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国保--(5.史迹建筑)

本篇目录:

************************************

32    32.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

1931年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

33    33.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

1932-1935年                             四川省通江县

34    34. 平顶山惨案遗址

1932年                                   辽宁省抚顺市

35    35. 瓦窑堡革命旧址

1935年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

36    36.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1937-1946年                             陕西省西安市

37    37. 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

1938-1939年                             河南省确山县

38     38.陈嘉庚墓

1953年                                  福建省厦门市

39     39.冯玉祥墓

1953年                                  山东省泰安市

40     40.郭沫若故居

1963-1978年                             北京市西城区

41 41. 聂耳墓

1980年                                  云南省昆明市

**********************************************

32.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


1931年初,红军攻克新县新集,此后,这里就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31年5月,中中中央鄂豫皖分局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新集成立,张国焘任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陈昌浩、沈泽民、曾中生、舒传贤、郭述申、周纯全、高敬亭等任分局委员,曾中生任军委副主席。7月,在新集召开鄂豫皖边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高敬亭任主席。11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1932年1月,组成中共鄂豫皖省委,沈泽民任书记。旧址群包括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鄂豫皖省苏维埃政治保卫局旧址等革命旧址。


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位于新县县城首府路。1931年5月,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在新集成立。军委主席由分局书记张国焘兼任,曾中生、邝继勋、徐向前为副主席。军委下设参谋部、政治部、秘书处、经理处、军医院、航空局、彭杨军政干校等机构。同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黄安七里坪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方面军总部设于军委机关内。红四方面军成立后,在中央分局及军委领导下,连续取得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战役的胜利,使敌人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宣告破产,确保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发展,创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极盛局面。1932年,四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四方面军西征川陕边,旧址遭到毁坏。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整个建筑结构紧凑,庭院对称,廊檐宽阔,宏敞明亮,宁静幽深。门楼式大门,上方悬挂着徐向前同志1980年4月为旧址题写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匾额,顶部是花砖挑脊,两端有燕尾山墙,大门前有石鼓门磴一对。左右临街墙上为五对图案花窗,中间一条长廊把整个建筑分成南北两部分。从门楼进入长廊,有一道木隔扇门,里边是长方形天井小院。长廊两边的房屋各自组成4个方形天井小院,院内陆坪用石条铺砌,四周有廊檐围绕。檐柱上原来镶嵌有精美的卷草花撑。


1931年2月,红军打下新集(今河南新县)后,鄂豫皖党政军的首脑机关便由箭厂河、七里坪等地迁到新集城,并在这里成立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省委、军委、省工农民主政府和红四方面军总部。从此,新集便成为鄂豫皖边区革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也随之由七里坪迁往新集,并更名为"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亦称"省苏维埃工农银行",属省级银行,实际履行了总行职能,行长由特区苏维埃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主席郑位三兼任。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3.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檀树岗乡。1927年9月,中共黄安县委在七里坪文昌宫召开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另一个旧址,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县城诺江镇文庙街8号,该址坐北向南,原系通江文庙,始建于宋嘉祐七年,后毁,明景泰壬申年在旧基重建,清咸丰四年进行过大的修缮,改双重檐歇山式为单檐悬山式,保留了原建筑的基础及大木结构。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呈梯形布局,逐次升高。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于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4.平顶山惨案遗址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好河山陷于日军铁蹄之下。1932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杨柏堡采炭所”等地被途经平顶山村的辽东民众抗日自卫军袭击,日军以平顶山村民没有报告即“通匪”为名,于次日出动守备队和宪兵队包围了平顶山村,将全村三千余名男女老幼驱赶到平顶山下,开始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日军先用机枪扫射,又用刺刀重挑一遍,甚至挑出孕妇腹中的婴儿。


最后为了掩盖罪行,用汽油焚尸,放炮崩山,将殉难者的尸骨掩埋于山下,并纵火烧毁了全村八百多间房屋,将平顶山村夷为平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平顶山惨案”。1951年3月,为了纪念在1932年“平顶山惨案”中死难的同胞,抚顺市人民政府在惨案旧址建立“平顶山殉难同胞纪念碑”,1971年建“平顶山殉难同胞遗骨馆”,馆内陈列有在现场发掘出的殉难同胞遗骨800余具以及部分遗物。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将“平顶山惨案”遗址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瓦窑堡革命旧址

瓦窑堡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子长县(瓦窑堡)城内下河滩小东门,为一排五孔砖窑。1935年12月下旬在此召开了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12月27日毛泽东又在瓦窑堡城内天主堂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党的统一战线的根据,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1988年1月13日,瓦窑堡革命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6.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也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内西五路北新街七贤庄1号,取魏晋时代“竹林七贤”的“七贤”二字,院落坐北朝南,共十所,现在建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办事处前身为红军驻西安联络处,“七七”事变后更为现名,为全国15个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办事机构。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7.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


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1938年9月,中共中央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领导,成立了中原局,刘少奇(化名胡服)任中原局书记。在此之前,中共河南省委先迁入竹沟,彭雪枫、李先念曾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这里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原革命根据地中心,也是新四军二、四、五师的发祥地。1939年11月确山惨案之后,中原局转移。


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河南省确山县县长纠集反动武装近2000人,突然对驻确山县竹沟镇的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留守处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确山惨案。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8.陈嘉庚墓


陈嘉庚(1874~1961),为著名爱国华侨领袖,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1961年病逝于北京,后归葬于鳌园。鳌园原是南浔江的一个小岛,上有“鳌王宫”庙,抗日战争期间,毁于战火。1950年,陈嘉庚为纪念集美解放,在此填海扩屿,兴建鳌园,历时4年竣工。鳌园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建筑宏伟,石雕精美。园门北向,内有长廊,两壁雕镂自然景象和历史故事人物。


1950年,陈嘉庚为纪念集美解放,在此填海扩屿,兴建鳌园,历时4年竣工。鳌园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建筑宏伟,石雕精美。园门北向,内有长廊,两壁雕镂自然景象和历史故事人物。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陈嘉庚墓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9.冯玉祥墓

冯玉祥墓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西麓、西溪口东侧,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爱国民主人士冯玉祥的墓葬。冯玉祥曾于1932年3月至10月、1933年8月至1935年10月两次在泰山隐居,1948年9月1日在黑海因轮船失火遇难后,

遵照其生前意愿,迁葬至此。


冯玉祥墓在1952年动工,1953年10月15日举行骨灰安葬仪式。墓为削山而建,正面为一石砌的墙,从上到下依次是郭沫若所题“冯玉祥先生之墓”、冯玉祥头像、冯玉祥1940年所做的诗《我》和祭台。冯墓东南方向有冯玉祥原配夫人刘德贞墓。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冯玉祥墓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0.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在西城区前海西沿18号。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园,后成为恭亲王奕?府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年间,恭亲王的后代把王府和花园卖给辅仁大学,把此处卖给达仁堂乐家药铺作宅园。1963年10月,郭沫若始居于此,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郭沫若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


故居为大型四合院,大门内有一座树木点缀的土丘,二门内的5间北房为其工作室和会客厅,东耳房是卧室,东西厢房各3间。四周回廊环抱,有封闭式走廊通往后院。另外还有一东跨院,故居里保存了郭沫若的大量手稿、图书等珍贵文物资料。院内有郭沫若夫妇亲手栽种的银杏和牡丹,其中“妈妈树”最具特色。


 步入庭院,草坪上是一座郭沫若先生全身铜像,神情怡然,似在小憩,又似沉思。穿过垂花门,是由东西厢房和两排正房组成的二进四合院,回廊、暖廊将其连为一体,迎面五间正房是郭先生的卧室、写字间和客厅,均按原状陈设展览。


郭沫若先生自“五四”运动以来,一直活跃在我国文化科学战线上,他不仅在文学、艺术、史学、古文字学方面成就非凡,而且还是一位富有感召力的社会活动家。生平展正是按照这一主线,通过郭老的手稿、著作、历史图片与其它展品,介绍了他在不同历史时期在诗歌、戏剧、文艺理论、古文字与古代社会研究以及书法艺术等不同领域中的成就,介绍了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阶段中的历史功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科学文化教育战线及国际交往、和平运动等方面的不朽贡献。为使观众能对郭老有更深刻的了解,专题陈列室还将郭老在各个学术领域或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就进行专题介绍。


 1988年1月13日,由国务院公布郭沫若故居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1.聂耳墓


《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人民音乐家——聂耳的墓园,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大华寺与三清阁之间的山坡上。1980年5月,昆明市将聂耳墓迁于西山太华寺与龙门之间,新墓形似一架弹拨乐器。原墓志铭由大文豪郭沫若书写。另外,聂耳遇难地日本藤泽市鹄沼海岸立有纪念碑。


聂耳墓在云南昆明西山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有一片缓坡,松柏森森,绿树丛中,长眠着人民音乐家聂耳。他的墓地呈琴状,主体为琴盘,墓穴琴颈,道上七个花台,呈琴品状,象征着七个音阶;道上的24级石阶,示意着他仅活了24岁。琴盘顶部,七块晶莹的墨石上,分两行横书“人民音乐家聂耳墓”。墓地设计新颖,构思精巧,既富于特点,又显得庄严大方。


1988年1月13日,由国务院公布聂耳墓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国保--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41处分五篇全部完成。

(0)

相关推荐

  • 夏代古城惊现河南,在平顶山发现众多遗址,究竟有着怎样的奇观?

    龙山古城在平顶山发现了7座,而蒲城店遗址龙山古城是这7座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且考古价值也是最高的一座城.这片遗址年代一旦经过确定,将对探讨原始社会城池的布局.人们的居住形式以及社会组织结构,对华夏文明起 ...

  • 游记:昆明6(聂耳墓)

    我上小学时老师告诉我们:聂耳,他是国歌的曲作者,是个大音乐家. 以后.看电影<聂耳>知道他的人生道路的跌宕.坎坷和伟大,心中十分地敬仰他. 所以我到昆明西山龙门旅游时.得知他的墓在那里,我 ...

  • 苏维埃鄂豫皖壹圆

    1932年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造壹圆银币,正下铸"工农银行一九三二年造",背铸"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啊",面刻"品徐在皖剿匪时荣获纪念"字样

  • 汀州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岁月痕迹与红色记忆

    汀州古城 老城信步晓来风,曲巷长街处处通. 花气萦浮烟火气,黌宫咫尺梵王宫. 砖侵岁月苔滋绿,池蕴星霜日映红. 识得汀州千古地,流连记取旧时空. 汀州城地处闽赣边陲要冲,自唐至清,曾是州.郡.路.府的 ...

  • 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一九三二年造壹圆银币

    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一九三二年造壹圆银币 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一九三二年造壹圆银币 pingpu

  • 1932年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壹圆纸币一枚

    1932年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壹圆纸币一枚,修补,五成新

  • 1932年鄂豫皖省苏维埃工农银行伍角纸币一枚

    1932年鄂豫皖省苏维埃工农银行伍角纸币一枚,修补,五成新

  • 随笔〡徐强:在聂耳墓前唱国歌

    在昆明西山拜谒聂耳墓.(视频制作:徐强) 在聂耳墓前唱国歌 昆明,西山.古木参天,葱葱郁郁. 滇池湖畔,西山罗汉山的一个缓坡上,苍松翠柏掩映之间,聂耳墓园静谧庄严,格外清幽.游人至此,无不驻足凝神,肃 ...

  • 第三批国保--(1.史迹建筑)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258处.6个部分.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一) (一)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共41处) 1 1. 洪秀全故居 清代中期   ...

  • 第三批国保--(2.史迹建筑)

    本篇目录: **************************************** 11 11.孙中山故居 1892年                              广东省中山市 ...

  • 第三批国保--(3.史迹建筑黄埔军校旧址)

    21.黄埔军校旧址 黄埔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qu ...

  • 第三批国保--(4.史迹建筑)

    本篇要目: ********************************* 22.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1925-1927年                    广东省广州市 23.北伐汀泗桥战役 ...

  • 第三批国保--石窟寺

    第三批国保---------(二)石窟寺(共11处) *********************************** 1.孔望山摩崖造像 东汉                        江 ...

  • 第三批国保--(1.古建筑)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111处) ******************************************** 53 1. ...

  • 第三批国保--(2.古建筑)

    本篇目录: ************************************* 63 11. 正阳门 明至清                          北京市 64 12. 清远楼 明 ...

  • 第三批国保--(3.古建筑)

    本篇目录: **************************************** 73 21. 大屯土司庄园 清至民国                        贵州省毕节市 74 2 ...

  • 第三批国保--(4.古建筑)

    本篇目录: ******************************************** 83 31. 孟庙及孟府 明至清                                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