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战术并不能让学生更加熟悉知识,甚至适得其反

题海战术并不能让学生更加熟悉知识,甚至适得其反

文/虹野

你知道突然“蹦出来”的知识从哪里来吗?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在脑海中“莫名其妙”的蹦出来一些“内容”,和问题解决或有关系或没有关系,对于简单的问题来说,这些“蹦”出来的知识基本上都可以解决。所以我们希望在看到问题的时候如何“蹦”出来更多的“知识”,也就是说我们脑海中的知识如何被“意识到”。这个现象可以说是意识的启动,也可以说是注意力聚焦在问题和问题的相关知识上。

但是,这些从脑海中“蹦出来”的知识往往并不受个人的意志左右,这种无意识的出现的知识往往是无序的、凌乱的,这需要我们的意识去整理。

熟悉的情境更容易让知识“蹦出来”,做题目是学习的必要手段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要想让意识启动到和问题相关的知识上则需要我们多这些知识非常熟悉,越熟悉就越容易启动相关知识让人意识到。从这个角度来说,多做题是非常必要的。题目做得越多,则对相关定理、公式、概念的情境就越熟悉,就越容易意识到相关概念,当我们看到问题中的信息的时候就会“蹦出来”更多的相关信息以供甄别。

熟悉的“情境”并不是题目本身,题海战术不容易意识到定理的存在

但是“题海战术”则并不能让学生更加熟悉定理、公式和定义。我们做题目的目的是为了熟悉公式、定理,当我们只做一些典型问题理解定理、公式、定义的使用情境,就很容易在类似情境中意识到这些定理、公式的存在。如果做“太多”的题目的同时又不注意梳理题目背后的原理和情境,反而会冲淡原来意识到情境,以至于看到新问题时候很难“蹦出来”和情境相关的知识。这也是为何有不少学生题目做得越多感觉越不会做“没有见过”的题目的缘故。

意识到定理,才会用定理

在数学或者其他发展得比较好的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不管是学习例题还是做习题,都需要意识到题目中的定理、公式、定义和法则,这样才会对他们更加的熟悉,这会让我们在解决新的问题的时候看到相似的情境立刻就会“蹦出来”相关的“知识”或者“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