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年轻人不愿学传承困难 民间非遗无奈在红白事上演出


锣鼓杂戏是流传于以山西万荣和临猗为中心,包括运城、河津、稷山、新绛、夏县等地广大乡村在内的一种古老的仪式戏剧,其起源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山西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对蒲剧和很多戏剧剧种都产生过一定影响,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2006年,锣鼓杂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这一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戏剧却因市场狭窄,年轻人不愿学,平时只能在白事上演出。

锣鼓杂戏因演唱不配管弦乐器,独以锣鼓伴奏而得名。作为在村社迎神赛社活动中以驱邪纳福为目的而演出的仪式戏剧,与成熟的观赏性戏剧相比,锣鼓杂戏带有更多说唱艺术的痕迹,是说唱艺术向戏曲转化的过渡形态。锣鼓杂戏演出没有职业班社,演员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人物装扮不划分角色行当,没有生、旦、净、末、丑的概念。唱腔为吟诵体,以“吟”为主,间以散文念白。图为锣鼓杂戏使用的锣鼓乐器。

锣鼓杂戏有两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位是临猗县孙吉村的李正勤,一位新庄村的张军,两位老师都已年届古稀。2016年,李正勤老师离世,他的儿子接替他继续做着传承的工作。图为2015年,时年81岁的李正勤为既是徒弟又是儿子的传人穿戏装准备排练。

李正勤的传人包括儿子在内不到10人,其中年龄最小的54岁,最大的75岁。据了解,锣鼓杂戏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多年来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但在时代变迁和观念转变的影响下,锣鼓杂戏因观众少、演出少、无收入来源,年轻人多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学习,导致传承困难。

另一位国家级传承人张军出生于1937年9月,今年也81岁,是继李正勤之后于2012年12月入选第四批传承人。张军近年来致力于锣鼓杂戏传统剧本的挖掘和保护,同时也带了几名徒弟传授演出的技法。图为张军老师在伏案抄写老剧本。

图为张军老师挖掘的锣鼓杂戏老剧本。

图为张军在家里指导自己的两名徒弟排练。他的徒弟也都是50岁以上年龄的老人。

李正勤老师的儿子介绍,他们平时演出不多,每年正月和重阳节会有一台相对正规的演出,平时就是受邀在村里的红白事上进行简单表演,收入有限。图为孙吉村的锣鼓杂戏在村里的一个白事上演出。

虽然只是小型演出,演员们依然十分珍惜,穿上厚厚的戏装一丝不苟地进行表演。

图为进行伴奏的锣鼓乐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