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是冲破阻碍的关键! -《精神健康讲记》连载33
远处是白马雪山一号营地
如果我们常常不经深思地提出一个个问题,把意识流的碎片不加整理地随意向外抛出,这些碎片跟自己有多大关系也不清楚,它们出现的原因也不了解。这代表我们离自己的内心,离我们的生活和实际经验距离太远,观照不够。
如果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时间说的话、做的事,离我们的内心近一点,健康的可能性就会大一点。
我上课向大家提问的方式,是一种训练,提醒我们去观察自己心里那些飘过的东西。禅修者在经过一些基本训练之后,就会比较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至少不会太随意地去问一个问题。他会知道现在是在什么地方,自己是在什么状态,说话做事的出发点是什么,对别人将有什么影响,这是上课前我想提醒大家的。
听众:最近有一年多的时间,我感觉身体特别紧张,间歇性的。有时候醒来,发现自己的手紧紧攥着,全身都不放松。生病的时候状态特别不好,肩颈特别紧,无法放松。生气的时候耳朵后面突突地跳,会突然出汗,然后很烦躁。
我很害怕生病,这大概跟我的童年经历有关系。后来跟老师学习禅修后,我学会慢慢地去观察自己,想去追溯童年的创伤,但是不安全感还有。我现在已经35岁了,有时候想表达的时候还是特别急躁,控制不好语速,遇到问题也会很慌乱,心里一点都不安静、不平静。
李辛:在我来看,你其实比一般人要安静,回到刚才说的童年创伤,你愿意讲吗?
听众:我在10岁的时候,受到过一些伤害,那个记忆和感受一直跟着我。后来长大了,有很多新的事情进来,我就逐渐忘了。但当我遇到生活中的困惑,自己解决不了,觉得很无力的时候,我就常常在晚上流泪。还有,这么多年来我都无法跟母亲沟通,不会表达,她也不会表达。我们把过去的问题隐藏了,她从来不提,可能以为我忘了,但其实我没忘。
李辛:抛开这个具体的事件,你妈妈在其他部分跟你的交流如何?
听众:她不善于表达,她自己的家庭就是破碎的。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我也没学会表达。
李辛:你倒不是这一类,你跟妈妈的关系中,可能是你没有得到足够的回应和肯定。一个小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一件事会不会成为创伤,并不取决于这件事有多严重,而取决于个人和周围人对这件事的认知。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作支持系统,就是家庭和社会对个体的正面态度。对于孩子来说,家庭还有老师往往是主要的支持系统,你家庭支持的部分可能一直就不够。
听众:我自信心从小不足,遇到事情容易退缩,也不会跟别人分享心里的东西,因为没有安全感。
李辛:你妈妈平时也不太跟人交流吗?
听众:不交流。
李辛:你现在跟你妈妈关系如何?
听众:生活上照料的关系,但心理方面的交流几乎没有。
李辛:你有自己的家庭吗?
听众:有。
李辛:你跟自己的家庭交流怎么样?
听众:也不太会交流。这些年孩子逐渐长大了,我突然发现我和我妈一样,好像很少给他爱,觉得自己很自私,很多情况下我会先考虑自己。
李辛:会不会是你过于自责呢?
听众:也可能是,我遇到事情会非常苛责自己,做不好的时候,我就总挑自己的毛病。
李辛:你先生是一个主动交流的人吗?
听众:他也不太会交流。结婚这么多年了,我从没向他打开过自己,包括我小时候的童年经历都没跟他提起过。
李辛:他会把他的经历跟你提吗?
听众:他也是很内向的性格,也不太会表达自己。他家兄弟姐妹三个,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很忙,没时间照顾他们,他的性格很沉。
李辛:他会默默地做觉得对你们好的事?
听众:是,但他不理解我,觉得我憋着不说,是我的问题。他试图想打开我,在我生完小孩有一些抑郁的时候,他说我这样把自己憋坏了,为什么不说。后来,可能时间久了,他觉得我就是这样的,就让我这样好了。
李辛:他有点累了,带不动你了。
听众:确实是,我们各归各,不愿意再交叉。
李辛:但从你的描述来说,你先生还是属于支持系统的一部分。回到我们今天分析过的重点,你觉得他的精神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听众:是稳定的,他的原生家庭构架很完整。
李辛:所以你的家庭生活中,你先生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中,只要有一个是稳定的,或者是清晰的,或者是积极主动的,或者是有勇气的,他就是这个家庭中能带来光的人,这点非常重要。
听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很烦躁,不知道当时是不是抑郁,总是苛责孩子。后来,我发现这个源于我小时候没得到认可,把苛责带到了孩子身上,比如他哭闹什么的,我就觉得他特别不懂事,对他没有包容心。
李辛:当我们身体差或者精力不足的时候,包容心自然会差一点,这是正常的。因为你的身体也比较弱,消化不了太多的东西,这也是很正常的,精神的消化力跟脾胃的消化力其实是一回事。
听众:我好像总是不愿意放过自己。
李辛:有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现在跟你妈妈之间精神上的同步强不强?
听众:没有,我们中间有很大的断层,很多年都不聊天,我们不知道彼此在想什么。她对我好像很放心,觉得我有稳定的工作,家庭也很稳定,这就很好了,她总是自以为是。
李辛:当你一个人难过的时候,你会想到谁?
听众:会想到自己小时候很可怜。
李辛:那个时候你会想到你妈妈对你的态度吗?
听众:也会想,觉得他们没有时间照顾我,但又想到他们也没有办法。
李辛:虽然你现在是35岁,但是你可能一直在跟你的过去,和你跟妈妈过去相处的精神模式在同步。打个比方,你属于新一代的苹果电脑,它原本可以自动升级,跟云储存同步,但你呢,一直在跟过去的DOS机和过去的老旧记忆在同步。
听众:我想的那些东西,要不要把它拔除?
李辛:不用拔除,其实它不重要,只是你过去的一小部分。
听众:所以没有必要再跟别人去说?
李辛:可以说,但是你认为现在遇到的所有困难都跟那件事有关,这只是你的探照灯习惯性聚焦在那里而已,这几十年,你一直是在老地方回旋。虽然读书、工作、结婚生子,但你还是停在那块礁石附近,你需要向前走。
听众:我不愿意跟我妈聊天,总感觉会从她身上能看到一个破碎的自己。
李辛:因为你现在还没有力量,没办法刷新。
听众:她总觉得对我有亏欠,其实她小时候也没有有过什么好日子,也没有安全感。
李辛:这些不用分析。35岁的你,用的还是15岁的那套程序。包括现在叙述的你,其实不是35岁的你,是过去用惯的一套老程序在表达。所以,我们不一定需要分析太多过去的东西。
我跟我的很多好朋友或是来咨询的比较熟悉的学员,常说三个字:向前走。你一直没有向前走,而是围着过去的障碍在建立你现在的生活。
听众:每当我受到挫折的时候,就会倒退回去。
李辛:你有足够的运动吗?
听众:运动的意识已经有了,也逐渐在做。
李辛:做得够不够?
听众:惰性非常大。
李辛:这个阶段,静坐不是你的第一选择。没有运动和觉知这两个前提,身心是相对僵死的。这时候的静坐,不足以把你从围着过去转圈的惯性程序里拉出来。
建议你先开始逐渐增量身体的训练,接下来的半年,可以计划怎么把身体强化,比如下蹲、跑步,买副小哑铃练肌肉,这是第一步。等到觉得自己体能不错的时候,找个伴去打羽毛球或者网球,训练一些对抗性的运动。
听众:在交友方面,是不是需要跟那种性格开朗的人在一起?
李辛:这会有用,最好你自己变成那样的人。而且,当你变成那样的人的时候,你身边就全都是这样的人。
听众:但我内心好像没有那么强大,总在过去徘徊。
李辛:要行动,不要分析,也不要说这些套话。
这些话在电视剧里一遍一遍地放,都不是我们自己的话,我们很多思维的原材料、模式、表达的语言,都是从别处借来的。
用最朴素的方法调整,运动、做最细小的家务、关心自己、关心别人,浇水养花,看它们发芽......这些都安心做到了,和它们连接得很好,和周围一切联结得很好,我们就不会不正常。不正常是因为我们老想着有比这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状态,总觉得好的东西在别处、在远方,不在我们自己这里。
听众:之前有一次看中医,他把我脉的时候问我:“你是不是受过惊吓?”然后问我是否愿意从宗教中寻求安全感,这个也是我想问李老师的,这个适合我吗?
李辛:其实,人不可能从任何外在找到真正的安全感,宗教也只是借给我们的一根拐杖,人的安全感和身体的能量、经络的流通度、心理的健康程度、眼界的开阔、经历的丰富等都有关。
你先从运动开始,让你的室友提醒你,今天晚上就开始做,从下蹲开始。这是个简单且有效的开头,不要再到处找了,所有来自外在的人、物都是调料。没有自觉自立的决心,即使再伟大的上师也会异化成一种美味调料,我们得有自己的大米饭。
听众:我做事情总是不敢正面面对。
李辛:不用说这些话了。
听众室友:今晚先做下蹲吧,我提醒你。
李辛:做有用的事,说有用的话,思考有用的想法。
我们就这点儿时间和精力。我也可以安慰你,但这不是有效率的对话。对大家来说,也是在围观一个没意思的电视剧。去做!
我从小身体不好,有段时间觉得自己特别软弱,我不喜欢这个状态,就开始锻炼。30岁的时候,刚开始给人做心理咨询,发现自己很没耐心。我就想,老天啊,请你提醒我,多一点耐心。于是开始留意和提醒自己。很快,两周之后,我觉得好一点了。
人要有愿望,有愿望之后,得去行动。
行动真的太重要了,否则,20年后还是老样子。
我刚才说的话是给所有想改变自己的人,哪怕你已经60岁了。
我爸爸70多岁的时候,血糖非常高,需要打胰岛素才能降下来。然后,他开始慢跑,今年他80多岁了,还在慢跑、打太极、走路,每天锻炼两个小时,下雨外面不能跑了,就在家里运动。他早就不打胰岛素了,而且什么都能吃,健康状态不错。
行动是冲破阻碍的关键!
等你都准备好了,可以去练一练武术,身心的阳气起来之后,再去静坐。现在虽然也可以静坐,但不要作为主菜,也不要随便给自己贴标签。你刚才很多时候都是在给自己贴标签,这些标签围在你周围,严重阻碍了你的身心发展。
等你能够打一个小时的羽毛球或网球,能把教练打得气喘吁吁的时候,你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人的想法是随着自身的能量水平一直在变化的,你目前的能量水平、想法和思考模式只能是低版本的。当你能够跑1000米的时候,就比较厉害了,能跑3000米的时候,就会有一些笑傲江湖的感觉了。
大家可以试试,如果有人平时走路都喘的,要做个渐进计划,争取让自己在3个月之内能够渐渐每次走到10公里,慢慢递增,我身边有好多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