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里的张骞和苏武都曾出使异国,历尽艰辛,为何归国后待遇却不同?
历史书里的张骞和苏武都曾出使异国,历尽艰辛,为何归国后待遇却不同?
导读:首先我们需要说明张骞的封侯绝对不止是因为出使西域这一件事。相比之下苏武出使匈奴的功劳也就是册封个典属国,而最终的爵位关内侯也是其他原因册封的。但是苏武比起张骞来其实一点也不逊色,入选麒麟阁十一功臣就是为表彰他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从而让他可以享受国家供奉。至于苏武的待遇被先抑后扬,实在是错综复杂的朝局动荡造成的。尽管如此,英雄总不会被忘记,张骞和苏武作为大汉朝难得的外交人才会永远记入史册被后人铭记。下面我们分几个层面来叙述张骞和苏武的待遇差别。
从直接的结果看,张骞直接被封了博望侯,而苏武仅仅被封了一个典属国(负责少数民族的冷门衙门的官员),两者似乎比较大,这是由于复杂的朝局造成的结果。然而,苏武后来也被封上了关内侯(汉宣帝册封),官阶与张骞持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简述一下原因:
一、张骞和苏武出使目的的重要程度不同
汉武帝刘彻继位以后,汉朝已经通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人们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汉武帝早就打算反击匈奴,所以派张骞出使西域打算联络与匈奴有世仇的大月氏夹击匈奴。也就是说,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出于国家战略的需要,往大了说甚至涉及到汉朝的生死存亡,是何等的重要。在被拘押10年之后,张骞继续西进凿穿了西域,探索到当时西部未知的地理知识,为反击匈奴和后期设置西域都护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张骞也被称为“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东方哥伦布”。
我们再来看苏武出使匈奴目的是什么?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带着丰厚的礼物出使匈奴,以答谢单于。说白了就是恭贺对方新君上台这么个简单的外交礼仪,不能说可有可无,但是对于汉朝来说确实意义不太大。苏武除了表现出了民族气节,其他对汉朝来说实质意义有限。况且,不光苏武忍受了十几年没有变节,为汉朝开疆拓土立下重功的张骞也坚持了十多年依然完成了任务。
所以,从出使的目的和重要性上来看,苏武确实不如张骞。
二、张骞、苏武和皇帝的亲疏远近关系不同
张骞在汉武帝刘彻时期担任过名为“郎”的侍从官,这种类似“贴身秘书”的身份不就是皇帝的心腹吗?况且当时汉武帝即位不久,20多岁的汉武帝正值风华正茂、对兄弟情义非常看重的时候。派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武帝出于对“兄弟”能力的信任和认可。
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汉武帝刘彻还不到30岁。所以在《汉武大帝》中张骞出使回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的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的天,朕要更衣,在承明殿见他!”“通知两千石以上官员通通到场,准备礼乐!”“朕想了你十三年,你去哪儿了!”
虽是影视剧,也难免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剧中汉武帝和众位朝臣眼含热泪,这种君臣之情谊让人动容。而且刘彻是走下品级台以朋友的口吻诉说离别情谊。
而苏武和汉武帝却并无私交,即使工作方面交集也不太多。且苏武作为中郎将出使匈奴的时候,汉武帝已经年老。此时的刘彻已老于世故,很难再为私交打动。此时在他眼里,“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而当苏武回国的时候,汉武帝也已经去世,汉昭帝接任其位置。此时不能说人走茶凉,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是必须的。况且苏武原本在汉武帝时期也不是什么炙手可热的人物,所以到汉昭帝时期就更加凉凉了。
三、张骞和苏武受封的时机不同
张骞回国的时候,正是西汉王朝反击匈奴的开始阶段。所以张骞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是带回来的西域的地理细节及人文信息都对汉朝攻击匈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而张骞也正是因为熟悉西域的地理环境,在元狩六年协助汉军北伐时因熟悉地形而解决了北伐大军的水源问题,综合此前功绩才受封博望侯。张骞对汉朝的发展与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侯爵之位实至名归。
正如《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记载: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
而苏武出使匈奴则是在公元前100年,此时的西汉王朝已经过漠南、河西、漠北三场重大战役严重地削弱了匈奴的实力,使其从此再也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局面。所以说苏武此时出使匈奴对于汉朝的意义比张骞要小了很多。并且汉昭帝时期,由于桑弘羊和霍光争权,苏武被夹在其中也遭受了牵连。可以说苏武回国赶的时机不太对,所以官位只能是两千石的典属国了。
坚持民族气节的二人历史待遇最终相同
虽然张骞和苏武都曾被匈奴威逼利诱,都曾饱受长期的羁押。但是两位英雄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让我们感动,这就是民族的脊梁和希望。我们华夏文明之所以在漫长的五千年中如同凤凰涅槃,始终保持和传承下来就是因为这些原因。
张骞的家乡在博望村,所以他被册封博望侯,他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和西域都护府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武虽然在汉昭帝时期没有受到重用,但是因为拥立汉宣帝有功而被册封关内侯,也算是获得了应有的官职。而且,苏武因其民族气节被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在当时可享受国家的供奉,而且还永远被后人铭记。
参考资料:《史记》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