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十大结体分析(下)
七、右左错落
汉字不少字是由左右结构组成的。而左右结构的汉字,按一般的结字法,大多布列齐正。《张迁碑》中却有不少左右结构的字布势超越常规,或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有的甚至远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如下“唯、外”等字。
“唯”字左部的“口”高高在上,使下面留有很大的空白。
“外”字以一般结字法,应左高右低,或左居中,右竖画作为中轴,此处则为左低右高,重心左倾。
另几字“缵、披、孙、於、肱、析”都有明显的错落现象,其中“缵、於、析”三字为左高右低,“披、孙、肱”三字为左低右高,左右错落,间以欹侧法出之,字形生动奇险。
八、局部夸张
汉字结构以其自然的布排方式,大都以笔画的多少来安排空间,笔画多的所占空间大,笔画少的所占空间必小。《张迁碑》中一些字的布排并不是在一般定律之中,而是根据习惯而定。
如下图“斯、纪”两字,按照常规,“斯”字的“斤”部,“纪”字的“己”部相对应开张一些,而在此却是反常规而行,右旁都写得很小,
“细”字之“田”,比常规大了许多。“幕”字重心下压,便是许多笔画夸张的缘故。“旧”字下面的“臼”部占有整字空间的近二分之一,中间则相对缩小;
“略”字之“田”原本应当写得小而方;又如“朝”字之“月”,所占比例也大;“远”字上部大而重,下部紧而小,显然是局部笔画作了夸张。
夸张是造型过程中个性极大流露的一种表现手法。
九、笔画奇异
如果我们较为细地观察《张迁碑》文字的笔画,可能会发现,一些字的某一笔画或几个笔画具有很特别的造型特征。
如“九”字以竖为代撇;“仁”字以侧点代竖;
“荒”字底部前两笔画改米成短竖,“武”字中间一撇折成一横画等等。
另“少”字最后一撇原本应有较大的倾斜度,现变得平缓;“从”字双人旁竖成一小弧撇。
这种因改变笔画特性而造成奇特结构的结字方法,在其他汉碑中是很少见到的。
十、不拘一格
隶书处在小篆嬗变的时代,许多字形依然保存小篆体的长形结构,至隶字完全成熟,其字形则基本为扁形或扁偏方形。当然作为具有独特风格特征的隶书,如《张迁碑》,字形相对自由,往往不拘一格,或方或圆,或长或扁,或大或小,很少有整齐一律的感觉,有时甚至反差极大。从下图中我们即能看到这种反差。
“事、龙”二字几乎占满格子,“白、守”二字则显得很小,大小不到“事、龙”二字的一半;
“旧、韦”二字形高峻,像楼塔一般,相反“帝、以”二字则很扁。
这样反差强烈的字在该碑中还能举出许多,字形大小变化不一,打破了隶字平板一律先天局限,大大拓宽了隶书创作的手法,丰富了隶书的感觉,这对于我们的创作无疑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