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干姜附子汤〉第21方

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汤是治疗伤寒下之后,复发汗等症状的一种药膳。

干姜附子汤

主要食材

干姜,生附子

【来源】《伤寒论》。

【组成】干姜一两,附子(去皮,生用,破八片)一枚

【用法】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顿服。

【主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方义】

干姜、附子,皆大辛大热之品,煮后一次服下,意在急救肾阳于暴衰。不用甘草,是为避其甘缓,影响急救效果。但药后阳气稍复,则当用四逆汤等巩固疗效。如果继续用姜、附纯辛温之剂,则恐药力猛烈而短暂,难以使疗效持续,这也是本方只服一次的原因之一。

有人观测干姜附子汤和四逆汤对离体蛙心搏动频率和搏动幅度的影响,干姜附子汤可以迅速地使离体蛙心搏动频率加快,波动幅度增强,但药效持续时间不长,而且随后伴有心力衰竭的现象;用四逆汤后,出现效应的时间明显后延,使蛙心的搏动频率增快、搏动幅度增强的强烈程度都弱于干姜附子汤,但药效持续时间较久,而且随后不伴有心力衰竭的现象。两方在药物组成上的差别就是前者无炙甘草,后者有炙甘草。由此可以诠释甘缓药物配人方剂中的作用是:①使整个方剂的作用和缓。②使全方的药效持续时间延长。③使全方药物出现效应的时间后延。④不过多消耗人体的正气,也就是有保护正气的作用。因此如果证情较急,为了急救,就不要用甘缓的药物,但急救之后的继续治疗,就应当配用甘缓药物,以巩固疗效。

现代临床临床应用本方多有加味,对一般的慢性疾患,很少只用姜、附纯辛热单刀直入的。临床应用范围与四逆汤一类相同。[1]

《伤寒全生集》卷二:干姜附子汤

【处方】 干姜、附子、人参、白术、甘草。

【功能主治】 阴症发躁,及发汗或下之后,昼日不眠,夜安静,脉来沉细。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伤寒全生集》卷二

《千金》卷八:干姜附子汤

【处方】干姜8两,附子8两,桂心4两,麻黄4两,芎3两。

【功能主治】 心虚寒风,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便利无度,口面斜。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姜附汤”。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方下虽言心虚,而实少火气衰,不能代天宣化。故用干姜附子汤峻补命门之阳;兼桂心,助姜、附益火消阴;肾气有权,则麻黄得以振发表之力;心主血,芎既能治风,又能和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