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看病真的那么难吗?
今天跟一位患者交流过程中,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老人和孩子到了冬天都不好过,身体容易不舒服,心情也非常低落消沉,反正就是一到冬天就会觉得非常难过,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容易感冒咳嗽,用药预防也难以抵挡。昨天我们说了老年人在冬季常见的肺炎哮喘,今天我们说一下孩子冬季常见的问题。
每年入冬天气渐冷的时候,家长就会让孩子吃一些预防感冒的药物,可是如果盲目的不根据身体实际情况就用一些药物,不仅不能预防,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比如在冬季,很多感冒属于风寒感冒,而好多家长让孩子喝板蓝根,板蓝根是凉性的,对风热感冒可以选择应用,风寒感冒是不对症的。
有一个说法是“冬季进补,上山打虎”,意思是人在冬季的时候补益身体,可以强筋健骨增强体魄,可这是以前的民谚,那时候人们生活饮食水平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人们的饮食结构早已经普遍富营养化,尤其是孩子,饮食过于高营养,如果还盲目的进补反而导致脾胃易伤。
我家小孙子有时会突发高热,看他舌红苔厚腻,伴有咽红鼻塞,我就问他又吃什么好东西了,问他肚子难受吗,一摸肚子果然小肚子好像小鼓一样蹦蹦硬,他自己也觉得腹胀,也不张罗着找吃的,要是平常他自己就能吃个鸡大腿。于是也不必给他用感冒药,只用一些通便药,用药后,泻下很多恶臭的大便,烧退了,孩子也欢实了。
有的孩子咳嗽后,往往缠绵难愈,嗓子有痰,咽喉发痒,于是就采用做雾化的治疗方式缓解咳痰咽痒,其实做雾化只是局部的缓解了咽喉的不适,真正病因是肺燥,肺阴不足,津液不布,不能滋润气管和肺部,治疗时应该养阴润肺生津。
现在人们很少有饮食匮乏的,倒是常见因为贪吃而生病的,尤其是孩子,积食必然伤其肠胃,百病丛生。古人有“欲使小儿安,三分饥与寒”,非独小儿,大人也同样,少吃几口,病也少得些。老百姓都知道“鱼生火、肉生痰”,其实岂止鱼、肉,吃什么都要适量,一旦超过身体的承受水平就会生痰酿火。黄帝内经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淡味的食物才能真正滋养我们的身体,保持我们味觉的敏感性。
还有一个问题是,家长把孩子捂得太严实了,有的家长恨不得把孩子裹成个粽子,中医讲孩子属于纯阳之体,本身就适应能力很强,比大人不怕冷,而且适当的经历寒冷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农村的孩子穿的不好,吃的不好,经常鼻涕邋遢的,倒不生病,就是因为他的身体经受的外界条件多了,有了自己的抗病御寒能力,我们照料的特别精细,反而容易生病,儿童医院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说,小孩,冷点,饿点,没事,反倒是吃的多了,消化不动,积食,捂的多了,热量散不出去,不经历风寒,身体没有御寒能力,容易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