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哥窑新论之十八 到底是亲兄弟、表兄弟,还是江湖兄弟? ——宋代官窑和哥窑瓷器再探讨
2.鼎彝之象。北宋末年,诞生了一部由宋徽宗敕撰、王黼著述的重要金石学著作《宣和博古图》,该书著录了宋代皇室在宣和殿收藏的自商代至唐代的青铜器839 件,是宋代古器物图录中规模较大的一部著作,建青铜图像著录上的首创之功,奠定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基础。《宣和博古图》大观初年(1107年)开始编纂,成书于宣和五年(1123年)之后。该书有30卷,将839件古代青铜器分鼎、尊、罍、彝、舟、卣、瓶、壶、爵、斝、觯、敦、簠等二十类。每类有总说,每器都摹绘图象,勾勒铭文,并记录器的尺寸、容量、重量等,有一些还附有考证。所绘器形准确,图旁器名下注“依元样制”,或“减小样制”等以标明图象的比例,按照“祭祀礼器规格档案”的格式所列。《四库全书总目》评述《宣和博古图》:“其书考证虽疏,而形模未失;音释虽谬,而字画俱存。读者尚可因其所绘,以识三代鼎彝之制,款识之文,以重为之核订。当时裒集之功亦不可没。”可见,《宣和博古图》已成为后世青铜礼器或陶瓷器制作的范书。史载宋高宗赵构在逃亡途中,曾将随身携带的《宣和博古图》遗失,立即命人按照《宣和博古图》的模式,重新考证并绘制博古图,以指导祭祀礼器的制作。
同时,该书对官窑、哥窑创作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宋朝非常重视礼制,仅北宋,朝廷就多次进行了礼书、礼制的修订。建国之初太祖赵匡胤即命人仿照唐朝的《开元礼》而加以“损益”,编纂成《开宝通礼》二百卷。真宗赵恒时,设置礼仪院,负责每年增修礼仪制度。仁宗赵祯时,由组织人多次编修礼书,最有代表性的是嘉祐间欧阳修所编《太常因革礼》一百卷。神宗赵顼时,由龙图阁直学士宋敏求等编纂成《朝会仪注》《祭祀》《祈禳》《蕃国》《丧葬》等礼书。徽宗赵佶时,组织人编成《五礼新仪》二百二十卷,正式规定了皇帝和品官、士人、庶人婚丧嫁娶方面的礼制,作为社会礼俗的准绳,其中关于士人和庶人的礼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民间通用礼。重视礼制的结果是产生了诸多的致礼活动,众多的活动又造成了礼器需求量的增加;官窑、哥窑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补朝廷礼器之不足。所以,官窑、哥窑生产之初,很大一部分产品为礼器,这就使其具有了浓重的鼎彝之象。
图17:宋官窑灰青釉三足尊,藏友藏品。
3.玄远之色。南北朝时期的周兴嗣编纂的、在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千字文》的第一句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句话在旧时读过私塾的人都耳熟能详,相信对宋代人同样有很大影响。“天地玄黄”说到了天地的颜色,即《易经》里说的“天玄而地黄”。“地黄”的“黄”好理解,“天玄”“玄”是什么颜色?“玄”为“悬”的古字,表示由绳悬挂,再引申出“天空”“幽远”等意;指颜色时,其本义指赤黑色,因为颜色较为模糊、深沉,由此引申出深奥,玄妙等意思。北宋官窑和传世哥窑的“灰青”也好,“米黄”也罢,都是在宗法自然界的“玄黄”感,因为,大千世界,真正纯而又纯的颜色反而不多,多的是过渡色。北宋官窑和传世哥窑为什么要选这种釉色?这种釉色美在哪里? 实际上,可能大多数现代人初见这种颜色都没有很强烈的感性审美认同,而只是有诸如“古香古色”“古朴素雅”之类的理性判断。但是,随着对宋瓷认识的深入,随着对古陶瓷审美能力的提高,你会被这种釉色深深吸引,不仅仅是因为其如玉般温润,也不仅仅是因为其有“金丝铁线”,而是因为这种釉色有一种“玄远”感。
青瓷是以铁为着色剂而呈现不同色阶的青色,铁在瓷釉中以三氧化二铁或者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三氧化二铁含量高,则青瓷发色偏黄;氧化亚铁含量高,则青瓷发色偏绿。氧化亚铁必须在还原气氛中才能出现,其与三氧化二铁的存在是一个可逆的化学反应,所以青瓷必须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北方烧瓷用的燃料是古书中称为石炭的煤碳,以馒头窑烧氧化焰(中性焰)为主;南方瓷窑用的燃料是木柴,以龙窑烧还原焰为主,所以,在唐代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北方以烧白瓷闻名,南方以烧青瓷取胜。至宋朝,北方的耀州窑、汝窑、官窑等都是通过氧化亚铁的还原,烧制出釉面如玉如脂的青绿色瓷器来。官窑、哥窑大部分为以青为基色的粉青、灰青、油灰青等器物,少部分为以黄为基色的炒米黄、米黄、浅黄等器物,其根本原因就是釉料中三氧化二铁或者氧化亚铁含量多寡。而由于当时对窑内所有器物不可能做到温度完全一致,所以就产生了丰富而神秘的玄远之色。
图18:南宋官窑青瓷葵口碗,现藏台北故宫。(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微信号:liuguochenwx.刘国臣 河北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