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与五禽戏,以及它的版本们
提起五禽戏,人们一般会联想到几个问题:五禽戏到底是不是华佗所编创的,哪个是最正宗的?为何市面上有那么多不同版本的五禽戏?我要是想学,该练哪个。五禽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的新先人们呢,模仿百兽,用来祈福、去病,通过以舞降神、以舞祛病,他期望把这种动物的超能力运用于人体健康和社会生活中。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五禽戏记载出自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华佗传》。书中这样记载,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这曰呢,是古人的文言方法,就是虎鹿熊猿鸟(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蹏(蹄)足,以当导引。然后还说呢,感觉身体不快的时候,不太舒服的时候,就起做一禽之戏,就开练,沾濡汗出,练到微微出汗的时候,再扑上粉,感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胃口大开。但是遗憾的是,华佗与五禽戏,仅有以上文字记载,未及其他。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具体动作的图谱和方法。这也就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你也就能知道,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版本的五禽戏。那么最早用文字来记录五禽戏动作的,就是用文字来描述动作过程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医陶弘景。他在《养性延命录》中,这个《养性延命录》呢,它是辑录了上自炎黄下至魏晋之间的导引养生理论和方法,因为这个陶弘景他是一个大医家、大养生家,同时也是一个道家学者。《养性延命录》中呢,详细记载了五禽戏具体操作方法,我呢找了这么一段出来,挑重点给大家念一下,你感觉一下这动作。“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三踯,长引腰,乍前乍却,仰天即返,伏距地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三,左申右脚,右申左脚,左右伸缩亦三止。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各七。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倒悬,左右七;坐,左右手钩脚五,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扇鼓力,各二七;坐,伸脚起,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这是最早五禽戏功法的文字。后世画家根据《养性延命录》的文字介绍,将五禽戏动作绘成图谱。一看,确实是上蹿下跳,摸爬滚打,特别形象,姿态逼真,就是太难了。接下来,五禽戏的传承就像开枝散叶一般,出现了很多流派版本,有五禽戏、五禽舞,五禽气功,还有五禽拳、五禽散手等等,形成了一个繁杂的五禽戏系列,那么面对这么多的选择,该练哪个呢?这里我们还是引用大医家、道家学者,葛洪所说的一句话:导引动作大多相似,或仰俯或屈伸,取其精华而常习之。这导引动作呢,有很多相似的地儿,那么你就把它的精华摘取出来,经常练习,有几个具体的建议。第一,如果之前学过一套五禽戏,可能是和当地师傅学的,也可能是在学校学的,你自己也没生扔,经常练,感觉效果不错,那你就坚持习练,适合自己的,便是你自己的武林。第二,如果想学,还没有开始学,那么就建议学一套国家组织编创的。首先它的传承和科学性都是经过验证的,再者呢,一大堆专家学者和师傅的智慧总胜过一个师傅的智慧吧,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三,如果想着重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腰肌劳损,可是时间又有限,那你就从五禽戏、八段锦、诸病源侯论这些导引方法中呢,选择几个针对性强的,专门练这个腰部导引的,来对症练功,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