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R/VR技术相比,全息显示技术一直在发展,这项技术发明自1947年,它可以将虚拟影像显示在真实环境中,让你可以裸眼看到虚实结合的视觉效果。目前已有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案包括:基于投影技术的Light Field Lab、基于佩珀尔幻象原理的“迈克尔·杰克逊”表演、凸透镜原理的Looking Glass、基于高速移动介质和光源的Voxon、高刷超声波粒子全息方案、全息风扇等等。
应用场景方面,SAIT认为未来全息技术可用于远程医疗、图形可视化、虚拟导航、3D显示等等。起初,可能会出现全息键盘、全息菜单等应用,随着这项技术越来越常见,它可能还会用来创建基于手势、语音、眼球追踪、脑电波识别等其他输入方式的UI(用于AR眼镜等设备)。对比其他全息技术前面提到,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全息方案,应用更广泛的是2D全息技术,而真正的3D全息显示还在实验室探索阶段,难以商业化。目前已经向企业、设计师和开发者发售的Looking Glass全息显示屏支持多人从45个角度查看3D模型,但你无法直接触碰显示屏中的虚拟图像,而且售价599美元到3000美元,造价比较昂贵。相比之下,Voxon全息显示设备支持更多观察角度,生成的3D虚拟模型看起来就像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原理是基于高速(4000fps)移动的平面介质,但这样的设计则更加依赖算力,设备体积笨重,而且售价高达1万美元。而基于投影技术的Light Field Lab原理其实与SAIT的方案有些相似,都是利用光来形成3D全息影像,区别在于SAIT解决了计算成本的问题,通过算法来优化全息图像生成流程,计算单元仅需要一个芯片。尽管如此,我们可能要等到6G时代才能看到三星推出全息相关产品,因为三星此前在6G白皮书中就曾提到,6G时代的三个关键服务是:真正的沉浸式XR、高质量移动式全息体验、数字化身。他们认为,全息图像将成为未来新一代媒介,它可通过显示出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甚至丰富自然的肢体语言等。而这些还需要实时的面部、动作捕捉技术,将拍摄的三维图像实时传输到对方。未来,这种技术有望成为远程通讯、医疗、虚拟导航的新方式。参考: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9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