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古今医鉴

脉来细而附骨者,积也。在寸口,积在胸中;在关上,积在脐旁;在尺部,积在气冲。脉在左,积在左;脉在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脉来小沉而实者,脾胃中有积聚,不下食,食则吐。

夫积者,阴气也,其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其肝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病疟连岁不愈;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烦心;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胆,饮食不为肌肤,肺之积,名息奔,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久不愈,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痈;肾之积,名曰奔豚,在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愈,令人喘逆,骨痿少气。皆因阴阳不和,脏腑虚弱,风邪搏之,忧喜乘之,伤五脏,逆四时,乃留结而为积聚也。

者,征也。腹中坚硬,按之应手曰 。瘕者,犹假也。腹中虽硬,而忽聚忽散,无有常处曰瘕。症因伤食,瘕是血生,痞原伤气,癖则伤精。 癖者,本因邪气积聚而生也。 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如臂、如指、如弦之状;癖者,僻侧在两肋之间,有时而痛曰癖。夫 之与癖,皆阴阳不和,经络痞隔,饮食停滞,不得宣流,邪冷之气搏结不散,得冷则发作疼痛,故曰 癖也。

丹溪曰∶块乃有形之物,气不能成形,痰与食积,死血也。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积,在左为死血。大法咸以软之,坚以削之,行气开痰为主,不可专用下药,徒损其气,病亦不去。当消导使之熔化,其死血块去,须大补。痞块在皮里膜外,须用补药,香附开之,兼二陈汤加补气药,先须断浓味。

大七气汤 治五积六聚,状如 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疼痛,上气窒塞,小腹胀满,大小便不利。

三棱 莪术 青皮 陈皮 桔梗 藿香 益智仁 香附 肉桂 甘草

上锉,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心脾痛,加乌药、枳壳。脾滞,合和四圣散。一方加大黄、槟榔,治大人、小儿诸般痞积,面色痿黄,四肢无力,皆缘内有虫积,或好食生米,或好食生壁土,或好食茶、炭、咸辣等物,只此一服除根。用水煎一服,露一宿,空心温服,不得些少饮食,不然则药力减而虫积不行矣。

服后少顷,肚腹心疼,当下如鱼冻,或长虫,或血鳖,至日午虫积下尽,方用温粥止之。

消积保中丸(云林制)〔批〕(按此方治积聚之总司也) 顺气化痞,理脾消滞,散痞结,除积块,进饮食,清郁热。

陈皮(二两,去白) 半夏(一两,汤泡七次,姜汁炒) 白茯苓(去皮,一两) 白术(三两,土炒) 香附(一两,醋浸炒) 青皮(四钱,去穣,油炒) 木香(三钱,不见火)槟榔(七钱) 莪术(八钱,醋浸炒) 三棱(八钱,醋浸炒) 莱菔子(一两,炒) 砂仁(四钱,炒) 神曲(炒,一两) 麦芽(炒,六钱) 白芥子(炒,一两) 黄连(姜炒,一两) 真阿魏(醋浸,三钱) 山栀子(姜汁炒,一两) 干漆(炒尽烟,五钱)

上为细末,姜汁、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食后白汤送下。

千金化气丸(太医传) 治男子腹中气块痞痛。

青皮 陈皮 枳壳 香附 砂仁 白豆蔻(各一两) 干姜 木香(五钱) 丁皮(二钱) 藿香 半夏 草果 槟榔(一两半) 川芎 白芷 三棱莪术 玄胡索(各一两) 小茴香(五钱) 浓朴 大腹皮 白芍药(各一两) 甘草(三钱)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半空心温服。

千金导气汤(太医院传) 治妇人满腹气块,游走不定,漉漉有声。

丁香 木香 砂仁 白豆蔻 香附 乌药 枳实(倍) 当归 川芎白芍药(酒炒) 白芷 白术 青皮 陈皮 干姜(煨) 桔梗 浓朴(制)肉桂 三棱(醋炒) 莪术(醋炒) 角茴 小茴 牛膝 红花 杜仲(炒)乳香 没药 干漆(醋炒尽烟) 甘草

上锉,半水半酒,姜、葱煎,热服。如饱闷不食,加神曲、麦芽、山楂;发热,加柴胡、黄芩。

胜红丸〔批〕(按此方治寒积之剂)治脾积气滞,胸膈满闷,气促不安,呕吐清水,丈夫酒积,妇人血积气积,小儿食积,皆治。

陈皮 莪术(二味同醋煮) 青皮 三棱(醋煮) 干姜(炮) 良姜(各一两) 香附(炒,去皮,一两)

上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食前服。

开怀散(云林制) 治心下积块作痞闷,或发热者。

青皮(去穣) 陈皮 半夏(姜炒) 白茯苓(去皮) 三棱(醋炒) 莪术(醋炒)香附 槟榔 草豆蔻(倍用) 柴胡(倍用) 红花 枳实(麸炒)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口干,加干葛。

柴香散 治心腹有气一块,略痛。又理心腹疼痛,膨胀,寒热往来。

柴胡(七分) 黄芩(七分) 赤芍药(五分) 枳实(一钱) 浓朴(五分) 香薷(五分)黄连(五分) 地骨皮(一钱) 三棱(一钱) 莪术(一钱) 玄胡索(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三棱煎丸 治饮食过伤,痞闷疼痛,食不消化,久而成癖。又治妇人血积、血块、干血气经闭不通。

大黄(八两,为末) 三棱 莪术(各一两,二味湿纸包裹,煨,为末)

上先将大黄银石器内,好醋渍,令平慢火熬干,入二味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白汤下。

量虚实加减,不问男子、妇人、小儿,诸般积块皆可服。

三棱化积丸(李九河方)〔批〕(按此方治热积之剂)

三棱(六两,醋煮) 莪术(一两,醋煮) 木香(一两) 槟榔(六两) 青皮(一两)陈皮(一两) 香附(一两,醋炒) 枳实(一两,麸炒) 浓朴(一两) 砂仁(一两) 神曲(一两,炒) 山楂(四两,去子) 麦芽(一两,炒) 南星(一两,姜汤泡) 半夏(一两,姜制) 萝卜子(炒) 大黄(三两,酒蒸) 黄连(一两,炒) 桃仁(一两,去皮尖) 干漆(一两,炒) 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渐渐加,用白汤送下。

神化丹(秘方)〔批〕(按此方治积聚专攻之剂) 消癖积,破血气,下鬼胎,通经脉,及诸癖积血气块。

砂 干漆(炒) 血竭(各三两) 红娘子(二十,去翅) 乳香(一钱半) 斑蝥(二十个,去翅,足)

上为末,枣肉为丸,如豌豆大。每一丸至二五丸,临卧或枣汤、或姜汤、或红花苏木汤下。

(0)

相关推荐

  • 通治诸积《济阴纲目》

    通治诸积 开郁正元散 治痰饮血气,郁结食积,气不升降,积聚胀痛.宜此利气行血,和脾消导. 白术 陈皮 青皮 香附 山楂 海粉 桔梗 茯苓 砂仁 玄胡索 神曲(炒)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加生姜,水 ...

  • 方1490

    伤寒身面发斑 大青散 [处方] 大青1两半,川升麻2两,甘草2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身面发斑.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豉小半合,煎至5分,去滓温服, ...

  • 《古今医鉴》积聚

    脉 脉来细而附骨者,积也.在寸口,积在胸中:在关上,积在脐旁:在尺部,积在气冲.脉在左,积在左:脉在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脉来小沉而实者,脾胃中有积聚,不下食,食则吐. 病 夫积者,阴气也,其 ...

  • 《古今医鉴》

    痔漏 脉 沉小实者易治,浮洪而软弱者难治. 病 夫痔漏者,肛门边内外有疮也.若成 不破者,曰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沥久不止者,曰漏也.由乎风.热.湿.燥合而致之.其状有五∶曰牡,曰牝,曰脉,曰 ...

  •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 新刊古今医鉴

    新刊古今医鉴

  • 【《药性\药性赋/古今医鉴》】三

    业医之道,药性为元.品味虽多,主治当审. 人参补元气,泻虚热而止渴,色苍肺实休凭. 黄芪补三焦,敛盗汗而抵疮,肥白卫虚宜准. 白术健脾强胃,主湿痞虚痰. 苍术发汗宽中,导窠囊积饮. 茯苓安惊利窍,益气 ...

  •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16卷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16卷

  • 新刊古今医鉴 八卷

    新刊古今医鉴 八卷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化湿利水方剂类 11. 胃苓汤《古今医鉴》

    11. 胃苓汤<古今医鉴> 组方:苍术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猪苓15克 泽泻15克 陈皮15克 厚朴15克 芍药15克 桂枝10克 干姜10克 甘草10克 大枣5枚 适应症:用于 ...

  • 麻疹.古今医鉴

    麻疹证治例 按麻疹出自六腑,先动阳分,而后归于阴经,故标属阴,而本属阳.其发热必大,与血分煎熬,故血多虚耗,首尾当滋阴补血为主,不可一毫动气,当从缓治,所以人参.白术.半夏燥悍之剂,升阳升动,阳气上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