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看望同事老王

今天是星期六,我们几个人早就相约,要去看望昔日的同事老王。
老王在我过去工作过的一所乡下初中任教,前一段时间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他自己倒没十分在意。直到有一次学校组织体检,发现有问题,建议进一步去医院检查,才在家人催促下去省城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胃癌。好在发现较早,治疗得及时。在安医第一附院做了胃切除手术,住了一段时间院,稍好后,医生说可以回家疗养。
我们来到老王家,夫人接待了我们。听到我们熟悉的说话声,老王在里屋急着喊夫人扶他起来见我们,我们赶忙随夫人走进卧室,上前和他打招呼,按住他要他躺着别动,并坐在床边同他聊天。
这时我瞧了瞧老王,他脸色有点苍白,面容消瘦,两颧明显有些凸起,但目光仍很有精神,似乎与以前一样的精干。或许是见到我们这些多年的老朋友显得分外高兴,没有半点的疲倦感。
我们相继同老王聊了几分钟的家长里短,并宽慰他好好养病,身体好转时到我们那儿走走,然后同他打招呼后转身离开。夫人把我们送到门外,我们便安慰夫人,好好服侍老王,要乐观。现在科技发达,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情况很快会好转的。夫人说这些年我们还一直惦记着她家,说了许多感谢的话,说现在他们工夫闲了,要我们有空一定常来她家里坐坐,我们点头答应并挥手道别。只见她久久地站立,直到我们的背影在她的视线中消失。
对于老王,我很熟悉。我们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同事,他比我早参加工作4年。他22岁师范毕业,就分配到家门口的乡村学校任教,至今已从教36个年头。
老王工作非常认真,非常敬业。他家离学校最近,常常到校早,离校迟。那几年与我一起教平行班,他的班级管理和学生成绩在全镇的每次评比中总是最好的,他所教的学科也多次在全县统考中获奖。学校教学工作方面的重担往往都委任于他,而他从不推辞。
老王的人缘非常好。大家遇上什么为难的事,都首先想起老王,他都竭尽其所能给予帮忙。在大家的眼里,老王常常是热情十足、精力充沛、精明能干,而且充满着爱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老王家里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老大,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刚工作时的头几年,微薄的工资全部接济家里,等到老王在村里找了一位贤淑端庄的女子成家后,仍然不时地替大家庭分担。后来他们生养了一男孩,孩子小学、初中都在老王的学校就读,花费较少,到孩子考上县里一所省示范高中,夫人又跟孩子后面陪读,老王的工资收入正好勉强维持孩子读书方面的开销。转眼儿子又上大学读了四年,毕业后在省城找了工作,接着又买房,今年五一节结婚成家。老王不仅掏空了所有的积蓄,还背上了一大笔债务。可老王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总是说现在的日子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
我们那时工作的学校座落在村部旁边的一块土山岗上,离老王家只有1里多路,距集镇8公里。学校有三排东西向平行的砖瓦房和一排南北向的砖瓦房,三排平行的瓦房是学生的教室,南北向的瓦房靠北边是学校的厨房,南边几间是教师宿舍。晴天,教室里可以透过开裂的瓦缝看见天上的太阳;雨天,外面下大雨,教室里面下小雨。学校没有围墙,北边是坟地,南边是村民组的住房,东西边是高低不平的田地,环境脏、乱、差。学校师资参差不齐,以年龄稍大的本地老师和代课老师为主。很少有上面来的大学生,即使偶尔有上面分配来的大学生,呆不到一两年就想办法调走。后来,因为“普九”,我们这几个大专毕业的年青人被组织分批地硬“塞”到这里。
我们这几个刚分配来这里工作,一开始,很不适应。单身汉都吃食堂,食堂是伙食团,菜是分餐,每人一小碗,下面是小菜,上面是烧得发黑的几块肉片。小菜是学校附近村民送来的,很便宜。学校边有肉店,肉很贵,食堂师傅不敢多买。我们几个年青人天天吃这样的伙食,总感到肚子里空落落、荒吊吊的。偶尔几个年青人在一起打平伙,称上几斤肉,单独开小灶,加加餐,解解馋。
有时我们几个常住校的年青人也想着法子借故去附近的同事家搓上一顿,去得最多的就是老王家。老王那时年青,与我们很合得来。他家虽不算富裕,但他们夫妇勤快、能吃苦耐劳,夫人贤惠,又是一把劳动好手,家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他们夫妇待人热情。每逢新鲜的农产品收获时,都邀我们几个在校常住的教师到他家,说我们离家远,生活不方便,觉得不见外的话,就常到他家来坐坐。每次来时,他们夫妇总是盛情地款待我们,我们这几个年青人常常把老王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
记得每到春学期,大约到期中考试过后,我们就找老王,开玩笑地说:“上次到你家,怎么那么大的仔公鸡就是不怕人?”老王总是笑着说:“快了,等鸡开叫,就约你们去。”(注:我们这里把仔公鸡长大开始鸣叫,当作成熟的标志。)
虽然老王邀请我们的时候多,实际上有时还等不急老王的邀请,我们就去了。放晚学后,十几分钟的路程,一下子就到了。老王夫妇热情好客,我们一来,叫我们坐下喝茶,他们夫妇忙着烧锅做饭。夫人在后院子里,择一肥大的仔公鸡宰了,老王在一边帮忙,烧水、泡鸡、去鸡毛;老王坐在锅灶下添柴火,夫人在锅上面忙得团团转。我们几个也不把自己当客人,帮忙择些小菜,抹着桌子、准备碗筷,也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功夫,一大桌丰盛的菜就做好了,尤其是一大锅鸡烧山粉圆子,香喷喷的,味道鲜美,让我们美美地饱食一顿。
我们老是去他家,感觉不好意思,有时也买两瓶酒带上,与老王在一起喝上几杯,老王有酒量,但从不多喝,总是拉着我们多吃点、多喝点。我们边吃边喝,或吹吹牛皮,或天南地北地海侃,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有时即使晚上在学校食堂吃过,闲着没事,我们几个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去老王家走走,看看电视,聊聊天。老王家无论多忙,无论我们去过多少次,他们夫妇都很热情,立即撂下手中的活,陪着我们。夫人忙着泡茶,并上些炒花生、炒米糖等茶料,让我们边吃边聊。那时,老王家就是我们这些年青人温暖的家。
一晃几十年过去,如今老王儿子已成家,他自己也快要退休,日子过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好。可命运就是爱捉弄人,偏偏在这时候让老王这样的好人遭受病魔的侵袭,我们真心祝愿老王早日康复!

教师的工作量大、负担重,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值过高,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

尤其是长期以来,乡村教师工资少,待遇低,工作环境很差,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相对贫乏,而且往往工作量大、负担重,乡村教师过得很苦、很累。正如像老王这样的乡村教师,在乡村工作30多年,他们到底有多苦、有多累,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正是这样千千万万的乡村教师在中国乡村广袤而贫瘠的土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无怨无悔地奉献,支撑起中国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

来源:文乡枞阳

(0)

相关推荐

  • 教师节,突然想起一所乡村学校

    据说第三十七个教师节了,感觉时光飞逝,自己已苍老. 虽说不是满头白发,但头顶有几点白雪的必然的.在古代,好多文化人是不仕了,才去当老师.办教育.而好多现代读书人人的尴尬,却是离开教师岗位去干别的工作, ...

  • 一九八九年的爱情

    对于一个缺乏爱情经验的人来说,很容易把一段对心仪异性的单向追逐看作是自己的爱情杰作,并不惜为之感慨万端,涕泗横流,甚至撕心裂肺.一九八九年春天的我,就是这样一个爱情妄想症患者. 一九八九年,我二十一岁 ...

  • 苏秀荣:静静做个好老师

    史文魁.李 鹏 初见苏秀荣,正值华北初雪.一大早,苏秀荣来电话说,雪天路滑,去他们学校的山路十分难行,他担心我们上山不便,已经下山来了. 窗外寸雪,几上热茶.面对着眼前这位一张娃娃脸被冻得通红.言语间 ...

  • 当乡村教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当乡村教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资高与基高

    有时,幸福来得太突然,确实有一种仿佛在梦里的感觉. 这两天,老奉的身边有点热闹,是部分同事们一种的幸福热闹. 我们祁阳县(对,现在还是祁阳县,不是祁阳市)教师队伍的两种职称准备开评了. 这两种职称的名 ...

  • 【老师的样子63】徐湘果:广玉兰又开了,你却走了——怀念乡村教师李昆明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广玉兰又开了,你却走了 --谨以此文怀念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李昆明 徐湘果 初夏的晚风,带着丝丝燥热,拂过 ...

  • 9月1日起,老师们将迎来“一好一坏”两个消息!一线教师:想多了

    文|教而育之 从2021年9月1日起,老师们迎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当有同事把"好消息"分享给同事的时候,这们同事却说"你想多了!". 老师们将迎来的两个消息 ...

  • 人们称她“金太阳”/邵东县“最可爱的乡村教师”果然是她

    人们称她"金太阳" 记邵东县"最可爱的乡村教师"金寿英 王振华  赵志明 说起金寿英老师,邵东县流光岭中学王小平校长赞不绝口:"她是我们身边的小太阳, ...

  • 酒仙丨中篇小说连载《民商》1

    中篇小说连载<民商>1 作者:酒仙 一 早上十点. 记者小玲听到自己名字后,竟一下子哭出声来,"太过份了,我们都干十年了,现在说不要就不要了,太过份了!"她不停哭诉道. ...

  • 一位教师妈妈的自白:孩子,妈妈做的“不称职”!

    看到这篇文章的女老师们,你的孩子多大了? 这些年,你就自己孩子的培养方面,你有什么遗憾吗?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一位80后教师妈妈的自白,也许,你能看到自己的身影! 楼下又传来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接着是 ...

  • 一位绥宁乡村教师心语:让每一个学生都绽放光彩

    一位绥宁乡村教师心语 让每一个学生都绽放光彩 作者  肖青男 那是在2016年9月,一个秋日似火的季节,我回到了母校绥宁县李熙桥镇白玉学校工作,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那时正值我大学毕业后的迷茫期,需要 ...

  • 【老师的样子46】熊美霞:“马尾辫”教师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马尾辫"教师 熊美霞 时光荏苒,一眨眼,来邵东四中任教已经有五年时光.在这个偏远, ...

  •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主动精神

    总有一些年轻的教师,他们在同一年一起进入一个新的学校.他们来到这个地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最初的几个月里,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他们都是学校的"新老师".可是,一年两年之后, ...