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高分纪录片,颠覆中国父母教育观:成为自己,比考高分更重要

晴岸|作者

朴素的树、虫子|编辑

shvets|图源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精神富养”。

精神富养和物质富养,你选择哪个?单选
精神富养
92
物质富养
4
都要富养
60
不赞同富养育儿,评论区留言
6
162 人参与 投票已结束

想象一下,有这样一所学校——

没有考试,没有作业,也没有升学压力;

墙上从来不贴任何“励志”标语,也听不到“十二载卧薪尝胆欲酬壮志;一百天刻苦攻读誓闯雄关”这样的口号;

课堂上,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穿衣打扮,戴奇异的帽子,就算脱鞋也没问题;

上课没有刺耳的铃声,而是欢快的音乐,孩子们随着音乐起舞,然后再去上课;

上课不只是听讲、做题,而是老师带着学生们,到森林中去感受大自然,培养孩子和自然的关系;

这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让孩子看见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科学之美和人生之美……

这样的环境,你会不会觉得太过理想,甚至根本不可能存在?

然而,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我们看到:

在芬兰,这样的学校是真实存在的。

很多人看完后,既羡慕,又感动。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些许怀疑。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

童话一样的“教育”,能适应残酷的现实社会吗?

事实是,从来没有升学压力和考试竞争的芬兰,却培养出了最出色的学生:

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中,芬兰孩子的阅读、科学能力常年排在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强国。

从不考试、不留作业的芬兰,为什么却能够毫不费力地培养出这样一批精英孩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芬兰的“精神富养”,看看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每个人身上都有大把优点,需要的是发现和肯定

在芬兰的学校里,老师们有一个共识:

“哪怕我们中的某个孩子,不擅长数学或者科学,又不擅长艺术,我们依然能帮助他发现自己的力量。

可能是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擅长团队合作、有同情心、有好奇心等。”

也就是说,在芬兰,大家相信一个基本事实:

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有大把的优点,老师只负责去发现、去肯定。

相比之下,我们身边的很多的老师和父母,却似乎永远只盯着孩子的不足。

在孩子英语考试得了第一名时,他们惆怅地说:“什么时候你的数学成绩能像你的英语成绩一样?”

在孩子很有耐心地照顾小动物时,他们嘲讽地说:“这有什么用?这次考试你排第几?”

甚至曾有朋友跟我说,她主持学校的节目大获成功,兴奋地拍了视频给母亲看,结果,母亲看完就问了她一句话:“某某字你为什么要那么发音?你不觉得那么发音很奇怪吗?”

是的,这就是很多国内父母的真实想法:

你已经得了99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有1分没有得到。

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内化这样一双挑剔而苛刻的眼睛。

要知道,在生命早期,一个人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主要是依靠周围成年人的反应。

如果老师和父母总能看到孩子的优点并予以肯定,孩子也能将这种态度内化,形成“我是好的”这种基本信念;

反之,孩子长大后,其它方面条件再好,也会觉得自己像个垃圾。

曾看过一个节目,嘉宾议论:老天怕在长相上狠狠地惩罚了高晓松。

然而,高晓松却回应:可我是双眼皮呀。

轻描淡写。

可见,一个紧紧抓住自己优点的人,和一个紧紧抓住自己缺点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紧紧抓住自己优点的人,会拥有绝对的自信和乐观;

相反,紧紧抓住自己缺点的人,不管客观条件多好,也会越来越自卑和悲观。

你不需要成为最优秀的,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

在芬兰,画画、弹钢琴单纯是为了表达自己。

而不是为了考级、加分、竞争。

老师的解释是:

当你的人生中有一项爱好,你便永远不会孤单,不会绝望。

仅此而已。

这就是真正地把人当成人来看待:

爱好是为“人”而服务,“人”是第一位的;

而“鸡”着孩子考级、“要学就得学成第一名”的行为,完全本末倒置。

孩子成了爱好的奴隶。

去年,朋友的小区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两家人是邻居,他们的女儿在一起学琴,其中一家的妈妈对女儿的态度总是在两极摇摆:

当孩子弹得超过别人时,她又亲又搂,大加赞扬;

当孩子弹得不如别人时,她就一脸的鄙夷、怨恨,甚至讥讽打骂。

而且总拿另外一个小女孩来和女儿比:

“你看看人家,学得比你晚还弹得比你好,我要是你我都不想活了!笨死了!”

其实,朋友说,这个女儿弹得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了,但在妈妈眼里,她仍是竞争的失败者。

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女孩对学琴越来越抗拒,弹得也越来越差,而另一个先开始不如她的小女孩却稳步地前进提升着。

后来,就在后者登台表演前,这个嫉妒她的小女孩把人家从台阶上推下去,导致手臂摔伤,再也无法演出了。

可怕。

当一个孩子,从来没有被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而是作为一个工具长大的时候,其实潜意识里最怕的就是自己功能性不足的部分。

简言之,就是害怕自己没用了,不行了。

因为,“对父母有功能”,是她存在感和价值感唯一扎根的地方。

如果父母,永远在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

比功课,比弹琴,比画画,比舞蹈,比出头露脸的机会……

孩子的一生就会这样,眼睛不断看着外部、看着他人,他人的任何收获,都会成为自己的损失。

变成孤独的嫉妒者。

偏执地在“你好我就坏”和“我好你就坏”间二选一。

而反过来看芬兰的孩子,从小不被灌入“竞争”的意识,专注自身,反而能看见别人、欣赏别人。

打心里理解“你好我好,而我们不同”。

成长过程中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

只有“一直强过所有人”时,我才有存在感。

一旦别人比自己优秀,就觉得自己好像不存在了。

这种不存在简直太可怕了,混合了嫉妒、痛苦、焦虑、恐惧等种种感受。

相比,芬兰的教育真的充满了慈悲和智慧。

因为她已经参透了: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让一个人赢过所有人,而是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承认多元化人生道路,尊重个体的选择

一件特别酷的事:在芬兰,没有人会找不到出路。

你可以去上大学,也可以去职业学校,边上学边工作,而且任何工作都是好工作。

当被问到“什么是成功”时,一个小男孩说:

“如果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点钱,你已经算是了。”

“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好,平等的,没有人是最好的。”

一个事实是:

当一个人坚定地知道自己喜欢种田时,他不会去羡慕那个留学镀金的;

一个坚定地想去看世界有多大的人,他也不会羡慕那个留下考研的。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要什么时,他不会因为和别人不一样而焦虑,因为他知道——人的需求是各异的。

只有当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时,你才会盲目追求大家都要的,只是想比别人要的更多一些、更好一些。

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故事。

考公务员红了,于是一群人焦虑了,茫然地去考;

出国红了,于是羡慕海归,一窝蜂地去考;

考研火了,如法炮制。

……

时光匆匆过去,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机械地模仿着别人,以此来得到别人的认可。

却忽略了,弄丢了自己的人生,是多么遗憾的人生。

然而在芬兰,你不用和任何人比,也不用看着任何人。

来这人世间走一遭,你只需要找到你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就足够了。

爱是最重要的事,是对抗生活苦难的底气

很多人,社会功能极好,很成功,但活了这么久,不知道爱是什么。

甚至从来不确定,爱是不是真的存在过。

在芬兰的教育里,爱是最重要的事。

其实,很多困境里,人需要的不是什么解决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思路。

人真正需要的是爱,它是我们被生活按在地上干搓时,最好的润滑剂和缓冲剂。

你对一个孩子解释“爱”,可能有点抽象。

他明白用手拿着食物送进嘴里,叫“吃”,但未必明白“爱”这个动词。

可是你可以:

在他苦恼时,轻轻拍拍他的脊背;

当他笑了,你也弯一弯眼睛;

他学不会知识而沮丧时,不去责怪,没有轻视,而是望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他还有多少自己都不知道的闪光点。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会用贫乏的想象填补对“爱”的幻想。

写在最后

前段时间,微博有个热搜:

“精神上被富养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想芬兰的教育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如果你是父母:

请记着“活出自己”是人生最核心的事。

越是活出了自己的人,越愿意看到别人也活出自己。

所以,当你想干涉孩子时,停一停,想想是不是自身的问题。

试着放放手,不去过度控制孩子的人生。

孩子生而完美,我们不去破坏就已经很好了,还能教给他什么呢?

唯有自我成长,以给他更好的陪伴。

如果你是那个从没被富养的孩子:

不要灰心。

即使以往,我们没有被父母好好地精神富养过,但当我们见到了真正的富养是什么样子,我们依然可以自己成为自己的“父母”,自己“富养”自己。

  • 多做你喜欢的事、能滋养你的事

  • 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坚持你自己的选择

  • 去体验每一件事中你自己的感觉……

这些都会帮助你逐渐活出自己。

毫无疑问,自我实现之路都是一条艰难的长路。

但,这仍值得你去做。

总有一天你会意识到,人可以超越过去的经历,哪怕她从一片废墟中来。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

- The End -

作者简介:晴岸,心理学硕士,年轻妈妈,大千世界中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记录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