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的远见与近忧
说实话,地产行业已经过了冲规模的年代。地产行业的标杆,也渐渐从带领大家走上规模化、标准化道路的万科,转变以战略取胜、架构扁平的龙湖。
文 | 地产八卦女 陈庆
01
前几天,龙湖爆出组织架构变革,单独成立地产航道,陈序平任地产航道总经理,龙湖总部则变身成为“集团赋能平台”。
对此,很多人的评价是:
龙湖越来越不像是房企,总部去地产化、越来越轻,组织越来越敏捷,航道越来越多元。
而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未免太官方和正式了。
实际上,整个组织架构的调整,本质还是人事换防,原本作为成都总经理的陈序平,被提拔为地产总经理,并兼任营销总经理,且仅在营销层面对邵明晓汇报,这就好像一个地区总督,一下成为仅次于邵明晓的军机处内大臣。
下一步,陈序平是作为邵明晓的接班人培养,抑或邵明晓继续高升至联席董事长,不好说,但很显然,龙湖原有的权力结构,已经被打乱。
02
当然,不管未来龙湖人事变动如何,龙湖这一次官宣,特别是针对地产业务的变更,意味着6大航道全部集齐,足可召唤“神龙”。
而从这6大主航道的布局和发展来看,龙湖可谓用心良苦。
例如,龙湖的C2航道商业运营。2012年以前,龙湖只在重庆布局4家天街。彼时,华润已经是万象城系列的开山鼻祖,主导了国外奢侈品集体进驻中国一二线市场的契机,为中国商业地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玩法。
然而,到了2021年,随着龙湖商业“天街”系的扩张,其开业数量、收入增速迅猛,华润开始感受到危机感。特别是在开发节奏、成本控制、商业层级等方面,华润甚至提出向龙湖学习,系统跟进、创新一些新的玩法。
如此,为什么一家销售前十都进不了的公司,会被地产老前辈华润奉为圭皋?龙湖的6大航道,又隐藏着哪些“后进生”密码?我们下面从战略定力和战略远见两方面说明。
(1)战略定力
▲龙湖对于TOD模式的探索,集TOD设计,研发,建设,运营于一体。目前,龙湖在手TOD项目达到近百个,仅2020年,其就拿下15个TOD项目,为历年之最。
▲从2000年龙湖商业管理部成立,龙湖的商业地产经验已经累计21年。这21年来,龙湖已成为中国TOD城市先行者,特别是去年底开业的重庆金沙天街,是全国首个商圈高铁TOD样板,客流数据远超其他项目。
如此,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龙湖整体的战略定力得到大大提升,对于商业项目的推进,也开始走向正循环。
03
刚才我们说了,为了商业航道,龙湖敢于牺牲规模,敢于面对团队的不稳定,这便是龙湖在“规模论英雄”背景下,成为唯一一个不唯规模的标杆房企原因之一——战略定力。
04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对于龙湖来说,它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虽有战略远见、战略定力,但仍然有近忧。
什么近忧呢?从此次总部改称“集团赋能平台”我们就可以知道,龙湖确实是想做精总部、特别是运用互联网数字化的思维方式运营、改造总部。
然而,从实际效果看,龙湖总部的数字化,推行的并不顺利。
目前,虽然龙湖已经拥有珑珠、龙信、龙建等看得到的成果,但是对于业务效率的推动,坊间的好评并不多。甚至有负责人对此吐槽说,“一言难尽,很多事需要线下走一遍,线上再走一遍,没给我们解决问题,还增加了一大堆的问题!”
例如,龙湖的龙建app,软件贪大求全,里面塞满了材料、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第三方评估数据采集等,但是大部分数据都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上传数据,不论是从复杂的操作步骤,还是巨量的数据录入来看,专门安排一个人整天负责录入和复核都无法完成。
▲目前,龙建app在龙湖工程人员手下的评分仅仅1.5分。
总之,龙湖总部数字化设想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也许,地产行业真的不适合过度的信息化,毕竟每块地、每个项目的情况都不同,做一些辅助性的数据处理工具,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