谨小慎微,最终也就不会积累成灾难。】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毋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矣是畏。
【小结:君主用兵适度。】
【翻译:
以大道辅佐君主,不逞强用兵者,会有好结果。发生战斗的地方,必定民不聊生,战争发生之后,往往灾祸连连。善于用兵者,达到目的就应该罢兵,不要逞强。战胜也不骄傲,战胜也不矜夸,战胜也不炫耀,战胜也不占据,这叫做战胜而不逞强。逞强后必然衰老,这是无道,无道就会败亡。如果我们有智慧,想要行正道于天下,用兵适度是我们要小心的地方。】
大道甚夷。民甚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持之。非道也哉。
【小结:君主赋税适度。】
【翻译:
大道本来平坦,有人偏偏不走。国家的朝堂上缺乏良臣,国家的田地中庄稼稀少,国家的仓库里十分空虚,而君主自己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锋利的宝剑,吃着美食而财富有余,这叫做强盗炫富。这样治理国家,可不是正道。】
和大怨。必有余怨。以德报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小结:君主和怨适度。】
【翻译:(本节的和,德,善人,多反用。)
用一味忍让去调和大矛盾,一定还会生出新矛盾,用一味忍让来对待怨恨,并不是妥善的办法。因此,圣人的做法是抓住对方把柄,但并不穷追猛责。因此,有德者为政只掌握把柄,无德者为政是穷追猛责。天道并不感情用事,又怎会偏向烂好人呢?】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又以奉于天下?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功成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小结:君主损益适度。】
【翻译:
天下的道理,就像拉弓射箭,高了就降低,低了就抬高,多了就消掉,缺了就补充。因此,天道就是消减多余者来补充不足者,可有的君主偏偏不这样,总是剥削穷人来满足富人。谁能做到把自己富裕的贡献给天下人呢?只有圣人啊!因此,圣人都是付出而不拥有,成功而不占据。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想显示自己的贤能。】
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总结:君主无为则适度。】
【翻译:(无名之朴,无名的质朴,也就是无为,详见《道经》《德经》中说的空心和心空。)
大道永远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君王如果行大道,天下就会自动归心而化。如果为了求化而想要有所作为,就要赶快用无为之朴来对治,心回归无为,妄念也就消失了,天地也会自动回正。】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显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智无欲也。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也。则无不治矣。故。大道废。则有仁义。智识出。则有大伪。六亲不和。则有孝慈。邦家昏乱。则有贞臣。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疑。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小结:邦国远离仁义。】
【翻译:
不崇尚贤善,百姓自然无争。不追逐珍宝,天下自然无贼。不显露诱惑,民心自然不乱。因此,圣人的治理方式,是避免人多想,但让人吃饱,避免人聪明,但让人健康,保持民众不耍聪明无欲无求,这样狡猾的人就没有市场。用这种无为的方法,天下无不大治。因此才说,不明大道,才有仁义一说;聪明越多,虚伪也会越多;六亲不认,才会推崇孝慈;国家混乱,才出所谓忠臣。杜绝聪明毁弃思辨,人民受益无穷;杜绝虚伪毁弃疑虑,百姓自会孝慈;杜绝机巧毁弃求利,自然天下无贼。这里只列举了三种,其他可说的还很多。因此说,要让百姓都心有所归——表现朴素拥抱纯真,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杜绝学问消灭烦恼。】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而不用。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车舟。而无所乘之。虽有甲兵。而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使民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结:邦国远离劳役。】
【翻译:(使百十人之器,用劳役较多的事情或工具。)
治理小国,尽量避免劳役,这样百姓自然珍惜生命不会逃离,虽然有车船,也不会动用,虽然有兵器,也不必拿出,百姓恢复到结绳记事的简单生活,吃什么都香甜,穿什么都华美,乐于自己的风俗,安于自己的生活,就算邻国之间互相能够看到,甚至能听到鸡犬之声,但百姓老死都不会迁徙。】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为其胜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小结:邦国远离高下。】
【翻译:
大国,像是河流的下游,是天下的雌母,像是天下的交汇。雌性因为安静因此胜于雄性,因为胜于雄性,所以适合居于下位。大国对小国谦和,很容易收服小国,小国要是对大国过于谄媚,反易被大国吞并。因此,大国很容易因为谦下而取得小国,小国则容易因为媚下而被大国取得。所以说,大国不必过度谦和包容小国,小国也不应过度谄媚于大国,这样两者都能摆正位置而正常相处。所以说大国本就适宜居于下位。】
【卷六】道术卷
中节(君主三种消除之术)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恒以无私。及其有私也。不足以取天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故物。或行。或随。或炅。或嘘。或强。或挫。或载。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小结:君主消除造作。】
【翻译:(注:行与随,炅与嘘,强与挫,载与堕,这些看似对立的行为,都是得道后事事无碍的随缘行为表现。)
求学者是每天增多知识,求道者是时刻减少妄念,减之又减,最终减到零点而得道,得道后则事事无碍随缘起用。只有得道的无私者才能取得天下,如果有私心,就不能取得天下。那种为了取得天下而努力造作的行为,我看他是不会成功的。天下是神器,不是可以造作求取的,造作者一定败亡,求取者一定丧失。因此圣人都不造作,所以不会败亡,不求取,所以不会丧失。因此圣人对待一切事物,或者行或者随,或者炅或者嘘,或者强或者挫,或者载或者堕……由此可知,圣人是没有过甚,贪大,奢求这些造作之举的。】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毋狎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若民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常畏死。则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常且必畏死。则常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zhuó)也。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也。
【小结:君主消除压迫。】
【翻译:
百姓不怕威胁的时候,国家的大危险就来了。不要让百姓无处安身,不要让百姓担心生存,因为没有担心才会安居乐业。故而,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会表现权威,会自爱自重而不会追求尊贵,所以,应该学习圣人。百姓如果不怕死,用死亡来威胁又有什么用呢?百姓如果普遍都珍惜生活,那么对于作奸犯科者,我就敢于处罚他们,那谁还敢犯罪呢?百姓如果全都珍惜生活了,这类事只要设立一位司法者来管理就好了。君主不要越权取代司法者,这就像外行干内行的活,这样做的话,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
民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小结:君主消除剥削。】
【翻译:
百姓之所以饿肚子,因为君主收税太多了,所以才饿肚子。百姓之所以难治理,因为君主政令太多了,所以难以治理。百姓之所以不怕死,因为君主太贪图自己求生了,所以百姓才不怕死。只有不贪图自己求生的君主才是对的,贤于那些求生之厚者。】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避矢虎。入军不被甲兵。兕(sì)无所枘(ruì)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小结:用兵不妄生生。】
【翻译:
出则生,入则死。长寿的人有三成,短命的也有三成,为了求生而求生,反而嘬死的也有三成,什么原因呢,就因为过度求生。我听说真正懂得生存的人,在山林行走不回避老虎,在军中打仗不穿戴盔甲,犀牛没地方下角,老虎没地方下爪,兵器没地方下刃,为什么?因为他不入死地。】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勿或恶之。故有欲者毋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则不可以德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小结:用兵丧礼待之。】
【翻译:
兵器,不是什么好东西,谁都不喜欢,因此有欲望的人不适合拥有兵器。君子其他事都是用左手,而拿兵器是用右手,所以说,兵器不是君子之器。兵器不是好东西,不得已使用的话,心里要平和才好,打胜了也不要高兴,如果高兴,说明你爱杀人,爱杀人者,德行是不会被天下认可的。因此好事从左,丧事从右;偏将军居左,正将军居右。这是说用兵等同于办丧礼,死人很多,是很悲痛的事情,即便战胜了,也要用恭敬的丧礼来对待。】
古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亡吾宝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小结:用兵谦卑无敌。】
【翻译:(无敌,不树敌)
古代用兵的人这样说,我不敢当做主宰,而把自己当做宾客;不敢前进一寸,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外面行动心里不动、外面挥臂心里不挥、外面用刀心里无刀(的谦卑心态),这样就不会树敌。灾祸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就会丧失我说的这个谦卑之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谦卑的一方可以获得胜利。】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法。是谓配天之法。古之极也。
【小结:用兵善择良将。】
【翻译:
好的士兵并不逞强;好的战士并不动怒;常胜将军并不争胜;善用人者低下谦恭。这就是不争强好胜的品德,这就是正确用人的方法。这都是符合天道的,自古以来都是真理。】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强。鱼不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小结: 用兵先与后取。】
【翻译:
要想让它息灭,必先让它张扬;要想让它削弱,必先让它逞强;要想让它荒废,必先把它抬高;要想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是极其微妙的智慧大利器——示弱战胜强敌。在对方没有上钩以前,这个国之大利器大秘诀,可要藏好!】
公元二零一九年十月
黄帝纪元四千七百一十六年
【陆续更新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