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行书笔法之七/王羲之“横画” 2024-05-05 07:43:15 7、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孙过庭《书谱》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简简单单的一笔横画,竟会浮现出阴阳向背的精微变化,这种神奇的技巧,没有人比王羲之更能得于心而应于手了。《集王兴福寺碑》局部大雅《集王兴福寺碑》的“一”字,笔锋平切入纸,稳稳加力,至中段处奇峰突起,破锋空提上冲,收束大幅回摆,至中段破锋处呈钩环状。一画之间,起伏跌宕,锋起锋落,的确犹如山势奇变,有王维“分野中峰变,阴晴重壑殊”之诗境,此字约略仿佛。《二谢帖》起首的“二”字,外耀锋芒,第一画入笔向侧下方流利而悠长地滑切,点画下沿形成优美短弧形,锋势柔和,回摆轻盈;第二画入笔较为陡直短促,稍取弯翘之势,铺毫后鳞勒涩进,收笔时有一沉实的动作,很小的顿挫,蓄势后出锋,短而结实。二画之间空间开阔,笔势走向基本平行,而着力点的微妙差异“和而不同”。《二谢帖》的“未”字,两个横画的入势亦颇为相类,均是凌空侧向的鹰击长空式的扎入,线型成茅尖状,第二画至中段横截笔锋,向左上方疾进直冲,一画之间,有奇峰突起之势。不妨做一个游戏,仔细观察《二谢帖》每一笔横画的锋势运动,那千岩竞秀的气象会使你产生目不暇接的“痛苦”吧! “痛苦”之后,文徵明的几行字摆在眼前,也来观察每一笔横画,如果也把它们比作山峰,那么,这每一座山峰都是没有起伏的,而所有的山峰都完全是同样的山脉走向。王羲之《二谢帖》与文徵明《七律诗帖》对比图再回过头来重新观察《二谢帖》的每一笔横画,大概你目不暇接的“痛苦”会进一步加剧了吧!(待续) 赞 (0) 相关推荐 王羲之书法《二谢帖》,单字高清,直接收藏 <书法微课堂>经典书法学习研究资料,<二谢帖>单字高清. 二谢帖 [名称]二谢帖 [作者]王羲之 [书体]行草 [时代]东晋 [材质]白麻纸墨迹 [形制]立轴 [规格]纵28. ... 王羲之行书教学:王羲之常用笔法是什么?掌握了才能正确临帖 王羲之行书教学:王羲之常用笔法是什么?掌握了才能正确临帖 王羲之行书笔法系列之二十四:学王羲之书法,为何难在高古味儿? 24 章法:星羅棋布 字字独立型行书章法由于不借助于牵丝引带或实笔连绵的形迹节奏变化,其虚空 把握和整体联系之理颇难言传,正如唐太宗<圣教序>所谓:"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 ... 王羲之行书笔法之二十/王羲之《频有哀祸帖》的片断性章法 21.片斷性 王羲之行书在章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片断性.一个片断完成后,一般有比较明显的停顿意味,然后下一个片断再独立开始,往往并不顾及与上一片断的连贯性. 这样,就形成了清晰的段落组,在节奏上产生时断 ... 王羲之行书笔法之十八/“紧敛之势”,有多夸张? 18緊斂之勢 王羲之行书字态于收放之间变化良多,取紧敛之势的字例,将整体间架向内团聚,挤压成狭长空间,形成强烈的纵向展开意味,同宽舒之势的横向展开对比强烈. 如<集王圣教序>的" ... 王羲之行书笔法之十七/“解构”之笔 17.解構 "解构"是法国现代思想家德里达提出的déconstruction概念的汉译对应,所谓"解构"在思想史上是指对某种已设定的稳定结构模式的拆解.假借于书 ... 王羲之行书笔法之十五/笔意圆融的大回环,后人为什么都写不好? 15.環兜之法 王羲之行书纵横点画衔连的笔势引带,有时以实笔环兜出之,裸露出引带的轨迹,使之与纵横点画合为一体,显现为弧线变化多端的围合封闭的圈环形态. 这种笔意圆融的圈环与其他一拓直下型点画的配置多 ... 王羲之行书笔法之十四/王羲之如何写横折框架? 在书法中,横折框架结构如何化方为圆,从而意态流美?后世名家,学王颇多,能刚柔相济的却并不多-- 14.迴兜之法 王羲之行书中对于横折框架构成之局部常常化方为圆,处理为一笔内转回兜之弧线,意态流美,骨气 ... 王羲之行书笔法之十三/王羲之“连笔”,“断而还连”怎么学? 13.狀若斷而還連 唐太宗为<晋书>撰<王羲之传论>,评王书有云:"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 连." 王羲之行书点画之间的呼应贯通笔随势动,势到而笔到,为有形之 ... 王羲之行书笔法之十二/王羲之真正的伟大,为行书指明了方向! 12.末筆收束回扣出鋒 处于素朴状态的以楼兰残纸为代表的魏晋一般行书尚沿用汉隶.章草的横摆体 势,纵向连贯的意识相当淡薄:末笔收束一般与其他笔画收束无异,笔锋运行到位,便停下来,抽离纸面,很泰然,又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