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沂孙《篆书字屏》赏析
杨沂孙 《篆书字屏》 纸本立轴 130.5 x 31 x 4cm 年代不详 江苏省美术馆藏
杨沂孙(1812—1881)字子舆、号泳春、晚年号濠叟,江苏常熟人。早年在常州求学,师从清代著名学者李兆洛学习诸子百家,精于《管子》《庄子》,擅长书法,尤其“篆之学”。 著有《管子今编七》《说文考证》《庄子近读》《观濠居士集》《在昔篇》等。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举人,任安徽凤阳知府,后为父丁忧辞官。因战乱而家道中落,此后便经常往来于家乡常熟和安徽皖城(今潜山县)之间。六十岁以后主要居住在皖城,以卖字为生。
杨沂孙以篆书著称于世,是清代碑学运动兴起后,篆书复兴的重要人物,在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清史稿》称他“耽书法,尤致力于篆籀(音同'昼’),篆隶宗邓石如,而多自得”。其初学邓石如,后吸取金文、石鼓文、汉碑篆书等书体笔法。他常将小篆融入大篆笔意甚至结构,突破了传统篆书的形状特点,由长形演变为方正,具有其独特的书写风格。此篆书字屏共有四条书写《汉书》章节。起笔略重,用笔坚实饱满力透纸背,徐徐运笔涩进至收笔处提笔空收,往往在一字中出现干湿的变化,既厚重又轻灵。通篇刚柔相济,方圆并用,左低右高,点画错落有致,呈现端正静穆又典雅的书风,令人耳目一新。使这种已失去实用价值的文字展现出独特的美感。(江苏省美术馆 邓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