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0岁的徽菜泰斗方乃根,最...
2015年,100岁的徽菜泰斗方乃根,最喜欢吃的菜,竟然是自家保姆做的家常红烧鱼和清蒸鱼。直到他去世,保姆才知道,方乃根自己烹制了一辈子的鱼,那道安徽名菜葡萄鱼,就是他创制的。保姆说,要早知道方乃根是烹饪大师,她根本没胆量给他做菜。
方乃根本是上海名厨,于1955年从上海支援合肥,就此成了安徽名厨。1962年2月,方乃根主持了安徽省首届厨师培训班。结业典礼上,当时的合肥市长赵凯特别对一道名为“葡萄鱼”的菜肴提出了批评,说,这道菜,在传统糖醋鱼上浇的芡,虽然是用葡萄干勾的,却既无葡萄形象又无葡萄味,希望方乃根能够创制出一道名副其实的“葡萄鱼”来。
当夜,方乃根就进行了改良。他先从“形”上入手,大胆引进苏南菜中“荔枝鱼”的厨艺,只取鱼肉,用特殊的十字花刀法制成颗颗“葡萄”,经过烹制后再拼装成鱼状。接着,再从“味”上着手,连施两招:一是勾芡起锅前倒入足量的红葡萄酒出味,二是使用红曲水制芡勾兑。经他改良后的“葡萄鱼”,色、香、味、形俱佳,很快成为一道安徽名菜,被列为徽菜水产菜类第一。
葡萄鱼的具体做法是:将鱼肉皮朝下切花刀,刀深至鱼皮但不能切破鱼皮;切好后放入碗内,加葱、姜、盐、酱油,腌20分钟取出,拣去葱姜,蘸一层蛋液,再撒上一层面包粉,使其蘸满鱼肉及刀缝处;炒锅放在大火上,倒入芝麻油烧至五成热,将鱼下锅炸约3分钟,待鱼肉张开呈葡萄粒状,捞出装盘;将青菜叶略烫一下,用刀切成葡萄叶和梗的形状,镶在鱼肉旁,呈整枝葡萄状。炸鱼的同时,另取一炒锅放在大火上,加入红葡萄酒、白糖、醋、酱油、盐,烧开后用湿淀粉和红曲水调稀勾芡,再淋上少许芝麻油,浇在葡萄鱼上即成。
此道佳肴,色泽红润光亮,形如整枝葡萄,鱼肉外皮微酥,内部鲜嫩,汤汁酸甜,有葡萄香味,同徽州的臭桂鱼,并称为“徽菜双鱼”。
方乃根对徽菜的贡献可谓巨大。1959年,他参加了《中国名菜谱》安徽部分的编写;1962年2月,主持了安徽省首届厨师培训班,整理出了安徽菜谱。1974年,他参与编撰《中国菜谱·安徽卷》。1978年1月,《中国菜谱·安徽卷》出版,被安徽餐饮业评价为:“对于餐饮业界是惊天之举。”正是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了徽菜是“由皖南、沿江和沿淮三种地方风味构成的安徽菜系”的观点。同年,他主持的安徽省徽菜厨师培训班开班。今天徽菜菜谱中的菜肴,绝大多数都是1970以后的创新菜。《徽菜》一书中有108道菜品,70%以上是创新菜肴。可以这么说,徽菜能够雄踞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跟以方乃根为代表的这一代安徽名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做菜时,方乃根用来擦锅台的毛巾总是雪白的。勺子加过一种调味品后,立马用搭在肩上的白毛巾擦干净,以防不同的调料混杂串味。锅子或者菜刀,不管什么时候拿出来看,都跟镜子一样能照出人影。他把上海餐饮界精细认真的作风,真正传承给了合肥的同行。每天都做小扫除,每周一次大扫除,容不得一点油污。他的一位徒弟曾对别人说:“师父这一生所用的锅碗勺永远擦得锃亮,他用的抹布比我们的洗脸毛巾还要干净咧!”
方乃根平时没有一点架子,传授经验手艺总是非常热心。即使是买菜这种小事,他也会认真教授,告诉别人怎么看蔬菜的水分多少,怎么老嫩程度,怎么买肉买鱼。
他是安徽省首位特级厨师,一生改良了300多种菜品,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素菜谱》,主编了《家庭烹调》、《安徽风味》等饮食专著。直到1990年,74岁的他,方才退休。
非常有意思的是,方乃根虽然总是为别人精心烹制美味佳肴,但他自己的日常饮食却很普通,也很有规律。退休之后,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吃一颗白煮蛋和一碗绿豆稀饭,再来一只馒头或者烧饼、菜包子之类的面点,最后喝上一杯加了黑芝麻和陈皮的牛奶。职业养成的习惯,他10点半钟就开始吃午饭。午饭的菜肴,他几乎顿顿都要吃鱼虾,尤爱吃清蒸鱼和红烧鱼,而且认为做得最好的是他的老伴:“红烧鱼还是老妻做得好,我做的,也不如她。”午饭后,他会睡上一个小时的觉。同样是职业习惯,他5点钟就开始吃晚饭,吃的东西比较少,但必是两菜一汤。两菜雷打不动,总是一荤一素,汤则多为鸡蛋汤或老鸭汤,以蛋汤为主。他喜欢在鸡蛋汤中加入黑木耳、西红柿和虾皮等配料。从97岁开始,晚饭时,他还会喝上一小杯1两左右的白酒。晚饭后,他会外出散步一个半小时,9点之后方才上床睡觉。
90岁之后,方乃根的饮食和作息规律有些变化:每天要吃7餐,早晨则提早到5点起床。他的7餐是这样安排的:5点半早餐,上午水果餐,11点中餐,下午吃粗粮山芋,晚餐5点晚餐,晚上7点吃一顿燕麦,睡觉前再喝一杯牛奶。到了100岁,虽然腿脚不大方便了,但他仍然坚持上午和下午出去走一走。
方乃根的女儿说,父亲一辈子为人谦和,从不生气,平时最爱与人聊天。他的弟子们则说:“师傅一直教育我们与人为善,不可背后说人是非,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先做人,后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