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学堂丨静心
道医学堂丨静心
对于静心,在道教的养生思想中多认为只要达到静的境界或状态,实际也就进入道的境界,或达于道的境界。在《庄子》中说:“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日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圣人之心静乎! 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贵矣“。明白天道自然,通晓圣人之道,全面通晓畅达于帝王之道的,其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昧然无知的样子,天底下的一切没有不安静本分的。圣人的静心并非仅因为静有益处,所以才静:而万物不足以搅扰身心的静,所以才叫真静。水静就能清楚地照见须眉,水平到不偏不倚的标准,就可以为高明的工匠作为选取法则的依据。水静尚且明澈,而况且人的精神。圣人的心静明,可以鉴照天地万物。这实际也就是静的根本之所在。
需要清楚的是静有思想意识的清静,也有行动上的清静。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名利上的恬淡,这也是一种不为名利所动的静。这种静就在能够耐得住寂寞,而汉种寂寞也是一种静。它是表现于一种无为的静,实际上也是天的准则道德的至理。所以帝王圣人止心于平静之中。止于平静的心境则能虚其心,虚其心则能实其胶,实其腹则合乎于自然的道理或道德的标准。能够体悟虚无之道则自然心静,心静则能随顺天地之道而动,随顺天地之道而动自然健康。
开门见山地说,静心在道教的养生思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心静可以通乎神明,所以养生者要求能心静如水,久而不挠,则澄彻见底。若心源静则神魂安,嗜欲兴则真灵溃。再者心静可以固元气,万病不生,百岁可活。若一念挠浑,则神驰于外,气散于内,荣卫昏乱而百病相攻,寿元自损。道经中说:“心静则神悦矣,神悦则福生矣。何也? 神者气之子也,气者神之母也。神用则气养矣,气绝则神亡矣。夫欲长生,其在神气相合而心不动,守于内息,神不役于外,无去无来,无出无人,甚然常住。故玄牝之门者,长生之户也。加之以外物不思也,外色不视也,外欲不耽也,外味不嗜也,常自内观,心炽不散,神合于气,还乎五脏六腑之源。至其久也,神气乃明,照彻五脏,通于四肢。”心的静与神、气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也可以说心的静可以带动整个神气使之得以护养。如在《四气摄生图序》中说:“天主阳而动,地主阴而静。天动也,而北辰不移;地静也,而东流不息。故静者,天之心也;动者,地之气也。心静气动,则道无不成也,疾无由生矣。”
道教认为心静是增寿的,如果不能静则会损寿。在《中经》说:“静者寿,躁者天。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然静易御,躁难将,尽顺养之宜者,则静亦可养躁亦可养。”对于静与躁而言,能尽可能地适度顺养,都可以达到延龄的目的,不同的是躁应是合乎于自然的躁。这种自然就在于当躁而躁,若不当躁而躁或当躁而不躁都不是养生之道。但躁对于静而言是要逊色许多的,也可以说静是长生之本而躁是天折之根。要求得长生之道,只有静而不是躁。前面所说的当躁之躁而能得延生之理,其根本也是在于不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发泄内心积久的压抑,该发泄而不发泄是不利于长生的。但最好是不有发泄之事为好,这就需要躲避可以促成自己生躁心的根源。
可尘世中人对一些小小的事情似乎都越来越变得难以忍受了。道门中人说:“心如眼也,纤尘人眼则不安,小事关心,心必乱动。既有动病,难人定门,养性静心,急除此病。”当然,人会经历许多的事情,当家庭到了不论怎样挽救都是徒劳的地步,当亲人在不幸中闭上眼睛而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等等,面对如此困境,只有眼睁昨地看着自己所面对的事情不能按照个人美好的愿望去进行。这可能是一种深深的痛苦和自责,但要相信自己努力过,相信自己曾经看到百分之一的希望而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然而我们必须要相信,对于“沙子”,我们不论怎么努力都不能用手把它挤出油来。为此,对那些束手无策的事情,只能顺其自然但对于烦躁,却能把它降服,可以使你不平静的心变得平静下来。
本来我们的心是洁净面恬淡的,由于失节而变得浊乱不堪,这就如古人所说:“夫水性至平,浪因风起:人心本静,动自物生物不著兮,情不生:心常虚兮,欲自灭。爱欲起于心,形神丧于物。”d也就是说人心本好静,但常人之心则很容易受外物或外部环境的干扰而不得宁静,或许就是因为不懂得效法大道的原因。在《丹阳修真语录》中说:“夫道者,但清静无为,逍遥自在,不染不著。十二时中,但能行彻,必不误尔。”不染不著是清静或逍遥的根本所在。不染不著需要以恬淡为基础,而恬淡是静的基础,静是恬淡的根本。老子日:“静漠恬谈,所以养生也;和愉虚无,所以据德也。外不乱内,即性得其宜;静不动和,即德安其位。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矣。若然者,血脉无郁滞,五脏无积气,祸福不能矫滑,非誉不能尘垢。”静不仅需要恬淡,还需要和愉。如果说恬淡是养生所必备的条件,那么和愉实际也是养生必备的基础。比方当有人无理取闹时,就需要依据于道德加以调和,从而不起纷争乃至于产生不必要的纠结。否则,只要有纠结,就容易使五脏邪气积聚,邪气积聚就容易生病。世人所有的病多是因为邪气之聚而正气之散所形成的。如果能使血脉无郁滞,五脏没有邪气积聚,祸患是不会侵袭或攻击于人的。同样,如果一个人,能使外在的东西不扰乱内心的沉静,自然会得长生。
如果不扰乱内心的沉静就当使心静如止水。晋真人云:“心清意静天堂路,意乱心荒地狱门。”古仙师则云:“声静不如身静,身静不如心静。心静则万声俱忘,心静则万声俱寂。若心不静,即使其身跌坐镇日,众声不闻,而此心已人万声中,莫能得片刻清静矣。”为什么心要如静止的水? 止水清而不独,心止而念不杂。但有杂念不是不可以使之止于无念的。在《河上公章句》显德第十五中说:“谁能如水之浊止而静之,徐徐而自清。谁能安静以久,徐徐以长生也。”又古德说:“心内澄,则真神守其位;气内定,则邪物去其身”。或日:“养得胸中无一物,其大浩然无涯。有欲则邪得而人之,无欲则邪无自而人。且无欲则所行自简,又觉胸中宽平快乐,静中有无限妙理。”又日,“常沉静则含蓄义理深,而应事有力。故厚重、静定、宽缓,乃进德之基,亦为老人养寿之要。”这其实就说到静对养生的益处。
《庄子》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心静神才静,神静才得长年。如果心不能静如止水,就是不能收心的原因所致,越是不能收心,越是烦恼妄想,越是烦恼妄想,越是不能收心。在《收心论》中说:“烦邪乱想,随觉即除;毁誉善恶,网即拔去。莫将心受,心受则满,心满则道无所居。要令闻见是非,不人于心,是心不外受,名日虚心。使心不逐外,是名安心。心安而虚,道自来居。”以此也可以观见,心不能静止若水就是因为心随于外物,甚至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而是让外物在替自己做主,这如何能静如止水呢! 能做到心如止水,也就做到心清。心清则神悦。
其实,一个人想要使自己心静如止水,其关涉到许多方面都应做到无为,从面达到体静心闲,益寿延年。在《真观论》日:“真观者,智士之先觉,能人之善察位。一餐一寐,俱为损益之源;一行一言,乃系祸福之本。虽则巧持其末,不如拙戒其本,现本知末,又非躁竞之情。是故,收心简事,日损有为,体静心闲,方可观妙。”一个人要做到心静如止水心智的公平也是重要的一环。如《淮南子》中说:“是故神者智之洲也,谢清则智明矣:智者心之府也,智公则心平矣。”为什么公正的智慧可以使内心得以平静? 就在于与心无愧。心无愧自然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