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保研系列之一
一、什么是保研
保研就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这里有三个核心概念我需要跟大家解释一下:
推荐:普通高等学校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初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
免试: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
接收:招生单位对报考本单位的具有免初试资格的考生进行的复试和录取。
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保研是面向大四应届毕业生,被保送的学生不需要经过初试(就是我们常说的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可以直接参加目标院校组织的复试,通过者直接获得攻读硕士学位资格。
二、保研的条件
每个学校制定的保研政策略有不同,各学校获得保研名额的配比也不相同,211和985院校当然拥有较大的比例额度。不管怎样,需要自己多关注学校和学院往届和当届的政策文件或者实施情况,大体上不会有变动。下面列几个常见的保研推荐条件:
(1)成绩!成绩!还是成绩!(常见句型“第1-6学期,平均绩点应达到XX(含XX),且在专业排名前X%”)
(2)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学生类别不符合的就不能参与啦~)
(3)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这是接收院校和未来导师最看重的!划重点!)
(4)无违法违纪,无考试作弊、学术不端,无挂科重修记录
(5)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425分及以上(接收院校一般要求六级考试及格)
以上是常见的各校分配保研名额时的基本条件,大家可以参照对自己进行一个初步筛选,最终还是要结合你所在院校的具体条件去一一对应。
三、保研的范围
原则上,保研名额给了你硕士期间换学校换专业的机会。这就给对本科学校和专业不太满意的优秀同学一次改变研究方向和职业偏向的机会。
如此一来,保研学生就分为内保型和外保型两个基本群体。
不论内保还是外保,都要依据“接收学校和学院”的具体办法来操作;这些文件每年都会更新,一般在该学校研究生院和具体学院的官网上登出,题目通常为“XX大学(或XX学院)20XX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办法”。
对于保送本校的同学来说,学校或学院官网比较熟悉;外保的同学就要自己勤快一点,多去目标学校和学院的官网上查询,早一点熟悉“游戏规则”,就多一点主动权。
在这里,我要提醒同学们两点:
(1)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推免生的资格后是自己选择学校,除非是本科学校为了留住优秀生源而有明确规定,否则完全可以跨校保研。
(2)获得推免生资格的基本依据是本学科本专业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所以对于选择跨专业的同学,你要考虑能否顺利向所跨专业进行转向,两专业的联系和你跨专业的动机,或许将成为下一步你参加复试和进入硕士阶段学习阶段时常要面对的问题。
四、保研的途径
1、 普通保研和赴外招生
普通保研,即大家所熟知的9、10月份正常推免,通常是各高校利用9至10月中的1—3天时间,采取笔试、面试以及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是否适合本校以及本学院的培养模式,选拔部分推免生进入本校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部分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会于正式开展推免复试之前,派出招生小组赴国内部分高校招收推免生。招生小组赴外校招生期间接收推免生申请,并在该校举行推免复试,复试流程和普通保研复试流程类似,但一般相对简单。
2 、夏令营
保研夏令营(包括暑期学校,下略)是近几年各高校(以985、211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主)抢夺优质生源的一种方式,一般利用暑假中一周左右的时间,采用学术交流会、讲座、面谈等形式,与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接触,全面测定学生是否符合本校的要求、是否适合本学院的培养模式。保研夏令营有效地避免了以往仅通过参加9、10月份推免复试而保研参加人多、老师与学生之间接触短暂、录取比较仓促的缺陷。不仅提前选拔了优秀学生进入本院校,还会为本院校招生宣传工作锦上添花。
夏令营中一般包含面试环节。如能获得夏令营发放的预录取通知书,则在9月份正式推免时可以省去面试环节,拿到推免名额后即可直接被录取。也有部分夏令营的考核结果不以录取与否为标准,由此观之,夏令营在整个保研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值得强调的是,一些同学在稳妥的“保内”和有风险的“保外”之间难以抉择。在没有开设夏令营的时候,如若想要保外,必先放弃保内,这样导致有些学生对保外望而却步;同时,某些高校某些学院的保护性政策也让学生发现保外较为困难而屈从于保内。夏令营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现象。如果在暑期,保研工作尚未全面开展之时,有意向院校发来预录取通知书,则学生会更有把握选择保外。但也有一些夏令营并不给出预录取承诺,仅仅提供申请学生与招生导师见面和了解开营院校的机会。
简而言之,夏令营的优势对于推免生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能够在夏令营期间获得一所甚至几所院校的认可,那么保研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幅提升。
3 、校际互推
在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合纵连横”加强校际交流的大形势下,许多高校形成了联盟,推出了联盟高校校际互推免试研究生的政策(比例基本上为1:1,即互推院校双方必须同时推荐相同数量的学生)。联盟成员高校之间的推荐免试生将优先给予其考生预录取资格,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联盟成员高校鼓励本校学生报考其他成员高校研究生,并给予优先调剂和复试的资格;部分高校规定,凡由联盟高校推荐的学生,原则上都要接收。
校际互推流程
联盟高校推荐的学生一般由学生所在高校选拔,保研名额及登记表通常由学生所在高校提供或不占本校保研名额,并且指定交流高校。部分交流高校要求对方学校按照指定学科专业推荐。
被推荐的学生有的无需再参加交换高校的推免考核,在不出现意外(如学生有不及格科目、被处分以及其他被双方高校认定不符合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情况)的情况下,学生均能被交流高校接收为推荐免试生,但是其研究生导师需要学生自己联系。
学生在获得校际交流保研名额和交流高校的接收函之后,需按照接收函上的要求,完成研究生报名以及寄送相关申请材料等工作。
4 、支教保研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工作自1999年开始实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是为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深化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的相关部署要求,经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共同研究,组建而成的。
有关高校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择优选拔”的方式,每年招募一批具备本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部分在读研究生,到西部贫困地区基层中小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和力所能及的社会扶贫、志愿服务、各类公益活动等,同时按照当地团组织安排可兼任所在乡镇、学校团委副书记,参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支教保研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招募指标由教育部专项下拨,不占用所在高校当年计划内
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指标。被推荐学生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有奉献精神和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有愿望并有能力为西部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同时此项选拔对综合成绩有一定要求,中共党员及社会工作突出的主要学生干部优先,有科技、文艺特长者优先,学生还应服从所在高校的其他补充要求。
支教保研流程
所在高校公开招募,学生应当按照高校招募通知上的要求,在截止时间之前向所在高校相关部门提交指定的材料。
招募截止后,高校相关部门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根据学习成绩、志愿服务经历、学生干部表现等确定考察对象;并对考察对象进行综合测试,考察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和能力、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确定名单并公示、上报;之后学生要参加所在高校与研究生支教团分别体检,最终确定入选名单。入选学生需按照各高校要求参与一定的实习活动。
成功获得预录取通知后,申请学生需按照接收函上的要求,完成研究生报名以及递交相关申请材料等工作,完成研究生保留学籍工作,之后则与普通保研流程无太大差异,遵照所在高校的要求进行操作即可。在完成一年的支教工作后,可以正常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5、补偿名额
从2012年起,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规定,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申请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类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的“补偿”推免指标,简称“补偿名额”。2014年起,教育部继续实施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接收外校推免生名额补偿政策,但推荐和接收办法较往年发生较大变化。
此外,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也提供类似的补偿名额。
6、计划单列
除了上述的常规保研途径之外,各大高校往往有一些单列计划,其中包括如下几种形式:
1. 在本科期间有突出科研学术成果,或者参加大型学科竞赛获得突出成绩学生的科技保研指标(特殊学术专长保研);
2. 本科毕业后担任两年辅导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保留两年研究生入学资格,再入学攻读研究生(工作保研);
3. 硕师计划;
4.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5.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6. 艺术特长生;
7. 体育特长生。
特长生保研
有些学校为了招徕或留住特长人才,往往给予特别优惠,比如说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
常见的是体育类和文艺类特长生,但名额少,要求很严。还有许多高校并没有这种保研的名额,
因此如果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保研的同学们,一定要先了解清楚你选择的学校有没有特长生保研的名额。
当然,在搞好你的特长的同时,学科的成绩也不能太差,这就跟高中的时候特长生保送大学是一个道理。
竞赛德育综合保研
一般大学,在计算本科三年成绩排名的时候都会按照综合排名进行筛选。有些高校就会有这种综合保研的名额,这里面的加分项目和分值,各个学校可能不太相同,但是大体都分为竞赛加分和德育加分。
因此从大一开始要及时关注一些国家级比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建模竞赛等等,同时也尽力去争取省三好学生,一般来说这些竞赛和德育是计入到保研加分项目中的。
如果你成绩排名是达不到保研的标准的,但是你的学生工作很出色,同时参加了不少比赛并获奖,最后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成功保研。
学术特长破格保研
这个保研名额相对较少,主要是针对那些在本科期间有学术成就的人,如发过多篇SCI文章。
这个途径要求非常高,本科三年和老师进行课题研究,做项目做实验做分析,如果以后想有更高的学术成就,可以从大一开始就找到相关老师,并表明自己的意愿。
五、名词解释
1、保研和推免
保研和推免是一回事。 保研的本科生被称为“推免生”,全称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被保送者不经过笔试等初试一些程序,通过一个考评形式鉴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直接由学校保送读研究生。
2、保研推免资格
具有保研推免资格的学生才可以进行推免,很多学生就会问,那么什么算是具有保研推免资格呢?一般来说,你在高考时必须考上全国366所具有保研推免资格的高校之一,这样才达到了初步资格,然后在这些学校里努力学习三年,成绩保持优秀,在大四保研资格评定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你的名字。
3、保研率
保研率是指一所学校能够保送上研究生的比例。这个数值可以用教育部下发给该校的推免名额除以全校该年级的在校生总人数。一般情况下,学校实力越强,保研率也就越高。
4、学硕和专硕
保研可以保送学硕或者专硕,但是这两个都要求是全日制的学硕和专硕,其中学硕的学习年限一般是三年(个别学校有两年的,比如哈工大),专硕的学习年限一般是两年(个别学校也有三年的,比如重大)。两者的学费也有所不同,学硕一般是8000,专硕是12000元,两者各有利弊,一般情况下,专硕能够早一年出来进行工作,论文要求也稍微低一些,很适合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而学硕更倾向于做学术研究,特别是它具有专硕不具备的优势,可以在研二申请-考核制继续读博士(相当于保送吧),而专硕只能通过考博才能继续博士深造。
5、直博和硕博连读
“直博”与“硕博连读”有两个共同特点:同为5年毕业,不经历博士研究生考试就能读博。但是这两个又有所区别,其中直博不经过硕士阶段、毕业时只拿博士学位。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须从取得学术型推荐免试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这也就是说“直博”是推免工作中“学术型推免”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博的优势是一步到位,劣势是一旦不能坚持到博士毕业,连硕士学位都没有。直博的推荐指标占用的是学术型推免指标,而接收指标则是占用导师的博士生招生指标。不难发现,直博对导师非常有利,在招收学生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其中若干学生的“服务年限”变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