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最早有名的战役——甘之战| 经典中国通史08
禹在苗山大会诸侯、诛杀防风氏的情况,传到了各地,一些没有参加苗山大会的氏族、部落纷纷向夏王朝进贡称臣。但是禹由于辛劳过度、积劳成疾,在苗山一病不起,到了这年夏历八月,便与世长辞。禹死的消息传出后,全国人民都十分悲痛。
禹自20岁受命领导人民平治水土,花了13年的时间把洪水制服,继舜为部落联盟领袖,后来又建立起了夏朝这样一个早期国家。根据记载:“禹立四十五年”(古本《竹书纪年》),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推算起来,禹死时约85岁左右。因为禹一生勤劳节俭,群臣根据禹生前的意志,只用衣衿三领、薄棺三寸将他装殓后葬在苗山之上。
禹建国以后,选定了益(即伯益)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并且将夏王朝的政事也委益掌管,是有意培养益。这说明禹虽然建立了国家,做了国王,但还保留着部落联盟中军事民主的传统。
在禹死后,益仍然按照部落联盟的传统,为禹举行丧葬,挂孝、守孝三年。三年的丧礼完毕之后,益没有能继承夏王朝的王位,原因是夏后氏的势力已不允许益来继王位。
于是发生了“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的情况(《史记·夏本纪》)。也就是说益虽然助禹治水,但时间短,资格不够,诸侯们都不拥护他,而拥护禹的儿子启,主要原因是这时期禅让制已经过时。氏族公社那种“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世界已经结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益也深知自己不孚众望,无力对抗夏后氏的势力,才在“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阳” (《史记·夏本纪》)。益为了让启,避到箕山(在今河南登封)的南面去。
益是一个识时务的而头脑清醒的人,因为这时期的情况是:“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 (《孟子·万章上》)。
前面已说了,诸侯们不去朝益而朝启,这里还可以看出,不但不去朝见,人们打官司都不找益而找启,唱歌的歌词也只歌颂启,其理由就是:“启是我们君王大禹的儿子”。这反映了历史发展到阶级社会以后,所建立起的国家,必然是以父传子的王位世袭制来取代禅让制。
启继承夏王朝的情况,还有另外一些传说。如:“益干启位,启杀之”(《晋书·束晢传》引《竹书纪年》)。“禹选定益为王位继承人时宣布说:启只能为人臣。到年老时,又宣布:启不能胜任作天子,要将王位传给益了。于是,启与同党用武力攻打益,结果夺得了王位。天下的人都说禹虽说名为传位给益,实际上是在暗中让启培植同党(支党)用武力夺取王位。”(《战国策·燕策一》《史记·燕召公世家》)。又说:“启代益作后”(《楚辞·天问》)。
以上的情况说明,尽管作为氏族公社阶级的氏族酋长来说,早已是世袭的,但是,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国家王位来说,在刚建立时,必然要受到阻力、反对和斗争。因为夏王朝刚刚从氏族公社中脱胎出来,在许多方面还带有部落联盟的习俗。要掌握世袭王权而统治全国,建立君主专制制度,使用暴力来夺取,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夏王朝并不因为启继承了就巩固下来。当启登上了夏王的宝座以后,首先就招来了一个姒姓诸侯有扈氏的不满。
有扈氏是族居在夏族中心地区西边的一个大部落,他的活动中心在今陕西户县一带。早在舜、禹时期,他就在向东发展。因为这个部落也是处在氏族公社解体、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为了夺取更多的财富,就需要扩大地方,发展势力。
而以禹为酋长的华夏部落联盟此时正处在建国的前夕,势力也正不断地向四周发展。传说,“禹攻有扈”,“其用兵不止”(《庄子·人世间》),有过三次较大的战役,虽然阻止了有扈氏向东发展,但有扈氏仍不归顺于禹,“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 (《说苑·政理》)。
所谓“修教”,就是用了一年时间治兵,准备用更大的兵力来打仗,同时用禹之德来作宣传。禹用了文武两手终于使有扈氏臣服,并加入华夏部落联盟。禹建国以后,封有扈氏为诸侯。
另一种传说认为:有扈氏是启的庶兄,他看见尧、舜都是举荐而禅让,禹不传贤而传位于儿子时理应传给他,但王位被启夺去,才用兵攻启。
两军在甘地大战。启在出兵前召集六卿,举行誓师大会。启对六军的兵将们宣布有扈氏之罪行说:“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上天要灭绝他的性命,大家要同心协力地执行天命去消灭他” (《尚书·甘誓》)。这是战前的动员令,也就是战争誓词。因这一仗是在甘这地方进行,所以古书中称做“甘誓”。
誓词中的“五行”和“三正”是什么意思呢?历史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近年来有的史学家认为“五行”是古人对天体中五颗行星的认识,“五行”是代表天的意思。“三正”是指“臣正”,也就是指有扈氏左右几个大臣。也有的学者认为“三正”就是“三政”,指的是政事。
誓师以后,启率领六军兵将和有扈氏大战,因夏王朝的军队训练有素,把有扈氏的兵将杀得大败而逃。夏军直打到扈地,杀了有扈氏,这场我国古代史上最早有名的战役——“甘之战”,以夏军战胜而结束。
据说在甘地战役中,夏王朝军中使用了战车,这完全是可能的。相传黄帝时就发明了车。古书中记载:夏禹时奚仲为车正,“车正”就是管理战车的长官。但是夏朝初年的战车是怎样的,还没有实物出土。
有扈氏灭亡后,启的王位就巩固下来,各地诸侯、方伯们纷纷进贡朝贺。夏王朝也得以巩固,也就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启灭了有扈氏以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便效法其父夏禹当年“涂山大会”的办法,下令各诸侯、方伯前来钧台(在今河南禹县南)相会。各地诸侯、方伯一方面是感禹的功德,一心拥护夏王朝;另一方面有扈氏的下场也是前车之鉴,不敢不来。于是都沿袭涂山大会之例,根据各地所出的土特产,备办了朝贡物品,先后到钧台来朝见。
启为了要显示天子的威仪和夏王朝的富有,一改禹生前节俭朴实的作风,除了一般的会见礼仪之外,还特设“享礼”。
“享礼”就是在接受诸侯、方伯们的朝见和进献的礼物时举行祭祀,然后设酒食大宴群臣。吃的都是当时能办到的山珍海味,喝的都是香甜美酒。
相传禹时有一个小臣子叫仪狄,用米造出一种醇香甘美的酒,进献给禹,禹喝了后虽觉香甜可口,但又感四肢无力,昏昏欲睡。于是告诫群臣说,酒不能喝,“后世一定会有喝酒误事而亡国的国君”。尽管禹在当年已下了“禁酒令”,但因酒既可以助兴,又能显示出粮食的充足,所以启还是以酒来款待诸侯。
在夏朝初期,青铜是一种贵重金属,用作器物使用还很少。启为了显示天子的富有和豪华,用了青铜鼎、彝尊等器来盛肉和装酒,至于陶、竹、木等器就更多了。有这样丰盛的酒食和琳琅满目的精美食器,使得不少诸侯、方伯大开眼界,而且在饮宴过程中,还有乐舞助兴。
启是一个喜欢乐舞的人,他的倖臣们知道后便在民间访得一些新颖的歌舞,编成之后,取名为“九辩”、“九歌”和“九韶”,说是从天上神仙那里学来的。于是在钧台大会诸侯时,启特意演奏了这些乐舞。
正当启在钧台大会诸侯、歌舞升平的时候,夏后氏家中却发生了内讧。
原来禹有幼子叫武观(有的史书中又作五观),封于观地(今河南浚县和淇县一带)。武观见其兄启继其父禹做了天子后,一改禹在世时的勤劳、节俭、朴实的作风,尤其是在钧台大会时那种铺张和享受,使武观产生了羡慕,觉得要是自己能够继位做王,称天子,受天下诸侯、方伯们的朝贺,有多么威风!
而在钧台大会上,武观是诸侯,当然也应随班朝贺。但武观心中不服,认为都是兄弟之辈,启做了王,称天子,受天下诸侯、方伯们的朝贺是应当的,自己亲弟兄就不必如此守礼了,于是在朝贺、祭祀、宴乐等礼仪方面都马马虎虎地应付,还口出怨言。
启感到弟弟武观不服管教,于是“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今本《竹书纪年》)。西河指今河南滑县和浚县一带地区,因当时河水(黄河)流经其境,这一地区是在黄河西岸,故称西河。
武观被流放到西河以后,大为不平,就蓄集力量,三年后就“以西河叛”(今本《竹书纪年》)。所谓“以西河叛”,就是拥兵自守,也可能是自己称王。这对启有很大的威胁,启就命令彭国(在今江苏徐州市)的方伯名叫寿的率兵前去征伐武观。
相传此彭伯寿是尧时所封于彭的彭祖之后,当时也是大彭氏族的酋长,自禹时就是坐镇东方彭地的一个方伯。按其年纪、辈分来说,也是武观之长。
当彭伯寿率兵跨过黄河以后,武观虽也以兵抵抗,但终究兵力有限,只好投降、认罪。彭伯寿将武观带回都城交给启,虽然武观认罪,但启对他终不放心,最后还是把武观杀了。这是启为了巩固自己对夏王朝的统治,用武力来平内乱的一件大事。
启经过甘之战灭了有扈氏,经过征西河诛杀了武观之后,统治地位巩固了,成为统一天下的天子。
(编者注:为了更好地普及我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我们将从夏商时代开始,对中国历史做一个连载。本篇系经典中国通史《夏商史话》连载08。)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夏商史话》。《夏商史话》作者为孟世凯先生,1935年4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17位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