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堪比丞相:西汉的“大司马大将军”到底是什么官职?
汉武帝时期将星璀璨,无数热血男儿投身军旅、抗击匈奴,为保卫国家安全,开创帝国盛世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抗击匈奴的诸多将领中,唯有卫青一人被汉武帝封为“大司马大将军”,整个西汉200余年,只有卫青、霍光、王凤、王商4人被授予“大司马大将军”称号。
那么,西汉的大司马大将军到底是什么样的官职?
卫青和大司马大将军
到了汉武帝时期,大将军官职又发生了变化。为了肯定和表彰战功突出的将领,汉武帝一朝设置了大将军的新职位——大司马大将军,作为全国最高的军事统帅。卫青于公元前119年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这一新职位。
汉武帝画像
汉武帝时期,卫青为何成为唯一的大司马大将军?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卫青在军事上确实厉害。公元前129年,汉武帝让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率领4路大军北伐匈奴。在北伐作战的4路大军中,只有卫青的大军深入龙城,斩首匈奴700多人,大获全胜。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军在河套平原决战匈奴,驱逐匈奴楼烦王和白羊王,消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公元前123年,卫青连续两次主动出击,歼灭匈奴万人。公元前119年,卫青在漠北决战中,歼灭匈奴单于的嫡系部队19000多人,大获全胜。
卫青出击匈奴,每次战斗都是大胜而归。相较于李广、李敢、公孙敖等将领,卫青作战体现出其高超的军事才能。汉武帝封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让他总管全国军事,这是汉武帝对卫青才能的直接肯定。
其次,汉武帝和卫青的关系特殊。汉武帝的皇后是卫子夫,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用今天的话说,卫青就是汉武帝的小舅子。西汉时期,外戚势力影响很大,汉武帝不得不倚重外戚势力来维持朝中政治势力的平衡。这是汉武帝封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的又一个直接原因。
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大司马大将军的地位堪比丞相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先秦到西汉时期军队最高统帅的官职演变。
唐虞夏商时期,当军队进入战争状态,由大司马领导军队对敌作战。和平时期,中央政府设置大司马一职,负责日常的军队行政方面的事务。
秦统一六国后,中央政府设置“三公”总管全国军政大事,三公分别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是国家行政方面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是国家监察方面的最高长官,而太尉代替了大司马,成为国家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三公并列而排,地位完全相同。换句话说,秦朝的太尉就堪比丞相。
汉高祖画像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在国家行政体系上,刘邦“汉承秦制”,沿袭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朝廷的最高军事长官依然叫太尉,在地位上和丞相平起平坐,太尉这一官职沿袭到汉武帝登基后。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取消太尉一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一职。根据史书《汉旧仪》记载:“(汉武帝)罢太尉,法周制置司马。时议者以为汉军有官侯、千人、司马,故加‘大’为大司马,所以别异大小司马之号。”可见,汉武帝设置大司马,其目的就是让大司马取代太尉。
然而,大司马和太尉这两个职务又有区别:太尉是独立的官职,朝廷设置的太尉能独立掌管国家军事。而汉武帝时期的大司马就不同了,这个大司马并非独立官职,只是“兼官”或“加官”,什么样的大司马能成为和丞相平起平坐的最高军事长官?这就看被授予大司马“兼官”的将军有多大的战功,在将军等级中处于哪个职级?
根据汉朝法律的规定,被授予大司马“兼官”的将军有4个等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其中,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地位相当于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的地位于上卿。加尊大司马“兼官”后,职位不变: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的地位相当于丞相,大司马车骑将军、大司马卫将军的地位相当于上卿。
大将军是军队体系中战功最多、地位最高的将军,而大司马又是汉武帝设置的,取代太尉总管全国军队的“兼官”。“大司马”和“大将军”一结合,自然成为名副其实的掌管全国军队的最高长官。卫青凭借个人战功,以及他和汉武帝的关系,成为汉大司马大将军,相当于成了西汉军队的核心顶梁柱。换句话说,其地位就等于秦朝的军队最高长官太尉,和丞相平起平坐。
霍光画像
到了汉成帝时代,大司马后面不再与大将军组合,而是与丞相、大司空并列为三公。三公成为皇帝的三个最高辅政之臣,大司马居首位。篡汉的王莽就担任过大司马。到了东汉时期,大司马又被改回太尉,大司马称号至此消失。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军事典章制度》 刘向东 白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