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寇丽玲:回家蒸年馍
回家蒸年馍
文/寇丽玲
“忙啥”
“没事,你呢?”
“我本来下班回老家的,雪太大,高速路封了。”
“又不是星期,你回去干啥?”
“老妈让我回家蒸年馍。”
“哦!你真幸福,有妈才有年味。”
这是朋友昨晚和我的微信对话。他后面还感叹一句,“没办法,挡不住老妈。”
一句简单的话让我看到了他满满的幸福感。
是啊,没妈了,过年也没再蒸过馍。也没有一点过年的氛围。妈在的时候,妈每年都是腊月二十七蒸馍。妈在二十六晚上就把第二天要蒸馍用的材料准备好,每年都要蒸菜包子,晚上就把萝卜洗干净用叉子叉好,粉条都泡好,豆腐切好装在一个盆里。那时我们兄妹五人,哥哥都在外地,我和妹妹年龄小,只能在一旁看着母亲忙里忙外的张罗着第二天的食材。看着母亲瘦弱的身体在微弱的灯光下快乐的忙碌着,而我也在想着,如果我有姐姐该多好,她可以帮妈妈啊!
第二天天还没亮,妈妈就先把炕烧热,因为过年蒸馍要在炕上泛。头一天晚上妈就挨着炕下面用凳子临时支个案板。妈烧完炕就把头一天晚上和的面用刀切两块开始揉面。妈妈一边忙碌着一边叫我们起床帮忙。而我瞌睡虫最多,说啥都不想起来。一副很不乐意的样子,继续装睡着,甚至心里埋怨着,这谁行的过年,真麻烦。如果不过年也不用蒸馍,那不是我就可以多睡会觉了。不乐意归不乐意,但听到母亲一个人进进出出的脚步声和着手上的锅碗瓢盆声响起,我再也没有了睡意。
后来结婚了,每年腊月二十六,我都会陪母亲一起张罗蒸年馍。虽然为人妻为人母,但从没帮妈妈和过面,在妈妈心里,我是孩子,怕我和的面不是软就是硬,影响过年时招待亲戚。妈说有的亲戚一年来一次,总不能蒸的馍四不像。表面上看母亲这样说很有道理,其实我知道妈是心疼我。
每年妈妈都是先蒸一锅热气腾腾,而有香气扑鼻的包子慰劳我们。我问妈妈为啥第一锅就蒸包子,妈妈说蒸馍就没时间做早饭,包子吃了既不用做菜也不用做饭,还不耽误蒸馍。
妈妈走了,不知道妈妈在天堂是不是也会过年,如果天堂也有年的话,陪伴妈妈的只能是爸爸了。没有女儿,不知道和妈妈一样去天堂的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会不会帮妈妈蒸年馍?不知道和妈妈一样去天堂的亲戚朋友,左领右舍有没有和生前一样相互走动,逢年过节礼尚往来。不知道没有儿女的陪伴,他们的年过的是否快乐?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有时间没时间一定要回家蒸年馍。蒸年馍的地方永远有我们最深情的牵绊。
作者简介:寇丽玲,网名凝若冰澜,陕西省大荔县人,喜欢在平淡的生活里与光阴为伴,与文字取暖。热爱朗读,愿美好的文字给心灵以洗涤,希望用声音来传递一切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