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师说|57道自测题,看看你有没有成为魔都语文“牛”师的潜质
俗话说,语文老师得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那么语文老师的人文素养究竟有多高呢?胖胖老师为大家整理上海市第十一届语文大讲坛活动现场的选答题试题,供大家自测是否具备了成为魔都“牛师”的潜质!
简答题
1.高二(上)综合性学习有“楹联的世界”。请问:如果根据平仄来分,平声结尾的为上联,还是仄声结尾的为上联?( )
2.高二(上)课文有季羡林的《漫谈散文》,其中提到苏轼的《留侯论》。请问:留侯是谁?( )
3.高二(上)课文有冯友兰的《我所认识的蔡子民先生》,其中提到蔡子民的“三不主义。请问:它们是( )
4.高三(下)课文《画说》中提到“梅兰竹菊”,人称“四君子”。请15问: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是( )
5.高三(下)课文《你为什么会感到愉快》提到《诗经卫风》中的“手若柔荑,肤如凝脂”,请问:这首诗的标题是( )
6.刘克庄评论某人词作:“大声鞯,小声铿,横绝六合,扫空万(14克: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安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这里的“小晏”是指( )
7.“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请问:这副对联说的历史人物是( )
8.高三(上)课文《未有天才之前》提到了俄国三大文豪: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请问:屠格涅夫有一部描写“多余人”形象的小说是( )
9.高三(上)课文《谈白菜》中提到枚乘的《七发》,请问:《七发》的文体是( )
10.请问:桐城派“四祖”除了姚鼐、方苞,还有哪两位?( )
11.高二(下)课文《瓦尔登湖》提到掌管文艺的缪斯女神,请问: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是( )。
12.高一(上)课文《地球,我的母亲》介绍作者郭沫若创作过历史剧《虎符》请问:这部历史剧写的是哪一个历史故事?( )
13.“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语出鲁迅的哪部著作?( )
14.“东鲁春风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该对联巧妙地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两个典故,它们分别是( )
15.高三(上)课文《文学意境的特征》中提到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请问:这首诗写的是哪一场战争?( )
16.“楚辞”在《四库全书》中归在“经”“史”“子”“集”的哪—部?( )
17.“序”在古代包括两种,它们是( )
18.古代位居“九拜”之首的礼仪是( )
19.“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请问:这副对联说的历史人物是( )
20.“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请问:这副对联说的历史人物是( )
21.钱基博《韩愈志》曰:后之学韩文者,李翱得其笔,皇甫湜得其辞,皆于气上欠功夫”。作者认为具有“得其气”的文学家是( )
选择题
1.下列对苏轼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作《刑赏忠厚之至论》
B.号为“铁冠真人”
C.被视为黄州文化的开拓者
2.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A.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和应天府书院
B.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东林书院
C.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太极书院和白鹿洞书院
3.明代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为哪四级?
A.乡试、院试、会试和殿试
B.会试、乡试、院试和殿试
C.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4.高一(上)课文《香菱学诗》中,香菱写的“一片砧敲千里白”中“砧敲”的含义是()
A.做饭时案板的声响
B.击打布料的声音
C.唱曲按板的声音
5.高三(下)课文有曹禺的《雷雨》,一般认为,曹禺创作《雷雨》是受了下列哪部作品的影响?
A.古希腊悲剧《欧狄浦斯王》
B.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
C.关汉卿《窦娥冤》
6.高三(上)课文有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请问:下列作品中哪一部是由茨威格创作的?
A.《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B.《丧钟为谁而鸣》
C.《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7.高二(下)课文有郁达夫《故都的秋》。故都北平历史上也曾叫作()
A.燕京、蓟城、幽州
B.蓟城、幽州、汴梁
C幽州、并州、燕京
8.古代修学之所,可以叫作()
A.庠、序、学
B.序、学、宫
C.学、宫、庠
9.下列与“孽”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
A.孳
B.字
C.孔
10.“韦编三绝”中的“韦”指的是()。
A.姓氏
B.熟牛皮
C.麻绳
11.以下构词方法与“邂逅”不一致的一项是()
A.婆娑
B.彳于
C.醴酪
12.“唐宋八大家”说法的正式流行与《唐宋八大家文钞》有密切的关系。请问该书的编者是()。
A.归有光
B.唐顺之
C.茅坤
13.有一批汉字,如:顶、领、项、额、颓、颏、颐、颈、颊,都与“页”有关。请问,《说文解字》中对“页”的解释是()
A.头也,从儿
B.头也,从人
C.头也,从八
14.高—(上)课文有《沁园春·长沙》,以下对“沁园春”词牌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
B.该词调由周邦彦始创,因北宋京都之沁园得名
C.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也是用的这个词牌。
15.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这一句理解不合理的一项是()
A.两岸开阔
B.春水上涨
C.水势湍急
16.高一(上)课文有《香菱学诗》,请问《红楼梦》中写贾宝玉为花袭人起名,用的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A.李白
B.陆游
C.高启
17.高二(下)有韩愈的《师说》,有人赞美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这个人是()。
A.柳宗元
B.白居易
C.苏轼
18.下列配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名成于前,德垂于后。
B.荀子——制名以指实
C.孟子——名不正则言不顺。
19.高—(上)课文有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舒婷的《双桅船》,请问:下列对“朦胧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期。
B.代表人物有舒婷、北岛、顾城、食指等
C.朦胧诗的特点是诗境模糊,语句晦涩
20.高三(上)课文《伶官传序》中说:“夫祸惠常积于忽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忽微”和“锱”“铢”都是长度单位
B. “忽微”和“肘”“掌”都是长度单位
C. “忽微”和“引”“步”都是长度单位
21.下列不属于自谦之辞的一项为()
A.忝列
B.猥自
C.擅自
22.高二(上)有课文《元曲二首》,下列关于元曲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
B.宫调指的是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每一个宫调都自有风格
C.元曲的曲牌有不少和词牌同名,在曲调和曲词上也无差别。
2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们都知道,不喜欢做不等于不应该做
B.通过这学期的认真学习,使他进步很大
C.这项活动既有意思又有意义,深受学生们所喜爱
24.高(上)课文《沁园春长沙》中“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和下列哪一句用法一致?
A.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
B.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
C.邑人异之,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25.高二(上)课文有《前赤壁赋》,称“十六”为“既望”,请问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历每月的月半称为“望”
B.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诲”
C.农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朔”
26.下列作品不属于儒家经典的是()
A.《易经》
B.《水经》
C.《诗经》
27.高一(下)有现代派文学奠基人之一卡夫卡的《变形记》(节选),请问:下列对“现代派文学”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等
B.代表作有《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等
C.现代派作品文字晦涩难懂,属于典型的精英文学
28.高三(上)课文有《伶官传序》,请问:下列哪一项标点最正确?( )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五代史·伶官传序》
C.《五代史伶官传·序》
29.高三(下)课文有楚辞《国殇》,下列关于《楚辞》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楚国人为屈原、宋玉等人编撰的诗集。
B.从楚歌发展而来,运用楚国的方言声韵。
C.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30.下列词语中,表示古人手持拂尘闲居谈论的选项是( )
A.塵谈
B.麈谈
C.鏖谈
31.关汉卿的《四块玉·别情》,第四句是“凭栏袖拂杨花雪”,7个字;但在另一首同样曲牌的散曲中,第四句是“共山僧野叟闲吟和”,8个字。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A.关汉卿有意识地打破格律
B.该曲牌本来就有两种格律
C.元曲允许根据需要加减字
32.下列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率尔操毂
B.唇枪舌箭
C.觥筹交错
33.高一(下)课文有乐府诗《古诗为焦仲卿作》,关于“乐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府是专事采集民歌、掌管朝廷音乐的官署
B.除了诗,古人也有把词或曲叫做“乐府”的
C.乐府诗多为叙事作品,都是来自民间的创作
34.“心无旁wu”中的“w”,应该写成下面的哪一个字?
A.婺
B.鹜
C.骛
35.高三(下)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节选),请阅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哪一句的标点使用是正确的?
A. “生存?还是毁灭?”是莎士比亚揭示的一个哲学命题。
B. 莎士比亚曾经就人的生存价值发问:“生存,还是毁灭”?
C. 到今天,我们仍无法准确回答“人的生存价值是什么”。
36.高三(上)课文《陈情表》第一句为:“臣密言”,可见“密”应该是()
A作者的名
B.作者的字
C作者的号
如何获取答案呢?
KEY
完成自测题了,那么如何获取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