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味药,把肝气“稳住”!肝稳,血压就稳,这小方子值得体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中医藏象学》 、《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给你聊聊,中医当代临床中,用于降血压的一个小窍门。

   这就是用两味药水煎服。什么呢?桑白皮,配上地骨皮。

   具体用法就是,桑白皮和地骨皮各3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上午8点服一次,晚上8点服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在这个过程中,暂停其他降压药。

   听上去,这似乎是有点小偏方的意思了。

  

   但是我跟你讲,这不是偏方,是早在15年前,就曾经公开报道过的临床经验。当时刊载这经验的,是《中国民间疗法》。这个办法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二皮饮。

   我还记得,我曾经把这个配伍,拿给我的师父看。

   我师父瞅一眼,对我讲,这法子,治标还可以,想要治本的话,得另加一点东西。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尝试一下,挑那种轻度、中度的高血压患者。

   得到老师的肯定,我心里有底了。

   恰好那阵子,我家中有一个亲属,患高血压多年。他特意坐火车来找我看。

   我一瞅,好了,机会来了。

   刻诊,见脉象弦而细数,苔薄黄,舌质红,伴随心烦、口渴口干、头晕、睡眠差等现象。经查,血脂高。按照他五十来岁的年龄,我认为,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我跟他讲,我最近新学了一招,你要是信任我,我给你用一用。这个办法不同于常规疗法,有点意思。

   他说,行,我信。

   我告诉他:地骨皮、桑白皮各30克。配生地、玄参、牡丹皮、泽泻各10克,珍珠母20克,山楂20克。

   我嘱咐,这段时间先把别的降压药停一停,看看效果再说。

   结果,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这个亲属用药一个月以后,血压基本降到正常范围,而且相当稳定。

  

   我兴奋的把这个效果告诉我师父。他也很高兴,说这的确可以借鉴。

   看起来,这一招好用。那么,它的道理是什么呢?我把我对此的思考,给您简单汇报一下。

   其实,我这个亲属的问题,正如我所想,属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就是说,这个人由于肝阴不足,阴不敛阳,所以肝阳之气上逆。肝气往上走,导致患者头晕、心烦、易怒、脸红、血压升高、睡眠不安、口中渴。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这个是标准的肝阳上亢的舌脉。

   这时候,关键就是把上逆的肝气“压下去”。怎么压?我觉得,桑白皮和地骨皮搭配,有这方面的功效。

   桑白皮是什么?桑白皮就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这个东西性味甘寒,入肺经,能泄肺平喘、利水消肿。它对于改善肺热咳喘是很有帮助的。那既然它入肺经,为什么能帮助我们理肝气呢?因为肺属金,肝属木。肺金可以克制肝木。咱们通过桑白皮,把肺中的火热之邪去掉,理顺肺气,就有助于让肺金之气,克制肝木,从而起到调肝作用。

   地骨皮又是什么?它其实是茄科植物枸杞、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这个东西性味甘寒,入肺经、肝经和肾经,能清热、滋阴、泻火、凉血。它的药性,也是往下降的。上逆的肝气,遇到它,也会收敛几分。

   另外,无论是地骨皮还是桑白皮,现代药理研究都认为,有明确的降压作用。

   当然了,正如我师父所说,这两味药配合在一起,其实是治标之举。要是想真正改善,必须配合别的中药材。我的这个亲属,辩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以治疗的时候,无疑就需要滋阴潜阳。因此,我加上滋阴的生地、玄参,清热凉血的牡丹皮,潜阳平肝的珍珠母,以及可以活血化瘀、降低血脂的山楂、泽泻。

   这就是我的思路,比较简单。

   所以我说,这个地骨皮配上桑白皮,对于轻度的、中度的高血压患者,证属肝阳上亢的,算是不错的调治方法。重一点的高血压,我觉得就未必好用了。在这两味药的身边,可以随症加减。头晕的,加天麻,手麻的,加桑枝,失眠的,加酸枣仁等等。

  

   我把这小经验写出来,供我的读者参考吧。脾胃虚寒的人,阳气亏少,气血不足的人,要慎用。外感风寒的时候不要用。桑白皮和地骨皮的常规用量,都不超过15克。30克,是大剂量的用法了。患者胃肠是否耐受,值得警惕。故而,非专业读者,请务必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切!专业读者,不妨借鉴一下,说不定可以增进临床效果。

   总之,治病就是这样,你的肝阳上亢了,肝气不听话了,就得想办法把它稳住。稳住你的肝,也就稳住了血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的身体哪里失衡,就去调哪里,一直调节到全身稳定、阴阳平衡,病就没了。这一想,中医还是挺简单的,是不是?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