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罗新焕染衫裤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染衫的记忆

·罗新焕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在陆河各地都有染衫师傅下乡跟村民“染衫”。

陆河客家人称衣服为“衫”,把上衣和裤称为“衫裤”,把裁缝衣服的人称为“做衫师傅”。

何谓“染衫”?“染衫”就是把褪了色的旧衣服用染料染成深色,变成新衣。

那时,科学技术不发达,政府对布料实行统销,定量供应,即向公民按人发放布票,市场上布料凭票供应。由于,政府发放的布票数量不多,加上当时陆河人的生活还不是很好,添置的衣服自然不多,很多人都是两套衣服轮流穿。陆河的俗语说:“一日竹篙,一日吾身(身上)”、“上官厅系基,扫马屎也系基(什么场合都穿这件衣服)”,有些人做客没有新衣服,只好跟别人借衣服穿着去。这就是以前陆河人衣服少的真实写照。一件衫裤要穿好几年。一年新,二年旧,烂了的还要缝缝补补。很多旧了的衣服就会严重褪色,陆河人俗称其“转黄肿”,很不美观。但,大家又无钱做新的衫裤,只好想办法把褪了色的衫裤翻新一一染色。因此,“染衫”这一行业应运而生。

有些人穿白色或浅色的衣服因出了大汗没及时洗“上乌鸡(生黑斑点)”,也可染成别的颜色。有些人通过熟人拿到从日本进口化肥的白色呢龙布料尿素袋,因袋面印有“净重:50公斤”等说明的黑色文字,就把它染成黑色做衣服穿。有些人由于没有钱做新衣服,穿着染了的衣服过年。

很多外地人到陆河染衫营生,长乐(五华)人居多。他们每到一个村寨就放下担子,沿着村道街巷一边走,一边呼喊:“染衫哦”、“染衫哦”……村民们听到“染衫喔“的喊声就会马上把自己或家人要染的衣服拿给师傅染。师傅根据村民的要求,把要染同一种颜色的衣服装在一袋。当时,人们染衣服一般是染黑色、蓝色和赤色。

染衫师傅收到要染的衣服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就在村子一个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用石头或火砖砌一个简易的炉灶,用一个比陆河人装米程的油箱大一点的长方体铁桶做锅头,在铁桶里放入三分之一的水,放进黑色,或蓝色或赤色的染料。然后,在炉灶里塞进燃料燃烧加热。燃料是跟村民拿来一些干柴草或就近在地上拾些干禾秆之类的东西。待铁桶里的水沸腾后,就把要染的同一种颜色的衣服放进桶里,一边往炉灶里添燃料,一边用竹夹子夹住衣服使其翻转,反复几次。大约经过十分钟左右,衣服就染好了。接着,师傅就把衣服夹起来放在石条或禾町上散热。接着,又染另一种颜色的衣服。当时,染一件衣服要三角钱左右。

人们把染好的衫裤拿到溪河里里清洗,洗到衫裤不再流有颜色的水为止。衫裤晒干后就可穿着。染后的衫裤焕然一新,颜色鲜艳,很多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是新做的呢。

由于染衫时染桶里的水温度太高,会把钮子烫坏变形,因此,很多人在染衫时先把钮子割下,染好后再安上。

当时,有位长乐人姓曾的染衫师傅,50多岁,经常到我乡里染衫。他态度非常好,和蔼可亲,乡亲们都喜欢把衫裤拿给他染。他在染衫时,小孩们都自觉地帮他拾柴草。乡亲们围着看,好像看“擦把戏”一样高兴,十分热闹。

我读中学时,做了一条绿色的西装裤穿了一年后褪色转白,给人的感觉很旧。后来,我叫染衫师傅跟我染成黑色,穿起来很鲜艳,同学们说我又做了新裤。

1970年后期,我国织布已不全用棉花了,制造出很多化学纤维布料。在市场上可用三寸布票买一尺这样的布料。陆河人称这种布料叫“降证布”。同时,市上也有“的确凉”和“的确卡”等新式布料免证供应。1983年冬,国家商业部通知各地,棉布免票供应,布料凭票供应成为历史。

由于上述原因,在1980年代初,陆河人手中也比较有钱,大家比较容易添置新衣裳,已很少人染衫。到了政府取消布票以后,几乎没有人染衫了,干染衫这一行的人自然赚不到钱,这个行业自动消失,退出历史舞台。

今天,陆河人也和其他地方人一样,穿衣已不成问题,多数人衣服多得无处放,很多还好还新的都丢掉。但,我们不要忘记“染衫”那个时代祖辈的艰辛,要勤俭节约,继续奋斗,把明天打造得更加美好。

罗新焕的客家习俗

转自:汕尾日报17.04.23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你可能会读

拆字做人——太精辟

套用《长恨歌》画这些鱼,感觉杨贵妃泡温泉跳舞

别以为开奔驰、宝马、路虎是干什么的,其实他们是干这些的

人与性的一组图片,你敢把它看完吗?

叫你别吃灯泡偏要吃,看看美女吃灯泡视频就知道

太惊艳了,海底舞者照片,从未见过

治疗感冒只要一分钟...

一个塑料瓶搞定膝盖疼痛!赶紧给爸妈看看吧

如何三折套被套?【图解、动漫、视频一起上】

隔夜茶毒如蛇?央视实验揭晓答案

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看看这个故事

您想要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吗,请点击进入!

省作协主席蒋述卓:汕尾四日

人民日报:退步与向前

文学看台317 | 文化之旅71:上帝的花园

文学看台316 | 潘妙君:蜗牛不哭

文学看台315 | 沧海明月:鲁迅找李清照,玉皇搂着娘娘跳广场舞,真是的梦话

文学看台314 | 可塘宋溪【王万然陈少平江浙卓临江卢木荣】

文学看台313 | 郑海潮:躲在清明的拐角刻意让我寻找

文学看台312 | 童晓燕:清明芒果香

文学看台311 | 王诗彬:清明上河

文学看台310 | 沈建浩:清明

文学看台309 | 黄俊杰:心花一朵寄清明

文学看台308 | 杨海蒂:墩子寨(散文)

(0)

相关推荐

  • 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 □吴金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的这首<游子吟>,我一样感同身受. 我的母亲一辈子务农.做家务,似乎没有给子 ...

  • 论资历可匹敌新中国大将,曾指挥过秋收起义,为何被监禁长达15年

    导语:秋收起义可以说是中国人民漫长的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折点.在北伐战争进入末期时,共产党在人民群众内部的威望水涨船高,这也让国民政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因而在汪精卫和蒋介石的有心谋划下,南 ...

  • 过年穿新衣

    每逢农历新年到来之际,家人总是要替我准备过年的新衣服.未成家时是母亲操办,成家之后是太太购买.好像不穿新衣,就不是过年. 想起那过去了的曾经渴望过年穿新衣服之岁月,尽管心里有点苦涩,但内心深处依然是欢 ...

  • 曾在七八十年代十分流行“的确良”,为何如今看不到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掀起来一股"的确良"风.现在大多数人对"的确良"三字感到十分陌生,不知为何物,但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对其却十分熟悉,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潮流, ...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二十三

    之甩裆尿裤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这些"成语"虽说土的掉渣,但是 ...

  • 永生难忘的一寸布票

    那是我新婚后的第二年春节,从没走出青岛的我,决定独自一人到宁波部队探亲. 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到部队看望分离数月的亲人,心情难免有些紧张和激动. 从青岛乘船到上海后,因为到宁波的火车是半夜,白天只好一 ...

  • 文学看台47| 沈木荣:记录陆河的一段历史——序罗新焕《闲话陆河》(评论)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记录陆河的一段历史 --序罗新焕<闲话陆河> ○沈木荣 近日,陆河县一位老教师,也是我的老同学--罗新焕,拿了一本名为<闲话陆河>的文稿 ...

  • 文学看台105 | 文化之旅19:陆河篇(沈洛羊+陈辚+蔡金针+罗新焕+罗彩丹)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文化之旅   "汕尾文化之旅--陆河行"的作家们在蟠龙祠采风. 孙彦修 摄 文化之旅--陆河行 墩仔寨"围龙屋" ●沈洛羊 五月 ...

  • 朝鲜半岛历史:新罗灭百济、高句丽,驱逐了唐朝的侵略者

    朝鲜半岛历史:新罗灭百济.高句丽,驱逐了唐朝的侵略者 关键词:改革.统一.郡县 前因 智证王继位:公元500年,智证王继位,去除"麻立干"的君主称呼,正式改国号为"新罗& ...

  • 罗新:作为历史的狼祖传说 | 西东合集

    羊年的贺岁片<狼图腾>引起争议,焦点在狼是否蒙古人的祖先和图腾.蒙古族作家郭雪波连续发表多条微博,怒斥<狼图腾>小说和电影胡编乱造:"狼从来不是蒙古人图腾,蒙古所有文 ...

  • 罗新:历史焦虑是永恒的

    罗新认为民众对历史非虚构的需求来自于前所未有的历史焦虑,而这一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成为图书市场的热门现象.自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 ...

  • 罗新:匈奴——是故事还是历史

    亚欧大草原上的游牧帝国是从匈奴开始的.从匈奴到蒙古,1500年间,无论创造了辉煌文明的亚欧定居社会如中国.印度.波斯.地中海诸国.东欧和中欧诸国曾经如何强盛,但当他们面临草原游牧军队的铁骑时,都显得那 ...

  • 香港公开大学讲座丨罗新:游牧民族如何参与中国历史之创造

    推荐: 网络讲座丨罗新&乌云毕力格:内亚视角下的北朝史 讲座丨吉尔格勒讲述阿尔泰语系族群的分化与草原四大类型 NHK高校讲座丨<蒙古帝国:草原与大海的帝国> 罗新:阙特勤的坐骑-- ...

  • 重温(上) | 罗新&杨早:每个人都有资格、有权利保留自己的历史

    写在前面: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学者的文章在改了又改之后,仍只能以长截图的方式,在网络上进行传播.交流.罗新先生在中文播客栏目「剩余价值SurplusValue」的访谈,现在也是这种命运了. 于是,我们选 ...

  • 北大教授罗新:历史学者需要三大美德

    对历史研究者来说,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别把你写的东西看得多么神圣.多么重要.多么不可动摇. 这句话,来自于北大历史系教授罗新. 罗新,湖北随县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代表作有<黑毡上的北魏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