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非常精到的功法,“缠丝入骨”,使你的功夫更加深入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知己难求,拳意难得。一门学问,都有核心精要,就是精髓。或是一个劲,又或是一个意。师父告诉徒弟,你要那样去想,才有体感,心里就有个念头,从此动态有了味道。任何一法,出来的东西,都是综合劲。比如,太极讲究球劲,欲成球劲,先找横竖。欲求横竖,先练脊与肋,以此类推。推到最基本的单元,就是意,精神与念头的综合体。调动身体练拳,先有发心,然后开始入手。先天,就是人的精神。后天素质,则需逐渐培养。道家有个名词,先天元气。练武实际也强调,只是初学不易理解,要不断提高,还要从结构入手,慢慢上升。练武最终目的,也是对诞生我们的,终极力量,做最终体认。能生而为人,原动力是一定有的。所谓文成,要在道理上先了然。所谓武功,要在身体上突破局限,达到身心合一。想法与行为,完全契合,这并不容易。八万四千法门,找到自己的路子,一门精进,直到真正成就。
缠丝,又称螺旋劲。武术劲别之一,形意,太极,心意把,白鹤等,都有涉及。打拳别憋肌肉,扽上筋的拧,把劲贯到骨头里。放松,有一个目的,学会用骨头里的劲。有个功法,叫震促双肩。属于单式发力,抬起两肩,劲力上提,双臂突然下沉,一下子把斜方肌拉下来,有紧又快,这一式的力道,要瞬间贯到骨子里,手臂又沉又快。劲在骨头上,什么感觉,你拉开筋,把拳头顶墙上,别较劲,用肘调个角度,身体对正,蹬地用脊柱的劲,顶墙上去,此时的结构,力在骨头上。练拳,骨头要有感觉。劲力入骨的要领,意念专注,撑开筋键,对正骨骼,蹬地发力。螺旋,会让你放得更长,且绞得更紧。更要学会,交错关节,劲就往里头走,增骨力。抱个桩功,先撑开,左右微微动肩,涌动脊柱,找到小角度。关节就是球,也要时常打磨。用脚下的劲,贯脊柱之力。头条号太极浮屠。关节练活,遇力即转,因为空间大,在里头腾挪。出劲,即是换劲,别停别等,永远向前。
柔在关节,刚在骨。柔不是没劲,弹性,就是柔劲。长时间开合,筋腱具有弹性,可以瞬间,把散乱的骨头对正。你看形意,一步一正骨,一拳一整合。太极没那么直接,但理法相同,兜着走弧线,先出张力,在对接关节,校正骨位。应该对自己的步幅,有个基本判断,知道迈多大步,更为有稳定,且有力。中国人,善藏,更善用尺度与角度。所谓舍己从人,借他人之力,校正自己结构,利用骨骼,刚性传导到地下,越给力,越稳定,角度巧妙,力学传导,多见于推手。从来筋骨不分家。功夫深的,平时自己感觉,身上没劲,遇见外力,就显出来了。不是越练越没劲,遇力方显有力。遇弯就拐,叫转关,不是转体,是张开关节,拧骨骼,把劲贯进去。动了丹田,就动根节,因为能贯骨力。缠丝,是形容螺旋劲细,犹如丝线般缠绕。直来直去不好吗,也很好,干脆利落。但还有一种练法,就是螺旋缠丝,拧出的劲,照样很大,也持久。螺旋形,生活中比比皆是,螺丝钉,改锥,杯盖儿,纽扣,膛线,等等。螺旋,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把全身的劲,拧成一股绳,使你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