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艺坛│广东打通“戏曲人才培养生态链”,有戏!

开栏语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征程,新气象。广东文艺界作为“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担负着新的时代使命,不仅要助推岭南文艺、大湾区文艺的繁荣发展,要以广东文艺的新篇章助力广东实现“全方位、全过程、高水平、高站位”走在全国前列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还要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软实力、凝聚大湾区发展共识贡献文艺力量。中国艺术报与广东省文联从本期起联合开设“岭南艺坛”专栏,聚焦广东文艺、大湾区文艺发展,敬请关注。
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强,有力促进了省内戏曲人才培养。图为参赛节目
要有爱才之心,更要有育才之能”

——广东省剧协全力打造

“戏剧人才培养生态链”
中国艺术报记者 蒲波
今年1月1日,广东汉剧首次亮相2021年新年戏曲晚会,与湖北汉剧、闽西汉剧、陕西汉剧、湖南汉剧共同演绎《龙凤呈祥》。广东省文联一级巡视员、国家一级演员李仙花作为广东汉剧代表在晚会上倾情演绎,她由衷地感到自豪。2020年12月14日至15日,广东省剧协主席团成员、国家级非遗项目白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吴佩锦,作为白字戏代表首次参加中国剧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感到无比荣幸。
在广东,不管是“四大剧种”——粤剧、潮剧、汉剧和雷剧,还是话剧、山歌剧、采茶戏、花鼓戏,抑或是稀有剧种——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和花朝戏等,都以昂扬的势头、蓬勃的活力向上发展着,老中青三代戏曲人勠力同心,从少年儿童抓起,以青年演艺人才为培养重点,让戏曲以多形式、多渠道、多平台地走进更广泛的戏曲爱好者的生活中。这其中,全力打造“戏剧人才培养生态链”,培育健康、可持续的戏剧生态,给戏剧人才充分的阳光和水分的滋养,开拓一片天空任其翱翔,成为广东省剧协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构建系统且多样化的戏剧人才成长生态
2020年,第11届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共有36个集体节目和61名个人选手参赛,参赛选手地域范围较往届有所扩大,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梅州等地市依然是选手的主要来源地,湛江、云浮、惠州等往届不常见到的地市也派出了选手参赛。
“每年举办的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针对的是14周岁以下的少儿,每3年举办的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针对的是18至45周岁的中青年,二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发掘和培养链条。”李仙花强调,做好小梅花和演艺大赛的人才发掘和培养工作要有爱才之心,更要有育才之能,要切实为这些脱颖而出的人才提供更优质的培训和更好的成长空间。
以赛促练和人才培训班,是广东省剧协促进人才成长的两个重要抓手。

2019年7月,广东省14名小梅花选手和6个集体节目参加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均荣获“金花”称号和”最佳集体节目“称号。

“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已经成为广东省中青年戏剧人才最重要的展示、学习、交流平台。”广东省剧协主席团成员、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说:“每届大赛都会涌现出一批具有潜质的优秀中青年艺术人才。他们都是广东戏曲传承发展的接班人。”她介绍道,广东粤剧院非常认同和支持省剧协“以赛促练”的培养模式,每年举办广东粤剧院中青年演艺大赛、唱功大赛,选拔出优秀的演员、演奏员及参赛剧目,为参评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做准备。
广东省剧协举办的各类戏剧人才培训班,除了与中国剧协合作举办的编剧、小剧场话剧人才等培训班,省剧协还定期举办“全省民营剧团表演人才培训班”和“广东戏剧名家与青年新秀结对传艺”活动。特别是在红线女大师倡导下举办了“广东省粤剧编剧研究生班”,聘请全国顶级戏剧家、粤剧名家和中山大学资深教授,择优录取全省多剧种青年戏剧人才25人脱产学习3年,培育出目前广东本土的戏剧编剧、导演中坚力量。
“可喜之处是广东省剧协已经构建了系统且多样化的戏剧人才成长生态。”李仙花认为,广东省剧协的人才培训还应在两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举办更多不同戏剧领域的培训班,如编剧、导演、舞美等,二是针对广东省戏剧人才比较紧缺的艺术领域办班。如此,才能为广东省戏剧事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支撑。

2019年10月22日,近千名观众观看了广东省文联主办的“岭南风华——广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戏剧惠民演出”暨启动仪式 薛才焕 摄

名家新秀形成合力,以交流促培训
近年来,广东省剧协每年都会举办戏曲名家艺术研讨会和专场演出。其中,既有方展荣、李仙花、倪惠英等老艺术家研讨会,也有曾小敏等青年艺术家研讨会。
“举办这些戏曲名家研讨会,可以系统梳理和科学总结戏曲名家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也能够把这些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表演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主席丁凡说,今后,广东省剧协还要多为老艺术家举办艺术研讨会,系统梳理总结老艺术家的成就,尤其是省内较小剧种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做好“传承”这篇大文章。同时,要为青年艺术家举办研讨会,及时总结他们的成绩并勉励他们更上层楼,帮助青年艺术家更好地成长起来,也就是说,要做好‘发展’这篇文章。”
早在2015年,广东省剧协就举办了“广东戏剧名家与青年新秀结对传艺”活动,目的是把戏剧名家的表演技艺全方位地传承给年轻一代。“从汇报演出可以看出,这个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方展荣、李仙花等戏剧名家的徒弟也都成长为各自剧种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了。我们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戏剧名家加入到结对传艺活动中,也会多举办传承晚会,对传艺效果予以检验。”丁凡说。
在粤剧人才的培训上,广东省剧协副主席欧凯明身体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欧凯明少儿粤剧培训传承基地”落户深圳沙井,“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欧凯明粤剧艺术茂名培训班”办得红红火火。“茂名培训班举办的初衷是为了传承、传播、发扬粤剧艺术,传递当今广东粤剧人的担当与责任。”欧凯明说,培训班的授课鼓舞了很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能演出的粤剧团和民营剧团的演职人员。
广东省剧协主席团成员、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勇认为,人才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更丰富。也就是说,培训形式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培训内容要专业知识培训、政治理论学习和文化知识培训相结合。此外,要加强剧种之间的交流、以交流促培训,与其他剧种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促进戏曲的发展;还要形成合力,促进人才的成长,发挥省剧协的独特优势,调动各方面资源如艺术名家、老艺术家等的作用,共同为粤剧人才的成长出力。
戏曲进校园,让青少年品味戏曲独特魅力
近年来,潮州市潮剧团积极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戏曲进校园”工作部署,以“熟悉地方戏曲、弘扬传统艺术、传承特色文化、提高审美修养”为目标,专门组建了一支“老中青”精干演出队,在全市各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潮剧进校园”活动。到目前为止,潮州市潮剧团的“潮剧进校园”已经走进了全市几十家大中小学校。每场活动中,以现场授课、潮曲展演、戏曲基工展现、交流互动等形式带领同学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主持人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将潮剧的历史、特点、行当划分、表演形式、伴奏乐器等知识向学生们娓娓道来;演员们为学生带来‘刀枪对打’等戏曲基工表演;名家新秀们为各学校师生献演经典潮剧选段。”广东省剧协主席团成员、潮州市潮剧艺术培训中心主任郑舜英说:“丰富多彩的‘潮剧进校园’活动,让师生近距离地感受潮剧的独特魅力,在青少年学生内心深处播下戏曲艺术的种子,也为学生们打开一扇品味家乡文化的窗口。”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秉承“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的理念,把“广东汉剧进校园”作为常态化工作紧抓不放,不定期组织剧种的传承人和艺术骨干开展各类型的艺术活动。广东汉剧走进大、中、小学及重点幼儿园的课堂,授课老师按照自编教材的内容,深入浅出地给青少年讲述优秀传统戏剧人物故事和广东汉剧的基础知识。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还开设了广东汉剧(汉乐)小组选修课。优秀传统折子戏和经典剧目片断进校园展演,培养了青少年喜爱广东汉剧的兴趣。寒暑假期间,喜欢汉剧的青少年还可以体验广东汉剧(汉乐)艺术表演(演奏),丰富课余生活。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举办这类活动,每年均达百次以上。2020年开始,还在梅州中学、学艺中学、梅州市青少年宫和梅州市七色光青少年培训中心分别挂牌设立‘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并与嘉应学院合作设立大学生艺术实践教学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客家音乐文化合作单位,以便长期开展广东汉剧宣传推介活动。”广东省剧协主席团成员、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广武介绍,多年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与广东省剧协在剧目创作、艺术生产、剧种研究和剧种传承等方面均有较好成效的合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多形式、多平台促进人才成长
从舞台到校园,从戏曲电影到抖音直播……广东省剧协团结引领广东戏剧人积极拓展思维、手段,投身各类戏曲表演、教育、传播实践,聚合多渠道、多平台的力量,让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李仙花提倡,戏曲人才应该积极参与拍摄戏曲电影,在拍摄中不断打磨自己的表演艺术,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培养自己的电影思维,学习并掌握电影拍摄的知识。她认为,“戏曲电影是传统戏曲与现代电影相结合的产物,它更符合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欣赏需求。在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拍摄戏剧电影是新时代推广普及和繁荣发展戏曲艺术的重要方式”。

2020年1月1日,广东汉剧戏曲电影《蝴蝶梦》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影视小镇开机拍摄,主创人员合影

广东粤剧院通过“周末睇大戏”、粤剧进校园、“粤韵ONLINE”等线下线上品牌项目,为中青年艺术人才提供更多担纲主演的机会。曾小敏介绍,这批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年轻演员,逐渐得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并在即将举办的“2021新年睇大戏”系列演出中担纲主演《花木兰》《红丝错》《五女拜寿》《经典折子戏专场》等多台剧目。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吴佩锦也开启了抖音直播。“我们在抖音上精心策划了名段名曲传播,白字戏名角、青年演员等也都纷纷开了抖音直播,网友反映很强烈。”吴佩锦说,目前白字戏的传承还是靠传统的传帮带方式,汕尾地区没有戏校,剧团自己招学员、自己培训,但这只能是权宜之计。“如何吸引人才,需要有更系统、长期的方案,才能让愿意从事戏曲事业的年轻一代静下心来、安下心来用心学习”。
2021年是,也是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广东省剧协专职副主席林金洲介绍,广东省剧协将集全省戏剧界之力,认真执行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规划部署,强化“宝贝人才”意识,组织策划好广东戏剧界庆祝戏剧创作、惠民演出活动,营造欢乐喜庆、团结和谐、奋发进取的社会氛围;继续开展第12届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扩大选手报名人数和比赛规模,努力推动广东省少儿戏曲人才培养、教育走在全国前列;举办广东省第10届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持续创新办赛方式,扩大参赛规模和覆盖面,让更多的“文艺两新”人才参加比赛,从而发掘培养更多优秀的戏剧人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