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记(四十):聊聊那些并不简简单的小事儿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EzMTYvMjI2MjAzNjM0XzJfMjAyMTA3MTMwNDUwMjU4MDE=.jpg)
2021.4.10 晴
有学生问我,怎么才可以让自己再提高一些?
我说,不急,咱们慢慢地聊。
他说,老师,我都要急死了,怎么能不急呢?
知道他急,他的脸涨得通红。可是,再急,也不差这一会儿。
我说,你要做到的第一点,就是要有耐心。
几次拉练,发现出现了太多的知识漏洞,心里一下子觉得没底了,想抓紧补回来,又好像找不到入手的地方。是不是?
他说,是这样的,看看题目,好像都会,可是真的做起来,又发现总是做不到点上去,总是丢分。
这就是了,这时候要做的,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切忌乱了阵脚。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问题进行分类,有些是知识层面的,有些是能力层面的;有些需要简单的记忆就能解决,有些需要做深度的分析整理。然后,再按照问题的归属,指向的考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并且借此把相关考点打理明白,也算由此及彼,前钩后连。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时候要回到最原始的起点上来,比如说课本上的知识点,要踏踏实实弄明白每一个知识点,记熟每一个句子或是公式。耐心,是此时最宝贵的备考品质,沉得下心来,才能静心,心静,才能全面深入地打磨好每一个细节。
他说,每天看书,做题,很累,可是一天下来,还是发现还有那么多内容没有看得完,快要坚持不住了。
是啊,这我理解,一个高三学生的苦和累,经历过的,都知道。
备考的过程,劳心又劳力,谁能坚持到最后,谁才是可能的胜利者。
有一个很简单的生活中的小事例,骑自行车上坡,前段时间又快又稳,越往上,越累,腿也酸了,腰也疼了,汗也出来了,气喘吁吁,真想停下歇一会儿,可要是停下,很有可能就会退回到坡底。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冲到坡顶。
大家都很累,都在坚持,这是毅力的比拼,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一根独木桥,只有那些坚持下来的人,才有可能最后渡过。“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成功就在前面等你。
他笑了笑,老师,我好久没有骑过自行车了。
我也笑,只要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就行,也没有要你真的去骑什么自行车。再说,我也好久没有骑过了。
刚才说到了心理,就再多说几句。高考,何尝不是考心理呢?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让自己有平静的心理。怀有一颗平常心,可以让自己波澜不惊。把每一天的事情认真做好,先不要太多的考虑后边的结果,平静地看待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冷静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细心地归纳总结,找准知识点和能力点。有句老话说得好:“只管耕耘,莫问收获,一路走过去,鲜花总会开的。”
学习犹如调试琴弦,弦太紧会断,太松则难成曲调,要想调出理想的效果,还需要好的心境。把成败看淡一些,不要患得患失,不要埋怨环境不好,做到平静从容,不偏不执,成功就会在不断地努力中走向自己。
他很郑重地点了点头。看得出,他已经不是刚才那样的焦急表情了。
楼下那棵金银木,已经是绿叶婆娑了,一些小小的花骨朵,隐在叶子间。旁边的那几棵马褂树,也开始鼓出了花苞,一切都是蓬蓬勃勃的样子。
当然,想要自己走得更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故意停下来,卖了一个关子。
他很急切地看着我,眼睛闪闪的。喜欢他们年轻的样子,虽然会急,会躁,会懒,会惹人生气,可是,成长的过程不都是这样的丰富吗?
我说,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要和老师好好地配合。每个人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样,能力也有差别,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自己另行一套,抛开集体复习的路子,自己特立独行。事实证明,越是关键时候,越是离不开集体的智慧。
课堂上,老师对复习的进程和内容都会有相应的安排,针对训练过程中发现的大面上的问题还会做一些必要的讲解,对题型题路也会做规范和指导。不要在老师讲解的时候,游离于课堂之外,更不要完全离开老师的要求,另立炉灶。
当然,和老师的配合并不是完全的盲从,应该在符合整体进度和内容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自己的进度和学习内容,做到相互的补充,又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他点了点头,笑了,说,老师,我回去了。
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回头对我说,老师,路边的樱花开得很漂亮,你有时间去看看吧。
我说,好。
樱花早就开了,如锦如霞,春天,正在以最美的样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