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王成:蝶变中的大荔

蝶变中的大荔

一、便捷的交通加快了人们的交流

改革开放初期,宣传的口号是“要想富,先修路。”当公路打通了,外地客商来了,于是农副产品很快卖出去了。从乡镇集市或者县城里的新电器慢慢落户到农村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展令我们啧啧称赞。先是滩土垫的路,过了几年是柏油路。去年年前。回家的东张公路(官池东阳到下寨镇张家)的柏油路又在加宽,由单车道改成双车道。要是在前十年,有辆私人小轿车绝对在村庄里扎势,有些虚荣的人没事干开着车能在人面前跑来跑去的“招摇”、“屁股冒烟”。

而小汽车的主人,就在享受那别人艳羡的目光,更加“张牙舞爪”的是,戴个墨镜,刁根香烟,把一只脚从副驾驶位置斜着晾出一点,摆个周润发pose的。现如今,在公交车上已经能听见抱怨的声音:不知道哪儿来的小车、大车,反正稍微有个红白喜事,巷道里的车辆能把人绊死,村庄里有其它事情要办的人着急了出不去。就这还是在偏远的村。过去谁家要有个三轮车,害怕坏人把车偷了,晚上睡在三轮车箱里。现在,许多小车摆在路边,小偷都不知偷那个,干脆寻其它事情做去了。

二、学英语的人越来越多

对外开放的程度增加了,甚至老年人的衣服上都有了时髦的英语。好多衣服上边不印个英语都out了。我在大荔东府广场三年前都见过一个中年妇女,和大家一块参加广场舞,衣服上竟然写着“Never talk about your boss.”(永远不要谈论你的老板。)好家伙,比《杜拉拉升职记》里的职员都更时髦!农村乐队里的人,时不时就站在桌子上,脱掉半个上衣,疯狂的说声music,于是音乐就欢快奏起。

三、馒头里的苦乐年华

小时候,经常吃各种高粱、红薯做的馒头,条件差的家里才吃玉米面馍,红高粱面蒸的馒头。有时,为了吃一个小麦面的馒头,可以等整整一天。有的白面馒头即便加热了两遍,仍愿意吃那个相对较白的。加了麸子的混合粮食提到就让人望而生厌。现在的孩子,则专门买玉米馒头吃。小时候,谁家有个喜事,家长行门户去了,孩子们放学就直接去亲戚家,大多不全是为了亲情,而是趁机能改善一点伙食,吃一点有营养的小麦面馒头。现在的馒头也有,但吃得少了。原来为了磨面,人们要淘小麦、晒小麦,然后装好,用架子车拉到磨面处,有的时候磨面的人多,必须等到半夜,那时电压也高,磨面速度能快一点。甚至在晚上磨面,这时是为了打扫幸运的“战利品”:前一个着急回家的人有可能把磨面机打扫不干净,有可能多剩一点白面,就可以有更多一个的(小麦)馒头可做可吃了。

四、看电影的变迁

小时候,老盼着村里有人去世。不是心眼坏,而是大多数孩子知道,如果村庄有老人去世,就有可能有电影看。要是信息灵通,听说邻村有丧事演电影,几个孩子一起不管三里五里,就冒着危险去了:有时有野狗咬。有时天气寒冷,看的时间长了,双脚冻的都像掉了一样。这时不住的跺脚。遇到有钱的主,连演三场电影。胆子大的人,就从附近搬来玉米杆或者晒好的棉花杆,生一堆大火,把自己温暖起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最为可气的是,如果有电影要演的消息不准确,或者虽有老人去世,但是事主家家境差的乐队只请了四人,连八个人都雇不起,所以竟然没有重要亲戚掏钱包电影,白白跑上几里路,啥也没有。一路又冷又饿。磨破鞋底,空跑一趟,真有骂天骂地的。

如今,一个再好的电影,都很少能勾住人,因为知道上映的渠道很多。在二十年前,很风光的是谁的爸爸是队长,有一份《陕西广播电视报》,把人能馋死,提前预知一些节目,牢牢记住时间,又害怕随时停电。现在,公益电影送到村庄门口,台下都很少有观众。如果有,都是些想去在晚上喝醪糟的人找的借口。为了夜宵,所以说去看电影,顺路到村庄十字路口的小吃店犒劳一下嘴巴,慰问自己想甜味道的胃口而已。

大荔县城关街道办事处东七初中支部党员 王成记录

(0)

相关推荐

  • 【大荔文学·诗歌·王成】华山有道(组诗)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51 华山有道(组诗) 文/王成 玉泉院 曾为同州地, 今归华阴帮. 西岳入门处, 问道先上香. 奇石韵味长, 古柏如龙翔. 残碑留佳作, 仙童论剑忙. ...

  • 【王成】大荔西阳村走出的大老板

    文/王成 2021年10月11日,星期一.从星期六星期天即10月9日10月10日开始的几乎全部刷屏的大荔人甚至在外大荔人的朋友圈都在发布着大荔县这边黄河.渭河.洛河三河大水,这是今年秋天黄河渭河第三次 ...

  • 【王成】你身边的商机

    文/王成 商机无限,切莫抱怨 天气炎热,生活照过.生存问题,不用怀疑.只要有脑,思考就好.及时发现,即可照办.细心考虑,万事部署.人要有计划,计划不好一世穷. 一,热点型商机 有的村子村民们这一段每天 ...

  • 【大荔文学·诗歌·秦绪龙】村庄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83 村庄 原创/秦绪龙 村庄 正从我的视线消失 一同消失的还有乡音和炊烟 一代又一代先人的传说. 小麦饥渴.荒草倒伏 牲口为一场筳宴卸了套绳 蚂蚁跳墙 ...

  • 【王成现代诗】致 家 长

    文/王成 致 家 长 如果您在校园, 也许会觉焕然. 检查学习别拦, 总有"冠冕"借口没有完. 孩子作业不做, 这是很大的错. 您再原因不明, 让他(她)觉得还行! 作业经常不做, ...

  • 大荔文苑|王成:旁说大学生生存挑战

    旁说大学生生存挑战 文/王成 昨天,又见到了那三位大学生.这一次,他们有所进步,一对一式共找了三个路人在那儿宣传,不知道结果怎样.你可能要问我刚开始文章就这样说,摸不着头脑.我告诉大家,我前天见到他们 ...

  • 大荔文苑|王成:因为不会,所以纯粹

    因为不会,所以纯粹 文/王成 武汉热干面 八月份气温正热,心易烦.有时候午饭也吃不下.不过,陕西人对于面条的娇宠那可是由来已久.看着湖北省近期对他们省的饭店和食品药品监督局以及相关机构的通知,我大为赞 ...

  • 大荔文苑|王成:三夏之前的烟火味

    三夏之前的烟火味 文/王成 我很喜欢创意的人和事.这不,群众们的聪明总在我的笔下:有个追时代的老百姓说,如今全国提倡"不忘初心",干脆给自己的孙子就起个名字叫"初心&qu ...

  • 202105涉县太行红河谷华丽“蝶变”中

    涉县100网 涉县信息港 2021-5                                                                                 ...

  • 【原创】内蒙古|刘慧云:蝶变中的巴丹吉林

    原创作者:刘慧云|内蒙古阿拉善盟 <蝶变中的巴丹吉林> 站在山顶眺望蓝的是天白的是云绿的是草黄的是沙那镶嵌在中间碧青的宝石是湖蜿蜒伸向幽处的红丝带是路烟霞般盛开的紫色海洋是花就是这样画卷般 ...

  • 【大荔文苑】张兆红:大荔有梅次第开

    大荔有梅次第开 文/张兆红 "快走,看梅花去--" "俗!赏梅懂不?大惊小怪没见过似的--" "就是咱城边的梅园花开了我想去看看嘛--" 我 ...

  • 【大荔文苑】王凌琴:大地上的“水银河”

    七月的傍晚,月亮早早就挂在南山顶上,又圆又亮,河风吹来,有了凉意,夹杂着河滩草木庄稼的清香.刚刚立秋,但暑热未尽,村头场边,尽是纳凉的人们.小板凳,竹躺椅,竹床凉席上都是人.男人女人,老人孩子, 都出 ...

  • 【大荔文苑】李冬花:大荔奇人—李林​

    大荔奇人-李林 文/李冬花 大荔观音渡村六组,有个"奇人"叫李林.老人已经去世十年多了.他在大荔二师上学.解放前参加西安华北万米运动会,荣获冠军.得了一枚"银盾" ...

  • 【大荔文苑】赵伟弘:大荔人的"礼"、"里"、"理"

    大荔人的"礼"."里"."理" 赵伟弘 有云:外地小伙来大荔问路,极没礼节,气忿的乡野老翁曰,还有三畛地远!小伙不知道当地民风古,文化底蕴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