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笔记138】怎么用文人的手法造一座园林

本篇文章参考了《江南庭院——与造园人穿越时空的对话》作者为:中村苏人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建造园林原本是造园师或者工匠的事情,但在中国,情况变得不大一样,文人造园成为了一种潮流(至少在今天看来是这样的),在这其中拙政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所以我们今天就以拙政园为栗子,聊一个话题,如果你也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文人,你应该怎么用文人的手法设计一座花园呢?
第一步 立意
从有造园动机开始,到获得最初的视觉形象的阶段,称为“庭院的立意”。立意也可以说是造园者的“初心”,或者说是造园的动机,小蚂哥更喜欢称它为“造园的情绪”,我们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能够接受情感,并合适地回应,不论对象是人还是自然。
我认为没有无缘无故的情感抒发,所以文人造园,或者说在造园之前很久以前,他们的心里已经开始了立意。这和造园匠人随意营造的庭院是不同的。而拙政园的立意就是将园主人强烈的归隐愿望倾注其中。和我们今天的流行词“自闭”不同,归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归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独有的中老年活动了,中国自百家争鸣后就被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所拉扯,这两种看似水火不容的处事法则却被古人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年轻时意气风发,那就选择“入世”干一番大事业,等到年老干不动了,索性就“出世”做一只闲云野鹤,自由自在。看上去很完美对吧~
嗯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但在社会中实属不易,你怎么能保证年轻时的一腔热血不会因为世道付诸东流呢?你怎么确保在年老时还有机会享受内心的平静呢?所以你去了解各大古典园林园主背后的故事,大多是一把辛酸泪啊~(我是不是应该把这些可怜人儿的故事做个对比呢?)
拙政园的园主王献臣,生性一副文人秉性,在圆滑当道的今天,你可以说他清高迂腐,但即便是在明朝,能做到这点的人又有几人呢?
他曾任巡查御史,因拒收贿赂,无私执法,招致被告的嫉恨,后受谗言陷害,遭受贬官的厄运,最关键的是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只一回,在第三次贬官之后,他在赴任的路上毅然辞官回到故乡。
王献臣的故乡可不是什么穷乡僻壤,而是中国最发达的文化城市,有着大批富贾豪绅的苏州,当时的富豪们争相在此营造豪华的庭院,就在这样的风潮中,王献臣开始营造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仇英画的清明上河图就很好的描绘了明朝中期苏州城的场景
今天我们看到“拙政”都知道是王献臣讽刺官场,愤世嫉俗的表达,但你想想看,在当时把“拙政园”三个字挂在大门口是何等的勇气。就相当于别人都在夸耀自己在官场多能混的时候,王献臣挂了牌匾写着:作沙笔官
王献臣不仅做了,还把拙政园打造成“不出城市而得山林之性”,这是在践行他心中的“道”。
所以我们说,立意是文人造园的精神内核。
之前我们也讲过楹联和建筑命名,古人对于每个字的拿捏都是有分寸的,“拙政”二字也是如此。它取自于晋代潘岳《闲居赋》。
"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意思大致是:我恪守知止知足的本分,收敛起富贵的念头,在乡间盖房植树,过起逍遥自在的生活。池塘的鱼,足以供我垂钓,春米为税足以使我耕田,灌园卖菜,用以供给早晚的饭食;牧羊囊乳用以供给伏腊祭祀的费用,孝顺父母,友善兄弟,这也是不善为政者之为政啊。
你看,王献臣虽然在官场落魄,但却有自己内心坚持的“政”,这种克制挥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造就了拙政园俭朴,素雅的中心思想。和今天我们看到的拙政园不同,在王献臣的年代,拙政园真的像一块自然,这从他的好友文徵明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就可以窥知一二。
深静亭
芙蓉隈
好,我们有了俭朴,素雅的立意了,那么下面如何设计呢?
第二步 设计
其实设计是我们现代的辞藻,换做文人来讲应该是营造。
营造在字典中的释义指建造;构造,编造。也就是在空间中安排各种事物,但那个时候没有PS,也没有SU,CAD。更没有平面图这么个说法,那应该怎么办呢?
别着急,文人造园在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我们有文人画。
文人画(Literati painting),也称“士大夫写意画”、“士夫画”,古代艺术教育内容。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始于唐代王维。作者一般回避社会现实,多取材于山水、花木,以抒发个人“性灵”,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标榜“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及画中意境之表达。对传统美育思想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颇有影响。近代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比如小蚂哥最喜欢的朱耷,号称八大山人,“其实就他自己”,除了画画还擅书法,能诗文。最关键的是他画上的人物和动物都是翻着白眼的~
文人画,这又是一个只有中国才有的概念,诗书画是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基本的素养,当然最好还要懂点音律,要说追根溯源,那还要说到我们之前提及的王维,他对于后世文人士大夫的影响是深远的。
传送门在这里:【景观笔记132】穿越千年,带你畅游辋川别业
不过这也早就了一个特点,文人画重在神,传神是第一要务,那么画得像不像,好不好,就不那么重要了,但西方的油画和蛋彩湿壁画大多是为宗教或者有钱人服务的,如果你画的不好,不想就要一直改,这和我们文人画自我欣赏是不一样的~
文人画中山水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寄情于景嘛,但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还有所不同,西方讲究透视法则,景物排布都要遵循透视,由于油画需要画在布上,所以大小尺寸都受到限制。
比如小蚂哥自己非常喜欢的普希金的油画,你能感受到光线和色调的微妙变化
而中国的山水则不是将视点固定在一处,而是将画家自己的心路历程,像戏剧一样按照时间的顺序精心排列组织。用“景”的方式加以说明。
所以山水画有衡竖两种形式,我们很难一眼看尽所有景色,通过从右向左,从上到下的顺序,一点一点的“游览”,才能领会整幅图画带给我们的壮美景色。有点像今天的电影,随着手卷不断的展开收回,你的视线也在不断的上下跳跃,所以这时西方的构图法则就不行了,而我们把文人山水这种构图成为独有的“散点透视”。
下面给大家展示两张感觉一下:
袁江《瞻园图》
明 仇英 桃源仙境图
散点透视简单来说就是一张画面产生了多个灭点,别以为这是不科学的,你拿出手机拍一张全景照片用的就是散点透视的原理。
所以,山水画对于造园来讲就是我们的平面布局图,虽然它看起来更像是鸟瞰图,但至少说明了景物的位置大小,和地形水体的大致走向。比如在《不朽的林泉》中高居翰就和两位中国的年轻学者合作,把止园图册中的止园精确的还原成了平面图。
个人觉得如果你喜欢园林,同时喜欢文人山水画,一定要看看。
咳咳,扯远了,文人造园其实就是将山水画的二次元世界立体化,听上去好像很简单,但这步是很复杂的,山水画只需考虑单面观赏,而庭院可是360度的全景视野。所以要将二维山水立体化,我们需要有三步。
1、划分景区 2、布置环路 3、调和建筑
1、划分景区
文人艺术中诗文书画都是同源的,其构成均以中国古诗词的“起承转合”作为基本的标准,小蚂哥在之前景观笔记中分析古典园林都采用的是这种标准。
拙政园中园四大乐章的起承转合,详解详解请看这篇:【景观笔记134】拙政园专家路线详解
所以在“起承转合”中任何一块就自然划分成了景区,每个景区中可能又包含小的“起承转合”。最后将几个景区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庭院。
拙政园的主景反应的是水乡湖岛,那么按照这个思路就可以把拙政园分成4个部分,有些表现湖岛,有些表现水乡,这就划分了景区,是不是很像我们今天的功能布局图。
2、布置环路
有了景区,我们就需要用不同的好几条路线将其串联起来,以便游览,路线之间可能会有交织,但每条路线的设计就是园主带领你去观赏他心中不同的山水。
边走边游览称为“动观”,停下来观赏称为“静观”。陈从周在其《说园》中评价拙政园准确地把握住了最适合动观的特征,并亲切的称之为“动观之园”。
在中园中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的静观点之外,大部分都是需要边走边看的。这个我们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了,在此不再赘述。动观,静观的终极目的是获得幻境的直观景象。
3、调和建筑
中国的庭院是伴随建筑共生的,我们很少见到一座没有建筑的中国园林,所以如果写一个简单的造园公式那么就应该是:中国园林=山水景观+建筑景观
拙政园鸟瞰
那么问题来了,建筑和景观的比例怎么控制,又是怎么分配的呢?其实很早中国就有一本理论书籍指出“优美的景观是个人体验选择的结果
这本书就是北宋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对就是那个画了《早春图》的郭熙。
当年我们在学中国美术史的时候,老师拿出这幅画,我一直在纳闷这么黑乎乎的到底哪里画得好,知道我后来在网上找到了高清版的,让我们来看看放大的局部~
黑乎乎是因为细节满满啊,树枝的枝丫,米粒大小的人都生动活泼。
咳咳又扯远了,不过景观笔记就是一个扯东扯西的栏目不是嘛,哈哈哈。
《林泉高致》本来是本画论,但书中有一个“四可”论,原文为: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被造园家视为了营造园林的动态法则。
可行在园林中为游览步道,桥梁,山洞,回廊,舟船
可望在园林中为观景标志物如亭子等构筑物
可游在园林中为赋诗、垂钓、对弈的娱乐空间
可居是圆领中休息、宴席的居家空间
文徵明笔下的小飞虹
所以这些空间既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构筑物,当然处理得当也可以是园林空间,所以这套动态理论不仅被绘画界奉为至宝,园林界更是受益匪浅。
《林泉高致》中还有我们熟悉的“三远”理论那就是后话了,我们回头再聊。有了立意,也布置好了景区道路和建筑构筑物,我们还差最后的一步~
第三步 意境
有了设计,对于我们大多数现代设计作品可能就完成了,但对于文人造园,我们还有至关重要的第三步,意境的融入。
但意境是虚的,怎么让它实体化呢?文人造园把意境分成了几个层次,简单来说至少分为了普通意境和高阶意境。
普通意境
文人都是有性情的人,可谓一草一木皆有情,这种情感的寄托,使得园林中的山已经不是单纯模仿自然的山,而是园主心中的山,或者说通过假山的形式表达了园主心中的思想观念。
拙政园中的山是王献臣的精神映射,你可以看把它看为王献臣的自画像。
在园林中建筑一般都是有制式的,不能随意的加盖修改,但园中的山水,植物却可以随着园主的性情主观的调整。所以想要了解一个园林的主人,就看他庭院中的“山水”。
意远台
钓䂬
我们从文徵明画中就可以感觉当时的拙政园就是一个人修行,向往自然的隐居之所。所以建筑不多,自然葱茏。
高阶意境
中国是个文字的国度,我们使用文字绝不仅仅用来记录信息,熟悉中国古典文学的小伙伴都知道,中国文字的修辞有多么牛逼,这是26个字母怎么都比不来的,所以庭院中文字是高阶意境营造的关键。
建筑的名称,楹联,匾额,石碑上先人的笔迹,每次游园活动留下的墨宝和诗句,这些文字的沉淀都形成了园林高阶的意境表达,所以我们也得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理解,小蚂哥很欣慰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诗词,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本文开头就说过拙政园中“拙政”就值得深入讨论,它出自西晋潘岳的《闲居赋》:
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这句既有自我嘲讽,又揶揄了当时统治阶层。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文征明所作的《王氏拙政园记》《拙政园三十一景图》《题咏诗集》中找到拙政园高阶意境的诗文表达。
如果还想深入了解,就请看小蚂哥的这两篇文章:
【景观笔记】园林意境的升华——诗文
【景观笔记133】园林意境的升华——时间与空间的交融
好,到此我们就基本完成了一座园林,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要用文人的手法营造一座园林:
首先我们要有立意,立意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对某个人生阶段情感的表达;
再来是设计,先用“起承转合”区分景区,再用主人的兴趣连接出不同的游览路线,然后注意和建筑的融合;
最后是意境,庭院中的山水是表达文人意境最直接的手段,而想要更高阶的意境还要融入诗文,让人们看到象外之意。
这几句话也许能够对你欣赏园林和提高设计能力有所帮助吧,写这篇文章小蚂哥纯粹是有感而发,这几年风景园林行业集体向科学靠拢,各种理论也极力用数据证明着自己,这没有问题,但很多学生,从业者在其中迷失了自己,以为弄懂了几个软件就能天下无敌,学了几套理论公式就能所向披靡,而文人造园慢慢地被年轻一代所抛弃,所以写了这篇文章和大家共勉。
我是小蚂哥,一个热爱花园的人,蚂蚁景观,以小见大,我们下期见~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典庭院园林景观,意境之美!

    中国古典庭院园林景观,意境之美! 家居设计师Q 关注 1/9中国古典庭院园林景观,意境之美!

  • 超有感觉的庭院设计!

    很多人都想拥有庭院, 拥有庭院不会打理也是不行的, 谁不想拥有一个自己的私人花园. 那么关于庭院景观设计大家了解多少呢? 好的庭院景观设计是怎么样的呢? 环拥自然:康沃尔花园住宅 项目受业主所托,是为 ...

  • 东方传统文化之美造就新网红(上)——万景进园汇 · 示范区

    来源:CCLA / 前言 / 在这样一个"跟风消费"的时代,网红项目成了很多开发商的追求,也成了设计公司的目标.然而,单纯的模仿只是借鉴了形式,很快就会出现"你有我有大家 ...

  • 跟着古画,看懂园林一草一木

    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体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张家骥<中国造园论>而花木,为园林景观的肤貌.蕴涵生命 ...

  • 浅谈苏式园林造园心得

    "我心中的苏式园林"-- 文人园林:意境.画境.生境 园林设计最重要的要素就是:立意. 究竟要造什么样的园林:土豪园林亦或是文人园林? 这里的文人不在是简单的读书人,酸腐气的人,而 ...

  • 國風,千尋。

    国风何来? 从锦心绣口的诗词大会,到衣冠执礼的汉服华裳:小到一枚精巧的梅花酥.茶席上雅致的汝窑品杯:大到大唐华美的宫城苑囿.两宋雅致的馆阁精舍.江南精巧的山水园林,华夏风雅再起涟漪,从几时起,流水前倩 ...

  • 怎么用文人的手法造一座园林

    本篇文章参考了<江南庭院--与造园人穿越时空的对话>作者为:中村苏人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建造园林原本是造园师或者工匠的事情,但在中国,情况变得不大一样,文人造园成为了一种潮流(至少在今天 ...

  • 【景观笔记NO.109】被称为“日本之美”的园林——桂离宫

    本文照片来自网络侵删,分析图部分由小蚂哥自绘,转载需授权,不欢迎同行洗稿,请自重. (必须要说的话:蚂蚁景观是小蚂哥和小蚁君两人创办的原创类自媒体,没有营销,没有小编,所有的文字都是小蚂哥一个一个字码 ...

  • 【景观笔记153】人类最早的景观——蛇丘serpent mound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你想过人类已知最早的景观长什么样子吗? 在写<景观笔记>专栏的时候,我时常都在想这个问题,人类第一个景观是什么?为什么而建?为此我查阅了很多书在众多雕塑家和景观设计师口 ...

  • 怎么一口气记住所有景观前沿【景观笔记】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次我们聊一个难度非常大的话题.很多小伙伴在复试和面试的时候都会被问到各种景观前沿的问题. 小蚂哥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总结了这几年比较流行的前沿和理论.但我和你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啊 ...

  • 【景观笔记】建筑景观理论的降维打击——“宇源建筑”诞生记(上)

    本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其余均为作者自绘,侵删,转载请注明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好久没有写景观笔记了,不是小蚂哥不愿意写,是看的人实在是太少,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还请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小蚂哥的努力~ ...

  • 【景观笔记】四个天下第一集于一身的园林——何园(上)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之前我们讲过了片石山房,这期我们来扒扒何园. 片石山房的传送门: 石涛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上)[NO.72] 石涛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 ...

  • 【景观笔记】艺圃——园林意境的典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文字部分部分引用了豆瓣文章:艺圃的三种时间尺度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我们的古典园林景观笔记终于写到了艺圃. 这可不是小蚂哥懒,要知道古典园林想要吃透,融会贯通再和大家分享出来, ...

  • 【景观笔记】园林意境的升华——诗文

    本文部分观点和图片来自网络,并参考了杨鸿勋先生的<江南园林论>.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最近正值暑假大家有没有去园林中避暑呢? 这期我们来聊聊园林和绘画中的诗文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在古 ...

  • 【景观笔记】贝聿铭和他的香山饭店/NO.105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5月16日现代建筑领域的最后一位大师"贝聿铭"贝先生去世了. 当天小蚂哥就决定要好好写一篇关于他一生最特殊的一件作品--香山饭店.但苦于水平有限,在读过论文库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